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1,聲功率
2,聲強
3,聲波的干涉
4,聲波的繞射
5,掩蔽效應
6,雞尾酒會效應
7,"簡并"
8,聲染色
9,"聲短路"效應
10,幻象供電
11,近區效應
12,惠更斯原理
13,響度
14,音調
15,音色
16,哈斯效應
17,雙耳效應
18,匙孔效應
19,耳殼效應
20,混響時間
21,揚聲器
22,近講效應
23,電聲教材
24,輪廓效應
參考答案:
1. 我們將單位時間內通過垂直于聲傳播方向,面積為S的截面的平均聲能量稱為平均聲能量流或平均聲功率.平均聲功率的單位為瓦(W).
2. 聲強是衡量聲波在傳播過程中聲音強 的物理量.聲場中某一點的聲強,即在單位時間內,垂直于聲波傳播方向的單位面積上所通過的聲能,記為I,單位為W/m2.
3. 我們把這種頻率相同(或相近)的聲波迭加時所產生的聲壓(還有能量,位移)幅值與原有聲波相比,具有不同的空間及時間分布的想象稱為聲波的干涉.聲波的干涉現象是聲波線性疊加的結果,干涉分為相加干涉和相減干涉,聲波干涉將影響聲音的響度和某些頻率的聲波分布.
4. 聲波在傳播過程中遇有障礙物時,能饒過障礙物變向傳播的現象稱為聲波的繞射或衍射.
5. 人耳聽覺的掩蔽效應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心理-生理過程.實驗表明,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音同時存在時,其中的一個聲音在聽覺上會掩蓋另一個(或其它的)聲音,這種現象稱為掩蔽效應.
6. "雞尾酒會效應",就是在紛亂的酒會現場,人們照樣能聽出其中某個人的聲音來,人耳的這種功能與人的心理需求有關,當人把注意力相對集中于某一說話內容,而忽略或不去理會(不注意)掩蔽聲的存在時,人耳在噪聲中分辨信息的能力便大大提高.
7. 在某些振動方式的共振頻率相同時,就會出現共振頻率重疊現象,或稱共振頻率的"簡并"
8. 在出現"簡并"的共振頻率范圍,將使那些與共振頻率相當的聲音被大大加強,導致室內原有的聲音產生失真(亦稱"頻率畸變"),表現為低頻產生嗡聲,稱為"聲染色".
9. 多數紙盆揚聲器其振膜前后都是無封閉地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如果直接在這樣的狀態下工作,紙盆(振膜)背后的輻射聲波將部分地(尤其低頻)繞射到紙盆的前面,由于前后聲波相位相反,這樣,紙盆前方的輻射聲能將大大降低,這就是"聲短路"現象.因此紙盆揚聲器從不單獨直接使用,而總是安裝在揚聲器箱上.
10. 所謂幻象供電是在不增加傳聲器電纜內的芯線數目下,利用電纜內兩根聲頻芯線作直流電路的一根芯線,利用電纜屏蔽層作為直流電路的另一根芯線.也就是說,信號傳輸電纜線兼作電源供電傳輸線.
可見,采用幻象供電方式就能將信號輸出線與電源線合用,用兩芯電纜線便能完成饋電與信號的傳輸.
11. 實際運用時,經常會遇到傳聲器聲源較近的情形,如報告,獨唱等,此時激振傳聲器膜片的聲波已不能作平面波處理,而更接近于球面聲波.當有指向性傳聲器處在球面波聲場中時,會突出了低頻,這種現象稱為近區效應.
12. 聲繞射現象的機理基于聲傳播的惠更斯原理:聲波波面上的所有點都可以看成是能夠發生球面聲波的子波源,這些子波源的波陣面就是傳播著的聲波的新波面.當聲波傳播途徑中遇有有限大障礙物時,在障礙物位置的聲波面受阻,但由障礙物邊緣以外的(未受阻)波面上的子波源所形成的新波陣面,將繞向障礙物背后的幾何影區傳播.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98
05-152022年自學考試英語(二)模擬練習(1)
06-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稅法》模擬題一
03-2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資產評估》模擬題:第4章
08-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刑法學》模擬試題12.5
12-2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學概論》模擬試題十三
02-08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2年10月浙江自考《藥劑學》模擬試題(5)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