為了進一步規范畢業論文的撰寫工作,提高論文撰寫質量與規范化水平,現根據《浙江工業大學畢業論文(設計)管理辦法》的要求,參照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所發布的《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T7713-1987)和《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等標準,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署和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機構發布的相關規則,結合新聞學的學科特點,特制定本規范。
一、 畢業論文內容及要求
畢業論文應包括以下項目:(1)封面;(2)作者聲明;(3)論文題目及署名;(4)中文摘要及關鍵詞;(5)目錄;(6)正文;(7)注釋;(8)主要參考文獻。以上各項目的基本內容與要求如下:
(一) 封面
封面信息。封面信息包括學校名稱與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全稱、畢業論文標題、學生個人信息、指導老師信息,以及論文完成時間等。
封面格式。封面格式統一設計。封面上的題目、姓名、準考證號、年級、指導教師姓名等內容,以及論文完成時間。封面最好是打印填列,所有項目填列的內容均須排列整齊、美觀。
(二) 作者聲明
聲明內容。作者聲明是論文的著作權人對論文形成的知識產權與使用的知識產權,以及可能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所做的公開表述和承諾,其內容包括聲明文本和作者個人信息(專業、學號、姓名、時間)等。作者聲明的內容見后面范例。
聲明格式。作者聲明應另起頁,“作者聲明”字樣占一行,二號宋體,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提倡用word軟件下“格式”——“段落”——“間距”——“段前和段后”定義,不宜用空行回車方式,下同),結尾處無標點符號。作者聲明的內容見范例,四號宋體。
聲明生效。須由論文作者在作者簽名處用中文手寫簽字,聲明方才有效。時間最好手寫。
(三) 論文題目及署名
題名排列。畢業論文題目、署名與完成時間接“作者聲明”頁后單設一頁。
題目要求。畢業論文題目字數不得超過25個漢字,題目過長時可加設副標題,副標題前加破折號,即“復社交媒體語境中的平臺搖擺——用戶為何及如何在不同媒體之間游走”,副標題需另起一行與主標題居中對齊。
題目格式。畢業論文題目需按中二號黑體,居中。段前空8行,段后空1行,下接中文署名;此外,正文中若未設“引論”條次的標題,正文前也可冠以論文題目,三號黑體,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
署名格式。畢業論文作者的中文署名置于中文標題下一行,三號宋體,加粗,居中,段前空一行。
時間格式。畢業論文完成時間以“XXXX年X月X日”格式列頁底,三號宋體,加粗,段后空兩行,與簽名居中對齊。
(四) 中文摘要及關鍵詞
摘要內容。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要陳述,應盡量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主要包括研究意義、目的、方法、成果和重要結論。摘要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其間不含公式、圖表和注釋,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完整性。若論文摘要中需分層次表述內容時,一般應采用文字表達的方式,而不宜使用數字表達的方式。中文摘要字數一般為200字左右。
摘要格式。中文摘要應當單獨設頁。“摘要”兩字間空兩格,小二號宋體,加粗,占一行,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結尾處無標點符號。摘要內容的版面設置與正文相同。
關鍵詞內容。中文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是供文獻檢索使用的重要信息。關鍵詞的詞條應為通用詞匯,不得自造關鍵詞。關鍵詞一般為3-5個,按其外延層次(學科目錄分類)由高至低順序排列。
關鍵詞格式。中文“關鍵詞”應當排在“摘要”正文下一自然段。“關鍵詞”前空兩格,小二號宋體,加粗,后接冒號“:”,各個關鍵詞用小四號宋體,其間用分號“;”分隔,段前空一行。
(五) 目錄
目錄內容。目錄內容應當層次清晰,并與正文題序層次、標題內容、頁碼完全一致。主要包括引論(或導論、緒論)、正文主體(一般只到二級標題,即條次與款次)、結語(或結論)、主要參考文獻、附錄和后記等項。
目錄格式。目錄應單設一頁。“目錄”兩字間空兩格,小二號宋體,加粗,占一行,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結尾處無標點符號。目錄下各項內容應標明與論文正文中相應內容相互對應的頁序,標題與頁序之間的空格應當用中圓點填充。目錄內容只列兩級:條次級(即“一、”)用四號黑體,加粗,左頂格;款次級(即“(一)”)用小四號宋體,左邊縮進兩個空格。目錄各項相應頁序統一為右頂格對齊。
(六) 正文
論文正文部分包括引論(或導論、緒論)、論文主體及結語(或結論)三個主要部分,總字數8000字左右。三個主要部分的基本要求如下:
引論(可選)。論文的引論部分主要說明論文選題的目的和意義、國內外相關文獻的簡要評述,以及論文所擬研究的主要內容。“引論”可作為一個單獨條次排列,“引論”兩字間空兩格,但在標題前不加題序,格式規范同條次。一般情況下,論文應當有“引論”項,但其內容不宜分設款和項來表達作者觀點,可用文字表達必須的層次。如果引論內容不長,也可不列“引論”字樣作為標題,只用一個自然段綜合表達即可。
論文主體。它是論文的主要組成部分,要求緊扣主題,層次清晰,邏輯性強,文字簡練通順,標點符號使用得當,表達規范,圖表整潔、美觀,引注準確,突出重點。
結語(可選)。結語部分是整個論文的總結,應以簡練的文字說明論文所做的工作以及所得到的主要結論,也可涉及論文存在的研究局限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等。結語一般不宜過長。它可以作為一個單獨條次排列,“結語”兩字間空兩格,但在標題前不加題序,規范要求同條次。如果結語內容不長,也可不加“結語”字樣,而只是在正文后另起自然段寫出結語類的文字即可(如:綜上所述……),但段前空一行。
(七) 注釋
成人本科學士畢業論文須有10個以上注釋。
注釋范圍。論文中的注釋主要用于以下三個方面:(1)直接引文注釋。即文中引用他人原話和相關資料所載數據時對出處的交待。(2)間接引用注釋。即文中吸收他人觀點時對出處的交待。(3)內容說明注釋。即對文中需要補充說明而在正文中又不便詳細闡述的其他問題所做出的解釋。
注釋形式。論文中的注釋一律采用隨文加注的方式,運用腳注形式標注。
注釋序號。注釋序號一律以帶圈的數字用上標編號,如“XXXXX①,……”(提倡用word軟件的“插入”——“腳注”中的自動編碼功能)。注釋的序號每頁從“①”起重新編號,且不宜直接置于單列一行的條、款、項、目上,也不宜直接置于相關表格名、插圖名以及公式之后,而應當置于相應的導入性文字中。除直接引注外,注釋序號一般宜插于文尾的標點符號內。
注釋格式。注釋的內容用小五號宋體(即通用word軟件的默認標準)。注釋中凡是涉及引用相關文獻時,其標示內容及格式規范與后述參考文獻的要求相同。
(八) 主要參考文獻
涉及范圍。主要參考文獻是指與論文內容有密切關系,且在寫作中部分參考或者借鑒了他人文獻的觀點和材料時,其范圍不僅包括注釋中已涉及的文獻,還可包括論文寫作過程所涉及的其它文獻。
列示數量。主要參考文獻的列示數量不少于10項(其中至少應包括2部以上的著作,不含教材)。
列示方位。主要參考文獻列于文末,應另起頁。“主要參考文獻”字樣位置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小二號宋體,加粗,結尾處無標點符號。
列示順序。主要參考文獻列示順序為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文獻按第一作者姓氏的拼音增序排列,外文文獻按第一作者名的字母增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獻則按發表時間增序排列。
列示格式。主要參考文獻的字號一律用五號宋體。各條參考文獻首行縮進兩個字符后列序號,序號在方括號(即“[X]”)內列示,括號后空一格,再接相應的文獻信息。一項文獻的信息列示超過一行時,應“懸掛縮進”兩個字符。中文文獻各要素之間的小圓點宜用全角狀態下的圓點符號(即“.”),外文文獻中的論文題目宜用斜體標示。著作類文獻凡屬第1版時則不必標明版次信息。
著者列示。主要參考文獻的主要責任者列示方法為:中文著者先姓后名,外(英)文著者先名后姓。列示時不須標明編著形式(如:“張光明著”只標“張光明”,但譯者需要注明,并用逗號“,”分隔,如:“李有明,譯”)。一項文獻涉及多個責任者時,應分別處理:外文著者只需標注第一個著者的姓名,空一格后附“et al”;中國著者應標注至第一、二、三著者的姓名,三位以后的著者則以“等”字省略,各作者姓名之間以及所列示的最后一位作者姓名與“等”字之間均用逗號“,”分隔。
列示簡例。
A.連續出版物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1] 李海波,張壘,宮京成.格局與路徑:新時代中國特色新聞學理論創新芻議[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9,(7):5-16.
B.專著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2] 齊愛軍.回到馬克思:我國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建構的知識邏輯和創新路徑[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36.
C.會議論文集
[序號] 析出責任者.析出題名[A].見(英文用In):主編.論文集名[C].(供選擇項:會議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黃志雄,萬燕霞.論互聯網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為視角[A].見:“WTO法與中國論壇”暨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2010年年會論文[C].北京,2010:11-19
D.專著中析出的文獻
[序號] 析出責任者.析出題名[A].見(英文用In):專著責任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賈哲敏.雙重話語空間的形成與框架建構[A].見:張國良.全球傳播論壇文庫五:中國新媒體傳播和互聯網社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04-214.
E.學位論文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5]呂亞進.關于中西方新聞客觀性的討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
F.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6]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
G.專利文獻
[序號] 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
[7]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P].中國專利:881056078,1983-08-12.
H.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 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I.報紙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9]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3,11(16)第2版
J.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電子文獻地址用文字表述),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
[10]姚伯元.畢業設計(論文)規范化管理與培養學生綜合素質[EB/OL].中國高等教育網教學研究,2005-2-2.
附:參考文獻著錄中的文獻類別代碼
普通圖書:M 會議錄:C 匯編:G 報紙:N 期刊:J 學位論文:D 報告:R標準:S 專利:P 數據庫:DB 計算機程序:CP 電子公告:EB
其他文獻
論文寫作中,若還涉及到科技報告和專利等其他類型的文獻時,可以根據需要自行參考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2005年10月1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可上網自選閱讀)的要求作相應處理,具體內容與格式此處略。
二、 畢業論文撰寫規范
(一) 行文
用字規范。論文中所用漢字必須使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規范漢字,所有文字必須字面清晰,若必須更改,要使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規定的標準校對符號,不能隨意涂抺。
段首規范。論文的每一自然段、每一層次單行列示的題序和標題前均按漢字書寫習慣縮進(即首行縮進兩個字符,專門規定“居中”的除外),而不宜按英文格式懸掛縮進。一般情況下,英文文字的首段左邊應頂格,但從第二自然段開始左邊需空兩個半角字符。
字符規范。論文中所有英文大、小寫一律用“新羅馬體(Times New Roman)”半角字符。論文中所有中文表述內的標點符號應當統一用全角狀態下的字符;而所有英文間的標點符號則統一用半角字符,但均應在標點符號后加一空格。論文中凡是涉及阿拉伯數字的一律用半角字符(如12345),而不宜用全角字符(如12345)。
避免背題。論文中凡是單列一行的各級標題均不得背題(即標題出現在某頁的最后一行,內容在次頁),必要時應強制使用相關軟件中另起一頁的排版功能。
(二) 正文主體
論文中除“引論(或導論、緒論)”部分和“結語(或結論)”部分不需列出題序外,其他表明論文層級的內容應當統一由題序數字和標題表明相應的層次。若無特別需要,文中不宜用特殊符號來標示論文的各級層次(如:“●”和“■”等)。具體要求如下:
條次格式。條次是正文的第一層次,在標題前以“一、”、“二、”等表示題序。如第一條則標示為:“一、XXXXXXX”。題序和標題占一行,段前空一行,三號黑體,加粗,居中,題序和標題之間用頓號間隔(而非下圓點:“.”),結尾處無標點符號。
款次格式。款次是正文的第二層次,在標題前以“(一)”、“(二)”等表示題序。如第一條第一款則標示為 :“(一)XXXXXXX”。題序和標題占一行,四號宋體,加粗,行首空兩格,題序和標題之間不加標點,結尾處無標點符號。
項次格式。項次是正文的第三層次,在標題前以“1.”、“2.”等表示題序。如第一條第一款第一項則標示為:“1.XXXXXXX”。題序和標題占一行,小四號宋體,加粗,行首空兩格,題序和標題之間用下圓點(用英文全角“.”)間隔(而非頓號:“、”),結尾處無標點符號。
目次格式。目次是正文的第四層次,在標題前以“(1)”、“(2)”等表示題序。如第一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目則標示為:“(1)XXXXXXX”。題序和標題占一行,小四號宋體,行首空兩格,題序和標題之間不加標點,結尾處無標點符號。
其他格式。當項次下無目次時,也可在正文的同一段落中用“(1)…………;(2)…………;(3)…………。”等的行文方式列舉事項。但若有目次時,應在正文的同一段落中采用“包括…………、…………和…………等。”或“一是…………;二是…………;三是…………。”等類似的行文方式。若在文中使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順序詞時,其后不能使用頓號:“、”,而必須使用逗號:“,”。
(三) 表格
表格編序。論文中的表格應當統一編序(如:表1),采用方式應與插圖和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表序用阿拉伯數字,且必須連續,不得重復或跳躍。每個表格應擬表名,如:XXXXXX表。
表格導入。論文中凡導入表格時,均應使用類似“見表X所示”的導入語,不宜用“見下表所示”。表格導入語不宜直接用于論文各層級的標題中,如:“1.XXXXXX(詳見表1)”。
表序表題。表序和表題間空兩格,置于表格上方,標為“表X XXXXXXX表”,小四號宋體,加粗,居中。
表格設計。表格形式全文應當統一,可選用上下有線而左右無線的開口式表格、四邊有線的封閉式表格或三線式表格等,設計上應當盡量簡潔且排列整齊美觀(如表內出現換行時,即可考慮取消頁面設置定義的“間距”限制)。表格中各欄都應標注相應的計量單位,或者在表頭靠右邊注明相應的主要計量單位(如“計量單位:元”),右縮進兩格。
表內內容。表內文字或數字須上下對齊,相鄰欄內的數值相同時,不能用“同上”、“同左”或其他類似用詞,應一一重新填注。表格內各項目欄內容(或數據)的字號可根據需要適當調小(宜用小于正文半個字號),但全表的字號應當統一。一般情況下,表內數據來源的交待用注釋形式提供即可,若有特別需要時,也可于表底另設一段專列“資料來源:”項(首行縮進,小五號楷體,內容轉行時則懸掛縮進兩個空格)。一般情況下,表序、表題、表格與表底所附必須的“資料來源”項最好同頁,若表格實在需要分頁時,表格標題行應當重復。
表格運用。論文中凡運用表格數據時,均應使用“見表X所示”的使用語,不宜用“見上表所示”。
(四) 插圖
插圖編序。論文中的插圖要精選。圖序方式應與表格和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圖序統一用阿拉伯數字(如:圖1)且必須連續,不得重復或跳躍。若全文僅有一個插圖時,亦可在圖題前加“附圖”字樣。畢業論文(設計)中的插圖以及圖中文字符號應打印,無法打印時一律用鋼筆繪制和標出。
插圖導入。論文中凡導入插圖時,均應使用類似“見圖X所示”的導入語,不宜用“見下圖所示”。插圖導入語不宜直接用于論文各層級標題中,如:“3.XXXXXX(詳見圖1)”。
圖序圖名。插圖的結構設計上應簡潔且排列美觀,線條之間的關系清楚(選用箭頭)并盡量減少交叉。圖序和圖題置于插圖下方,標為“圖X XXXXXXX圖”,小四號宋體,加粗,居中。若某插圖由若干個分圖所組成,則各分圖用“圖Xa”、“圖Xb”、“圖Xc”……標出。插圖內有關文字的字號可以根據需要適當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插圖來源的交待用注釋形式提供即可;若有特別需要時,也可于圖序和圖題下另設一段專列“資料來源:”項以及“圖標說明項”(首行縮進,小五號楷體)。插圖、圖序、圖名及必須的“資料來源”和“圖標說明項”必須排于同一頁內。
插圖運用。凡在論文中運用插圖資料時,均應使用“見圖X所示”的使用語,不宜用“見上圖所示”。
(五) 公式
公式編序。論文中的公式應標注序號并加圓括號,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序,編序方式與表格和插圖統一,如:“(式1)”。公式的序號“(式X)”排在公式版面內容居中并靠右側,且全文所有公式的右邊頁距應當相等(可統一右縮進兩個字符處理)。
公式導入。論文中凡導入公式時,均應使用類似“見式X所示”的導入語,不宜用“見下式所示”。公式導入語不宜直接用于論文各層級標題中,如:“3.XXXXXX(詳見式1)”。
公式格式。公式格式編排時,凡是數學類公式均應使用word軟件或其它軟件中附帶的“公式編輯器”進行編輯,文本類公式亦可采用其它方法編輯。公式主體應當單列一行,居中,具體公式與表示序號的“(式X)”之間不需要加虛線連接。
公式運用。論文中凡是運用公式時,或者是對公式的某值內涵進行解釋時,均應采用“式X中”的使用語,而不宜用“見上式”、“上式中”、“(式X)中”和“式(X)中”。
(六) 數字
年代標示。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間均應采用阿拉伯數字,如“2000年”、“2007-03-18”和“20世紀50年代”等,但模糊的年代數可用漢字表示,如“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等。避免使用“本世紀”和“上世紀”,可用“下世紀”。公歷年份不能簡寫,如“2000年”不能寫成“00年”。
數值標示。各種計數、計量以及確切的數字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如“10位專家”和“30個項目”等,但模糊的數字須使用漢字,如“十多位專家”和“三四十個項目”等。數值的有效數字應全部寫出,如“5%~8%”不能寫成“5~8%”等。
數碼標示。數碼千分位使用空格(國際標準),不得使用逗號(美國標準),如“123456元”應寫為“123 456元”,不宜寫成“123,456元”。負數一律寫成“-123”(負號用宋體)。兩組以上的阿拉伯數字組之間如果沒有計量單位,就不宜直接使用頓號,必須用逗號連接,如“三種產品的產量分別為200,250和300件”,但如果有計量單位時,則可使用頓號,如“三種產品的產量分別為200臺、250套和300件”。
數區標示。數字和時間的區間不得使用連字符“-”或一字線“—”,而應使用“標點符號”中的波浪線“~”。如:“x的取值范圍為0~30”不能寫成“x的取值范圍為0—30”,“論文寫作時間為2001年11月28日~2002年5月28日”不能寫成“論文寫作時間為2001年11月28日—2002年5月28日”。但若僅表示年份區間可用連字符“-”(如:“2005-2006”)。參考文獻頁碼的區間范圍用英文狀態下的連字符“-”表示,而不用中文中的一字線“—”與波浪線“~”。
其他標示。其他特殊要素的標示方法按原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年12月13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出版物數字用法的規定》(GB/T 15835-1995)的要求執行。
(七) 其他
計量單位。計量單位的定義和使用方法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84年2月27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及國家計量局的有關具體規定執行。
標點符號。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按原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年12月13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GB/T15834-1995)執行。
規范用詞。行文時要注意:區分“必須”與“必需”等類似的近似詞組;區別“帳”與“賬”等類似相形字使用時的微妙差別;統一使用“其他”、“人才”等詞組,不得使用“其它”、“人材”)。具體用法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2001年12月19日發布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2002年3月31日起試行)的要求。
其他事項。其他未涉及的論文寫作中的有關事項,可參照原國家技術監督局1987年發布的GB/7713-19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執行。
三、 畢業論文的打印要求
版面規格。畢業論文用A4紙,一般為縱向排版,單面打印,左邊裝訂。
頁面設置。正文版面設置基本限定值如下:頁邊距為上3cm、下2.5㎝、左2.5cm、右2cm;正文字體為小四號宋體;全部文本的基本行間距統一設為1.25倍(word軟件中“格式——段落——多倍行距——設置值1.25”即可),部分地方按本規范的特殊要求處理。
頁眉設置。頁眉統一標示“浙江工業大學自學考試新聞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字樣,小五號字,宋體,居中,“屆次”必須用阿拉伯數碼字標示。封面不設頁眉。
頁腳設置。論文正文的頁腳,從“導論”部分開始,直到“后記”部分為止,連續采用“1”、“2”、“3”……等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標示頁碼,左右各加一連字符“-”,小五號字,宋體,如“-1-”(可自動插入),居中排列。此外,“作者聲明”與“論文(設計)題目及署名”不設頁腳,“中文摘要及關鍵詞”、“目錄”的頁腳設置要求均同正文,但各自起序,互不連續。
四、 畢業論文定稿的裝訂
定稿要求。畢業論文完成定稿后并經有關的審查程序合格后,方可打印單獨裝訂成冊上交。
裝訂順序。畢業論文定稿的裝訂順序如下:(1)畢業論文封面;(2)作者聲明;(3)論文題目及署名;(4)中文摘要及關鍵詞;(5)目錄;(6)正文;(7)主要參考文獻。
五、 附則
規解范釋。本規范的解釋權屬浙江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未盡事項。本規范未涉及事項,作者可自行參照國家有關標準與規范酌情處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