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一、應變測量方法及應變儀的使用
一、實驗目的:
1、熟悉靜態電阻應變儀的操作規程;
2、掌握靜態電阻應變儀測量的基本原理;
3、學會靜態電阻應變儀一種橋路接法;
4、了解溫度補償計的作用;
5、驗證各橋路測量值與理論值的關系;
二、實驗設備及儀器:
1、靜態電阻應變儀
2、等強度梁試件及溫度補償計
3、加載裝置
三、實驗原理及方法:
1、惠斯登電橋是利用電橋電路測量各橋臂上電阻微量變化的測量裝置(一般靜態電阻應變儀所采用的電路),電阻應變計受力后變形引起的電阻變化可用利惠斯登電路測出,電阻應變儀直接將電阻的變化以應變的形式表示出來。
在4個電阻應變計相同的情況下,電阻應變儀儀表讀數ε與各橋臂應變計的應變值εI有如下關系:
ε儀=(ε1-ε2+ε3-ε4)
ε1、ε2、ε3、ε4分別為四橋臂應變計的應變值。所以ε儀根據不同的接橋方式存在著比例關系;
(1)半橋溫補方式: 如果應變片R1(貼于試件受拉區,產生拉應變ε1),接于應變儀A、B接線柱上,溫度補償片R2接于B、C接線柱,組成外半橋。應變儀內部的二個固定橋臂電阻(R2、R4),組成另一內半橋,則形成半橋溫補。如下
圖所示。
則有:ε儀=ε1
(2)半橋互補方式: 如果試件(等強度梁梁)上同一截面同一位置的拉壓分別貼上R1、R2(貼于受壓區,產生壓應變ε2),且使R1,接于應變儀A、B接線柱;R2接于應變儀BC接線柱構成外半橋。另外內半橋有為應變儀內的兩個電阻組成。如上圖所示;
則有:ε儀=2ε1
四、實驗結果的整理分析:
1、實驗數據的記錄與整理
2、結果分析
實驗二、混凝土構件承載力和變形觀測試驗
一、實驗目的:
1、掌握混凝土構件承載力試驗的理論計算
2、學會混凝土構件承載力試驗的方法步驟;
3、學會混凝土構件試驗的加載方法;
4、初步了解混凝土構件試驗的荷載分級;
5、學會混凝土構件破壞形態;
6、掌握混凝土構件試驗的變形觀測技能;
二、實驗設備及儀器:
1、高精度靜載伺服液壓控制臺
2、承力架
3、千斤頂
4、荷載傳感器
5、百分表和磁性表座等
三、實驗步驟及方法:
1、試驗準備工作:
(1)梁的就位:一邊固定鉸支座,另一邊滾動鉸支座;
(2)測定梁的實際尺寸;
(3)試驗荷載的確定:(事先計算可得)
①根據梁截面尺寸和具體配筋情況計算出試驗外加荷載值。
②荷載分級,每級一般按20%加載值進行;當測得到破壞荷載90%時,應按5%分級加載,超過100%時按10%施加荷載,直到構件破壞。
③需要用等效荷載時,要按荷載等效原則來反算荷載值并進行荷載分級。
2、具體試驗步驟:
(1)梁的材料性能試驗:用混凝土立方體試塊測定混凝土實際強度,用萬能試驗機測鋼筋材料性能。
(2)試件就位;(為避免支承面翹曲,在鋼墊板與支墩,墊板與構件之間應找平)同時支座按簡支要求布置。
(3)預載:加1~2級,觀察儀器及其他情況是否正常,試記下原始讀數,然后卸載;
(4)正式加載試驗,每級按要求加載,同時記錄各儀表的讀數。
(5)加載至混凝土破壞荷載值90%后,改用5%的加載量進行加載;
(6)當構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可視為此時構件最大破壞荷載值并做好記錄。
(a)最大的裂縫寬度超過1.5mm;
(b)最后一級加載后,構件跨中總撓度達L/50時;
(c)最后一級加載后的增量超過前五級增量之和;
(d)鋼筋(絲)滑移或拉短;
(e)混凝土局部壓碎;
四、實驗結果的整理分析:
1、強度評定;
2、破壞形態的描述;
3、跨中撓度的計算;
實驗三、混凝土結構鋼筋位置及保護層厚度測定
一、實驗目的:
1、掌握混凝土結構鋼筋位置的工作原理;
2、掌握混凝土結構保護層厚度測定的工作原理;
3、學會相應設備的使用方法;
4、初步準確判斷鋼筋的位置以及分布情況;
5、學會過程中問題的分析;
二、實驗設備及儀器:
1、鋼筋位置探測儀
2、保護層厚度測定儀
三、實驗步驟及方法:
1、試驗準備工作:
(1)混凝土構件的準備;
(2)各類儀器設備的連接;
(3)儀器設備的調試;
2、試驗實施步驟:
(1)混凝土構件尺寸測量。
(2)相應測區的劃定。
(3)測試
(4)數據記錄
(5)確定鋼筋的位置
(6)確定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值。
四、實驗結果的整理分析:
1、記錄原始數據;
2、畫出混凝土構件中鋼筋布置圖;
3、綜合評定該混凝土構件的保護層厚度分布情況。
實驗一、應變測量方法及應變儀的使用
實驗日期: 同組人員: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設備:
三、畫出實驗橋路圖及貼片示意圖
四、實驗步驟:
五、記錄結果:(下表)
| 半橋溫補 | 半橋互補 | ||||||
5N | 10N | 15N | 20 N | 5N | 10N | 15N | 20 N | |
1 | ||||||||
2 | ||||||||
3 | ||||||||
平均 |
六、思考題:
1、討論兩種接橋方式各自的優缺點?
2、結合理論與實驗情況,得出是否相符合的結論?
3、簡述一個橋路中,在各級荷載下之間的關系?
實驗二、混凝土構件承載力和變形觀測試驗
實驗日期: 同組人員: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設備、儀器:
三、實驗方法及步驟:(要求寫出試驗荷載的計算過程)
四、實驗結果評定及分析:
1、 外形尺寸:(試件加載簡圖)
2、 荷載的分級情況:詳見附表一
3、各測點撓度記錄表:詳見附表二
4、結果描述:
5、跨中撓度的計算
五、思考題:
1、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2、簡述試驗分級大小和恒載時間對結果的影響?
3、 為什么要有級間恒載時間的規定?
實驗三、混凝土結構鋼筋位置及保護層厚度測定
實驗日期: 同組人員: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設備、儀器:
三、實驗方法及步驟:
四、實驗數據記錄
測點號 | 鋼筋距混凝土邊緣距離(mm) | 保護層厚度值(mm) | 備 注 (鋼筋類別) |
五、結果評定及分析:
1、畫出鋼筋布置圖(示意圖)
2、綜合評定該混凝土構件的保護層厚度分布情況
六、思考題:
1、測試過程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2、簡述影響實驗結果的因數有哪些?
3、簡述測定混凝土結構鋼筋位置及保護層厚度的現實意義?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