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綱對應教材版本為:《學與教的心理學》(第六版),吳紅耘、皮連生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高綱1864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
28044 學前教育心理學
南京師范大學編(2021年)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
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
(一)課程性質和特點
學前教育心理學是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課。本課程是在專科段的有關課程基礎上的后繼課程。該課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以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理論為指導;二是以現代教育、教學以及學習心理學理論為基礎;三是立足現代機構教育、教學情境中的學與教的實際問題來闡述理論。因此,它具有基礎性、理論性、科學性、現代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應考者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應該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教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并學會從教學心理學原理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學前教育機構教育教學情境中的現實問題。
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良好的教師心理特征及其培養
(一)學習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教師扮演的社會角色、有效教師應具備的心理品質,掌握教師的教學專場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有哪些。明確教師從新手到專家經歷的成長過程,分析如何縮小新手教師與專家教師之間的差距。了解職業倦怠的主要特征。
(二)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學生對教師的角色期待;從學生對教師的期待分析教師角色;有效教師應具備的心理品質;教師的教學專長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教師的成長過程;如何盡快縮小新教師和專家教師之間的差距;教師的職業倦怠。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識記:
(1)重點概念:角色、自我應驗的預言效應、效能、教學效能感、自我效能、專家型教師、反思性教學、認知學徒制、教師職業倦怠。
(2)能說出教師扮演的社會角色。
(3)能說出新手教師成長為專家教師經歷的幾個階段。
(4)能簡要陳述專家教師和新手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后教學行為的主要差異。
2.理解:
(1)能用實例說明教師的認知特征、人格特征、教學效能感等要素與其教學效果的關系。
(2)能用生活中的具體例子說明教師從新手到專家的成長過程。
3.運用:
(1)能根據提供的專家教師和新手教師的課堂教學實錄,分析專家和新手在課中教學行為上的主要差異。
(2)對照良好教師應具備的心理特征,對自己的心理特征進行分析。
(3)調研或訪談一所學校的教師,了解他們是如何進行反思性教學的,分析其反思性教學的過程和方法。
點擊下載:28044 學前教育心理學(高綱1864)【完整版】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西華師范大學自考23.1次《口譯與聽力》課程繳費及考核通知
02-21中國傳媒大學2022年自考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要求
05-04西華師范大學2023年上半年自考論文考核通知
02-18齊魯工業大學新增自考強化實踐能力培養考核平臺的通知
02-18北京市辦理2021年下半年自考畢業手續的通知
05-04中國傳媒大學2022年自考畢業論文終稿評分參考標準
05-04西華師范大學2022年12月自考省考課程考試延期通知
02-18江西2023年上半年自考實踐考核、轉考及免考安排
02-18?中國傳媒大學2022年自考畢業論文答辯成績評分參考標準
05-04四川大學2022年上半年自考過程性考核考試通知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