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x88av_日韩三级av高清片_亚洲日本久久_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浙江自考網

咨詢熱線

15700080354 (點擊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網>自考模擬題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園林植物栽培》模擬試題及答案(7)

時間:2023-02-20 10:20:01 作者:儲老師

自考助學 以下自考模擬題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一、選擇題

1、哪種肥料可以用作種肥( B )。

A、硫酸銨 B、過磷酸鈣

C、硝酸銨 D、碳酸氫銨

2、菌根是植物根與( A )共生的現象。

A、真菌 B、細菌 C、細菌和真菌

3、豆科植物與根瘤菌之間所形成的關系屬( A )。

A、共生關系 B、寄生關系 C、附生關系

4、哪種肥料容易吸濕和爆炸( A )。

A、硝酸銨 B、氯化銨

C、硫酸銨 D、碳酸氫銨

5、用高錳酸鉀進行土壤消毒時,一般使用的濃度為( A )。

A、0.1%-0.5% B、1%-1.5% C、2% D、2.5%

6、決定合理施肥量的因素是( A )。

A、苗木對養分的吸收量 B、土壤中養分的含量

C、肥料本身的性質和成分

7、苗圃育苗哪種土壤質地最好( A )。

A、壤土 B、沙壤 C、沙土 D、粘土

8、苗木生長后期追施( A )。

A、磷酸二氫鉀 B、硝酸銨 C、 尿素 D、硫酸銨

9、肥料的三要素是指( A )。

A、氮、磷、鉀 B、硼、磷、鉀 C、氮、硼、磷 D、氮、硼、硫

10、酸性土一般用( A )中和。

A、石灰 B、石膏 C、 硫磺 D、硫酸

11、粘土具有( B )。

A、蓄水性 B、保肥性 C、通氣性 D、透水性

12、土壤質地的改良措施有( B )。

A、中耕松土 B、客土法 C、生物還田法 D、引洪法

13、土壤良好結構的培育可采用( B ),使“土肥相融”。

A、施用有機肥 B、合理耕作 C、應用結構改良劑D、灌水

14、根外追肥在不產生肥害的情況下,應適當提高溶液的濃度是( A )。

A. 大量元素噴施濃度0.2—2% ;微量元素:0.01—0.2%

B. 大量元素噴施濃度0.01—2% ;微量元素:0.1—0.2%

C. 大量元素噴施濃度0.02—5% ;微量元素:0.01—0.5%

D. 大量元素噴施濃度2—10% ;微量元素:1—5%

15、森林土壤有機質來源于(ABD )。

A、森林凋落物 B、土壤微生物

C、礦物巖石分解 D、土壤動物殘體

16、根系吸收養分最多的部位在根的(D)。

A:根冠區 B:分生區 C: 伸長區 D:根毛區

17、土壤養分主要來源于( C )。

A、森林凋落物 B、礦物巖石分解

C、施肥 D、生物固氮

18、碳酸氫銨不宜作( B )施用。

A、 追肥 B、種肥 C、基肥 D、根外噴霧

19、尿素可以作( ACD )施用。

A、 追肥 B、種肥 C、基肥 D、根外噴霧

20、土壤的保肥性與土壤中( B )有關。

A、有機質含量 B、土壤質地

C、土壤反應 D、鹽基飽和度

21、土壤有機質的礦質化可產生( A )。

A、無機養分 B、腐殖質

C、簡單有機物 D、無機膠體

22、氮肥施用后易產生( C )損失。

A、固定 B、淋失 C、揮發 D、反硝化

23、與凋落物的分解快慢有關的因子包括( ABC )。

A、森林類型及其立地條件 B、凋落物的化學成分 C、土壤生物的活動

24、土粒分級大致可分為( A )。

A、石礫、沙粒、粉粒和黏粒四種基本粒級。 B、固相、液相、氣相三相物質。

C、沙土、壤土、黏土 D、團粒、塊狀、片狀、核狀

25、土壤酸堿性的改良原則是( A )。

A、石灰改酸、石膏改堿、中和施肥。 B、石灰改堿、石膏改酸、中和施肥。

C、施用有機無機肥 D、合理耕作,酸堿中和施肥

26、硫酸鉀長期施用對土壤的影響為( D)。

A:土壤酸化 B:土壤板結 C:無影響 D:A+B

27、下列何種畜禽糞屬于冷性廄肥(B )。

A:馬糞 B:牛糞 C:羊糞 D:雞糞

28、下列肥料適宜做種肥施用的是(A)。

A:尿素 B:過磷酸鈣 C:磷礦粉 D:氯化銨

29、腐熟的人糞尿只能和(B )混合。

A:石灰 B:氯化鉀 C:草木灰 D:鈣鎂磷肥

30、硫酸銨長期施用對土壤的影響為(D )。

A:土壤酸化 B:土壤板結 C:無影響 D:A+B

31、下列肥料中屬于生理堿性肥料的是(D)_

A:氯化鉀 B:氯化銨 C:硝酸銨 D:硝酸鈉 E:硫酸銨

二、判斷題

1. ( T )土壤四大肥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2. ( T )土壤四大肥力的相互作用包括協調與制約,需要人工調控。

3. ( T )土壤肥力包括自然肥力、人工肥力和二者相結合形成的經濟肥力。

4. ( F )土壤四大肥力中的營養因素是指養分、熱量。

5. ( T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時不斷地供應和協調植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水分、養分、空氣和熱量等生活因素的能力。

6. ( T ) 固相物質主要包括礦物質和有機物。

7. ( T )土壤有機質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8. ( T )土壤中的水分、養分、空氣和熱量四大因子不斷變化,又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協調。

9. ( F )沙土類常稱為“冷性土”,黏土類常稱“熱性土”。

10. ( T )砂性土壤質地疏松通氣好溫度高濕度低屬于“熱土”宜用冷性肥料。

11. ( F )土壤中的水分是固定不變的。

12. ( F )對植物生長來說微量元素可有可無。

13. ( )硫酸銨能與石灰,草木灰等堿性肥料同時混合使用,可以充分發揮氨的作用。

氮肥有無機氮肥和有機氮肥之分,一般來說,無機氮肥不能和堿性肥料混和使用。

有些肥料混合后會引起養分損失和有效性降低,這些肥料則不可以混合。例如,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肥料混合,像硫酸銨、硝酸銨、碳酸氫銨不能與石灰、草木灰、鈣鎂磷肥混合,否則易引起氨的揮發,降低肥效。

過磷酸鈣不能與石灰,草木灰等堿性肥料混合,以免水溶性磷轉化為難容性磷,使磷肥的有效性降低,難容性磷肥不能與堿性肥料混合,如磷礦粉不能與石灰、石灰氮、草木灰等堿性肥料混合,因為磷礦粉中的磷是難容性化合物磷酸三鈣,施入土壤后,靠土壤中的酸和根系分泌出來的酸來提高其溶解度,若與堿性肥料混合,則更難為作物吸收利用:過磷酸鈣不能與碳酸氫銨混合,否則會引起水溶性磷的降低和加速氨的揮發。

14. ( F )菌根是細菌和植物根共生形成的。

15. ( F )菌肥中含有大量的營養元素。

生物肥料是菌而不是肥,因為它本身并不含有植物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元素,而只是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在土壤中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改善作物的營養條件。

16. (F )草木灰是有機完全肥料。

17. ( T )礦質態養分能被植物直接吸收。

植物(生物)從環境中可以直接吸收的礦質元素及化合物。

18. ( T )礦物基石是土壤養分的基本來源,植物凋落物是土壤養分的重要來源。

19. ( T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包括鐵、錳、銅、鋅、硼、鉬。

20. ( T )具有團粒結構的土壤肥力高。

21. ( T )土壤腐殖質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狀況。

22. ( T )土壤質地越粘重保肥性越強。

23. ( T )微生物肥料是一種輔助肥料,本身不含各種營養元素。

24. ( T )人糞尿是含氮量較高的速效有機肥料,應腐熟后施用。

25. ( T )鉀肥深施、集中施用,與氮、磷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其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26. ( T )廄肥必須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27. 施用硝態氮可抑制植物對Ca、Mg、K等陽離子的吸收。 ( F )

28. 最小養分律中的最小養分是指土壤中養分含量的絕對數量最小的那種養分元素。

29. ( F )P37

30. 硫酸銨是生理酸性肥料,最適合與鈣鎂磷肥混合施用。 ( F )

31. 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在植物體內的生理和營養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它們對

32. 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 ( F )

三、簡答題

1、栽培基質應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列舉出幾種常用栽培基質成分及比例。

3、合理施肥應遵循什么原則?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報名提醒

【考試時間: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務中心

  • 微信公眾號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關注微信公眾號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乡县| 尖扎县| 华容县| 广州市| 潼南县| 庆阳市| 明光市| 镇江市| 湖州市| 泰来县| 辛集市| 伊金霍洛旗| 措勤县| 红安县| 彰武县| 永平县| 普陀区| 黑水县| 连江县| 武功县| 涞水县| 湘潭市| 威信县| 额济纳旗| 萍乡市| 纳雍县| 河间市| 乐都县| 习水县| 石阡县| 长汀县| 柘荣县| 天津市| 吴忠市| 榆中县| 鲁山县| 冀州市| 惠州市| 东阿县| 隆子县| 内乡县|

關注公眾號

回復“免費資料”領取復習資料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交流群

<<點擊收起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APP

APP
下載

man
聯系
微信
wxlogo
掃描
二維碼
反饋建議
反饋
建議
回到頂部
回到
頂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