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共 25 題,共 25 分)
1、開展政府績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是( )(1 分)
A:行政改革B:技術改進C:立法保障D:公務員素質提升
2、行政發展的主要目的是( )(1 分)
A:提升行政能力B:推進行政改革C:節省行政成本D:精減行政人員
3、行政管理中需要運用經濟手段,而經濟手段的核心是()(1 分)
A:經濟手段B:經濟基礎C:物質利益D:經濟政策
4、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政府行政職能模式屬于( )(1 分)
A:有限政府職能模式B:守夜人政府職能模式C:弱勢政府職能模式 D:全能型政府職能模式
5、現代民主理論認為,現代國家行政權力的根本來源是( )(1 分)
A:憲法B:人民群眾C:法律D:傳統習慣
6、在行政管理學的發展歷史上,第一本較為系統地描述行政管理學理論體系的著作是( ) (1 分)
A:威爾遜的《行政研究》B:西蒙的《行政行為》 C:懷特的《行政學導論》D:古德諾的《政治與行政》
7、我國近些年來行政管理發展的基本價值模式或方向是( )(1 分)
A:依法行政B:人治行政C:官本位行政D:集權行政
8、提出用”滿意準則“代替”最優準則“的人物是( )(1 分)
A:林德布洛姆B:西蒙 C:埃佐尼D:法約爾
9、下列屬于行政管理主體的是()(1 分)
A:中共北京市委B:上海市人大C:教育部D:重慶市政協
10、行政發展的根本動力來自于( )(1 分)
A:行政改革的需要B:行政體系與行政環境相互適應的需要
C:行政技術的更新壓力D:政治發展的需要
11、為協助行政首長的領導工作而設置的綜合性辦事機構是()(1 分)
A:咨詢機構B:派出機構C:信息機構D:辦事機構
12、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屬于( )(1 分)
A:政治類行政管理機構B:社會類行政管理機構C:經濟類行政管理機構D:咨詢類行政管理機構
13、處于特定行政系統邊界之外且能對該系統的存在、運行與發展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各 種事物與情勢的總和是( )(1 分)
A:宏觀行政環境B:中觀行政環境C:行政環境D:行政系統內部環境
14、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標是( )(1 分)
A:提高行政的強制性B:實現責任行政C:提高制度的權威性D:強化民主集中制
15、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古德諾等人在行政學創立階段提出的最重要觀點是( )(1 分)
A:行政與管理的分離B:政治與行政的分離C:行政與經濟的分離D:行政與立法、司法的分離
16、行政組織中最常見的溝通方式是( )(1 分)
A:行為溝通B:正式溝通C:上行溝通D:下行溝通
17、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治績效最經常表現為( )(1 分)
A:制度安排與制度創新B: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C:行政機構的精簡D:公務員素質的提高
18、在行政產出一定的情形下,行政效率與行政投入呈現()(1 分)
A:反比關系B:正比關系 C:相關關系 D:不相關關系
19、 通過測定投入行政管理的轄區居民人均費用來衡量行政績效的一種評估方法是( )(1 分)
A:成本收益評估法B:單位成本測定法C:人均投入測定法D:成本效益評估法
20、在組織沖突中,最常見的沖突是()(1 分)
A:組織中個人與團體的沖突B:組織中個人之間的沖突
C: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的沖突D:領導與下屬的沖突
21、行政績效評估活動的基礎和核心是()(1 分)
A:制定評估的方法B:確定評估的進程C:落實評估的經費D:確定評估的指標體系
22、我國現階段行政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是( )(1 分)
A: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B:建立有效的行政權力制約體系
C:建立精簡高效的行政機構體系D:建立扁平化的行政層級體系
23、在行政監督中,最典型的事前監督是( )(1 分)
A:國政調查B:行政復議制度C:聽證會制度 D:司法審查制度
24、使行政目標得以實現的途徑是( )(1 分)
A:行政管理手段B:行政權力C:行政職能D:行政文化
25、在行政關系中居于主動地位的是( )(1 分)
A:公民B:行政管理機構C:公務員D:社會組織
二、多選題(共 10 題,共 20 分)
26、行政職能的主要特點有()(2 分)
A:執行性B:整體性C:多樣性D:動態性E:靜態性
27、當前我國政府國有資產管理主要包括( )(2 分)
A:直接經營國有資產B:全面擴大國有資產經營范圍
C:增加國有資產比重D:防止國有資產流失E:實現國有資產有效運營
28、當代西方各國政府進行功能調整的主要途徑包括( )(2 分)
A:民營化B:放松管制 C:壓縮式管理
D:將公共部門承擔的社會服務出租或承包出去
E:將政府興辦和管理的大部分公共企業交給市場和社會
29、行政管理規范一般可以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即( )(2 分)
A:行政法律規范B:行政紀律規范C:行政道德規范D:行政命令規范E:行政技術規范
30、當代西方國家實行地方分權改革的目的主要有( )(2 分)
A:為了提高行政效率B:為了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
C:為了適應政治民主化的需要D: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E:為了進行對外擴張
31、依據行政系統的認知結構,行政系統的文化環境因素可劃分為( )(2 分)
A:行政價值文化B:行政功能文化C:行政運行文化
D:行政公共關系文化E:行政法律文化
32、行政道德具體規范的主要內容包括( )(2 分)
A:勤政B:廉政C:遵紀守法,依法行政D:實事求是,科學行政E:熱情待人,協調行政
33、典型的西方市場經濟國家,行政職能演變經歷的階段包括( )(2 分)
A:”價值中立“時期B:”守夜人“時期C:”積極干預“時期D:”有限政府“時期E:”依法行政“時期
34、行政組織體制中,委員會制的缺點主要有( )(2 分)
A:獨斷專行B:權責不明C:行政效率不高D:壓抑主動性和創造性E:行動遲緩
35、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在西方國家占主導地位的行政管理學理論主要有( )(2 分)
A:新公共管理理論B:行為科學理論C:政府治理理論D:官僚組織理論E: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
三、文字題(共 7 題,共 45 分)
36、簡述電子政務的功能。(5 分)
37、簡述有限政府時期行政職能的發展趨勢。(5 分)
38、簡述強勢政府時期行政職能的行使方式。(5 分)
39、簡述我國行政職能方式轉變的主要內容。(5 分)
40、簡述克服行政績效制約因素的有效途徑。(5 分)
41、試述行政績效評估信息收集方法。(10 分)
42、結合實際,分析我國行政管理機構績效不高的原因。(10 分)
四、綜合題(共 1 題,共 10 分)
43、材料一:20 世紀 30 年代,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主張”合作聯邦主義“, 聯邦政府權力逐步擴大,州政府權力相應縮小。二戰后,”合作聯邦主義“繼續推行,到20 世紀 50 年代末,聯邦財政補貼已占州和地方政府總開支的 30%。60 年代初,美國總統約翰遜提出”創造性聯邦主義“,使”合作聯邦主義“發展到最高階段。70 年代后,”合作聯邦主義“失寵,代之而起的是反對中央集權、主張權力下放的”新聯邦主義“。進入 20
世紀 80 年代,里根總統積極推進”還權于州與地方“的改革,發展了”新聯邦主義“。材料二:英國自二戰后,地方自治有削弱趨勢,雖然有時也下放一些行政權力,但主要特點 是擴大中央權力,1972 年,《地方政府改革法》將地方政府的職能限于環境保護和社會福利管理,中央政府繼續通過財政補貼保持對地方的控制。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 20 世紀 80
年代采取了進一步的中央集權化措施,使地方的自主權受到更大約束,1997 年工黨執政后, 又轉向調整中央與地方關系,強調建立中央與地方的”伙伴關系“,大規模下放行政權力。材料三:新中國成立后,為了適應計劃經濟的需要,形成了高度集權體制。直到改革開放之前,雖然權力集中與分散有過多次反復,但這些調整始終是在高度集權框架內進行的。我國在 20 世紀 80 年代之前的憲法都賦予中央政府極其廣泛的行政職權,而對地方政府的職權卻沒有明確界定。20 世紀 80 年代初,為調動地方積極性,開始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干“ 的財政體制。1994 年,中央與地方在財政關系上正式實行分稅制,同時在地方推行”市管縣“體制,突出中心城市的作用,賦予一些地方政府經濟”特權“。
問題:(10 分)
(1) 西方發達國家行政分權改革的基本趨勢是什么?(2 分)
(2) 結合西方發達國家行政分權改革的基本趨勢,聯系我國的實際,分析重構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關系的基本思路。(8 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國家概況模擬試題
09-22自考本科英語(一)鞏固練習試題:第三章
08-242022年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34)
09-052022年浙江自考《思修與法律基礎》模擬試題(2)
07-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1)
02-202018年04月浙江樹人大學3020313銷售管理實踐課報考簡章
07-23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13
11-142022年10月浙江自考貨幣銀行學模擬試題(5)
08-08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2)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