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是( )
A.生產資料的單一社會公有制
B.多種形式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并存
C.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形式并存
D.生產資料的個人和公共所有并存
2、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或低級階段是指我們今天通常講的( )
A.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B.社會主義社會
C.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D.共產主義社會
3、 馬克思主義政黨是( )
A.馬克思主義者的群眾組織
B.科學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C.全體無產階級組成的政黨
D.在工人運動中自發產生的
4、 資本主義社會為自身被新的社會制度所取代而準備的精神條件是( )
A.社會化大生產
B.現代無產階級
C.馬克思主義理論
D.市場經濟體制
5、 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都存在的經濟關系是
A.實行生產資料的社會公有制
B.實行按勞分配原則
C.實行按需分配原則
D.實行商品經濟、市場經濟體制
6、 集中體現著共產主義社會主要特征和本質要求的原則標志是
A.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
B.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C.經濟的計劃調節管理和商品經濟的消失
D.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7、 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因素是( )
A.實現社會單一的公有制
B.按需分配
C.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D.勞動生產率的極大提高
8、 階級消滅和國家消亡是在( )
A.社會主義革命中實現的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的
C.社會主義高級階段實現的
D.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的
9、 無產階級最終實現自身解放只有( )
A.打碎舊的國家機器
B.建立社會公有制
C.提高勞動生產率
D.解放全人類
10、提出社會主義革命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論的是( )
A.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寧
C.斯大林
D.毛澤東
11、 下列關于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人類社會最高類型的民主
B.絕大多數人的民主
C.人民群眾有當家作主的權利
D.人民群眾享有完全的自由
12、 共產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是( )
A.比資本主義社會高的社會生產力
B.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同的社會生產力
C.遠遠高于以往一切社會的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
D.高新技術發達的生產力
13、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是( )
A.工人階級
B.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人民
C.馬克思主義政黨
D.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
14、 社會主義革命以后,首先要經過( )
A.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共產主義第一階段
D.戰時共產主義階段
15、 列寧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主要貢獻不包括( )
A.把社會主義建設作為一個長期探索、不斷實踐的過程
B.把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放在首位
C.不能人為取消商品經濟,而要利用商品貨幣關系發展經濟
D.社會主義革命后就不能再利用資本主義的方法建設社會主義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16、 筒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科學內涵和實現條件。
17、 簡述共產主義社會的經濟調節和管理的特點。
18、 簡述社會主義道路多樣性的原因。
19、 簡述馬列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
20、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及其與空想社會主義的區別。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考生任選其中2題作答,每小題15分,共3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題目超過2題,只按考生回答題目的前2題計分。)
21、為什么說社會主義民主是人類社會最高類型的民主?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民主?
22、 為什么說社會主義是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23、 試述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基本特征。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刑法學》模擬試題12.5
12-2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自考本科英語(一)鞏固練習試題:第一章
08-2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98
05-152022年10月浙江自考《藥劑學》模擬試題(5)
10-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13
11-142022年自學考試英語(二)模擬練習(1)
06-112021年10月浙江自考《語言學概論》考前試題和答案(2)
06-09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2)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