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綱對應教材版本為:《農業推廣學》,高啟杰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年版。
高綱1700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綱
02678 農業推廣學
揚州大學編(2017年)
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
Ⅰ 課程性質與課程目標
一、課程性質和特點
《農業推廣學》課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一門重要課程,其任務是培養應考者系統的學習和掌握農業推廣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熟練運用農業推廣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解決農業推廣中出現的問題,了解農業推廣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培養專門的應用人才。
二、課程目標
本課程共分十章。通過自學要求應考者對農業推廣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理解。具體應達到以下要求:.掌握與農業推廣有關概念、理論和實踐,熟練掌握農民行為改變規律、農業推廣的信息溝通和服務要領、科技成果推廣的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了解農業推廣人員的管理和項目計劃與管理,熟悉農業推廣工作的評價方法。
三、與相關課程的聯系與區別
《農業推廣學》是與農村社會學、管理學、教育心理學、行為學、傳播學、經濟學以及農業種養殖學等自然科學關系密切的一門新型的、交叉性學科,上述學科和農業推廣工作實踐是農業推廣學的知識來源,行為學和管理學是農業推廣學理論結構的核心。
四、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農業推廣學》的重點也即難點部分為全面正確理解課程中出現的各種概念、原理,熟練掌握各種農業推廣方法、途徑的選擇技巧以及綜合運用的要領。次重點為農業推廣的基礎知識,如推廣對象的行為特征、溝通構成的要素要領、農業推廣的程序與方法、農業推廣的信息服務、組織管理、人員管理、項目計劃和管理以及農業推廣工作的評價等。一般掌握的為農業推廣工作的現狀特點和發展趨勢。
Ⅱ 考核目標
識記(Ⅰ):要求考生能夠識別和記憶本課程中有關農業推廣學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相關的內容,并能夠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確的表述、選擇和判斷。
領會(Ⅱ):要求考生能夠理解本課程中有關農業推廣學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引申出的相關措施,技能或方法。
簡單應用(Ⅲ):要求考生能夠根據已知的知識來分析農業推廣工作中常見的問題所產生的原因,并能對這些簡單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具有分析和解決一般問題的能力。
綜合應用(Ⅳ):要求考生能夠綜合運用農業推廣學中學到的知識,分析和解決農業推廣中存在的比較復雜的問題,同時具有一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Ⅲ 課程內容與考核要求
第一章 農業推廣的基本概念與原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現代農業推廣學的基本概念,了解掌握農業推廣的發展歷史與發展趨勢和特點,掌握組織化的農業推廣基本框架模型理論、認識創新的采用與擴散行為的本質特征與變化規律。
二、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闡述了現代農業推廣基本概念的含義與特征,農業推廣基本框架模型理論,農業推廣學及其理論來源,創新的采用與擴散的基本原理。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現代農業推廣、推廣服務系統、目標團體系統、創新的采用、創新的擴散、擴散曲線、創新采用率的基本概念,。
2.掌握:現代農業推廣工作發展工作的新特點,擴散曲線及擴散過程的不同階段、創新采用率的決定因素,采用者的類型特點。
3.熟練掌握:農業推廣基本框架模型理論、創新的采用與擴散行為的本質特征與變化規律。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為農業推廣的基本概念,農業推廣基本框架模型理論,農業推廣學及其理論來源,創新的采用與擴散的基本原理。難點為創新的采用與擴散行為的本質特征與變化規律。
第二章 農業推廣對象的行為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掌握農業推廣對象的構成;人行為產生的需要理論、動機理論和期望理論;個體行為改變的動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模式;群體行為改變的規律及模式;能將行為改變理論應用于推廣對象的行為改變,或為不同的推廣對象制定適合的行為改變方法。
二、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農業推廣的對象;人的行為及其產生的機理,行為的需要理論、動機理論、激勵理論及其在推廣對象行為改變中的應用;推廣對象的社會行為、經濟行為和科技購買行為;推廣對象行為改變的層次與過程,推廣對象的個體行為改變、推廣對象的群體改變行為和改變推廣對象行為的方法。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人的行為、需要、行為激勵、動機、激勵力量、行為操縱、目標價值、感受、參與性改變的基本含義;人的行為特征;動機產生的條件及動機的作用。
2.掌握:人行為產生的過程;人的行為構成的要素;推廣對象個體行為改變的策略;改變推廣對象行為的方法。
3.熟練掌握:人行為產生的需要理論、動機理論和期望理論及其在推廣對象行為改變中的應用;推廣對象個體行為改變的動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模式;群體行為改變的規律及模式。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為本章出現了較多的與人的行為改變有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需要深刻領會和熟練掌握。難點為通過需要理論、動機理論和期望理論應用改變人的行為需要認真分析推廣對象的社會行為、經濟行為和科技購買行為,并應用于農業推廣。
第三章 農業推廣溝通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并掌握農業推廣溝通、傳播、大眾傳播、人際溝通、正式溝通、非正式溝通等基本概念。掌握農業推廣溝通的原則與技巧,提高農業推廣溝通的實踐技能。
二、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學習農業推廣溝通的概念、分類,農業推廣溝通的構成要素、基本程序和農業推廣溝通網絡,農業推廣溝通的障礙因素和農業推廣溝通的一般原則和技巧。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農業推廣溝通中出現的基本概念,農業推廣溝通的網絡系統及各自特點。
2.掌握:農業推廣信息傳播和溝通的構成要素,農業推廣溝通的基本程序。
3.熟練掌握:與推廣對象進行溝通的有效方法,農業推廣對象溝通中存在的主要障礙。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及難點為如何與推廣對象進行有效溝通。
第四章 農業推廣的基本方法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需掌握農業推廣方法的概念,熟悉農業推廣方法的分類及各自的特點,掌握農業推廣的基本程序,并正確靈活地應用農業推廣程序,掌握農業推廣方法選擇與綜合運用的要領,了解現代農業推廣的創新方法,特別是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二、課程內容
本章重點介紹了農業推廣方法的基本概念,傳統農業推廣方法的類別及各自特點;農業推廣的基本程序及其應用注意事項;農業推廣方法選擇與綜合運用的要領;現代農業推廣的創新方法,特別是物聯網的應用領域。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農業推廣方法、大眾傳播法、集體指導法、個別指導法,推廣程序和物聯網等基本概念。
2.掌握:集體指導法的基本形式和特點;農業推廣的基本程序;選擇農業推廣項目時應注意的問題;提高農戶訪問的效率方法。
3.熟練掌握:靈活運用農業推廣的基本程序。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為如何靈活運用農業推廣的基本程序。
第五章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深刻理解并掌握農業科技成果的概念及其內涵,農業科技成果按性質和按表現形式區分的類別;理解并掌握農業科技成果構成的條件,掌握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異同,理解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特殊性,構成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要素,影響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因素,了解發達國家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模式及我國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方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二、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闡述了農業科技成果的概念與內涵,科技成果的分類,科技成果構成的要素,重點介紹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兩個概念的區別與聯系,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特殊性,構成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要素,影響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因素,我國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方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農業科技成果、基礎性研究成果、應用性研究成果和開發性研究成果等基本概念的內涵;技術承包、技術轉讓、技術入股等主要科技成果推廣方式的含義。
2.掌握:新發現、新發明、新改進的含義;影響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因素;農業科技成果按性質和按表現形式區分的類別。
3.熟練掌握:農業科技成果構成的條件,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特殊性。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為全面理解農業科技成果構成的要素,充分認識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特殊性以及我國科技成果推廣率低的主要原因。
第六章 農業推廣信息服務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理解并掌握信息的含義、形態和特征;農業推廣信息的種類和特征;農業推廣信息系統、農業推廣信息服務的概念;農業推廣信息的采集原則和方法;了解農業信息服務的方式;掌握提高農業推廣信息服務質量的途徑。
二、課程內容
本章重點闡述了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農業推廣信息的含義、種類、來源與特征,農業推廣信息系統的組成、類型;農業推廣信息的采集與處理;農業推廣信息服務的概念、作用、服務方式與模式,農業推廣信息服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提高農業推廣信息服務質量的途徑。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信息,農業推廣信息,農業推廣信息系統、信息服務的基本概念
2.掌握:農業信息系統組成、信息服務的內容和作用,農業推廣信息的采集原則和方法。
3.熟練掌握:提高農業推廣信息服務質量的途徑。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為在農業推廣過程中提高農業推廣信息服務水平。
第七章 農業推廣組織與管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理解并掌握農業推廣組織的概念,了解國家農業推廣機構的設置與職能、政府農業推廣組織新變化;明確新時期政府公益性農業推廣改革的方向;認識多元農業推廣組織的類型和特點
二、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學習農業推廣組織的概念,農業推廣組織的職能,政府各級推廣機構及其職能,我國推廣組織的新變化;我國多元化農業推廣組織層次類型、特征及管理原則。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掌握:推廣組織的概念,政府農業推廣組織新變化,按推廣主體我國農業推廣組織的分類。
2.熟練掌握:如何做到農業推廣組織間的互動與協調。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是學習政府農業推廣組織新變化,如何做到農業推廣組織間的互動與協調。
第八章 農業推廣人員與管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需掌握我國農業推廣人員的分類以及他們的職責,明確推廣人員的素質要求,了解我國農業推廣人員的基本素質狀況,管理方法,能夠為推廣人員制定培訓計劃。
二、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學習農業推廣人員的類型與職責,農業推廣人員的素質的構成,農業推廣人員管理的內容,管理方法,農業推廣人員培訓的目標與內容,培訓的步驟。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領會:農業推廣行政人員、督導人員、指導員以及技術專家的定義及其相應的職責。
2.掌握:農業推廣人員的管理內容和方法。
3.熟練掌握:農業推廣人員應有的素質,能夠為推廣人員制定培訓計劃。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是弄清農業推廣行政人員、督導人員、指導員以及技術專家之間的關系
第九章 農業推廣項目計劃與管理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掌握農業推廣計劃與項目的區別與聯系,我國農業推廣計劃體系的組成,實施農業推廣項目計劃的目的與意義,我國農業推廣計劃和項目的分類,掌握農業推廣計劃制定的原則、方式和步驟,農業推廣計劃的成果管理。
二、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學習農業推廣計劃的概念,農業推廣計劃與項目的關系,農業推廣計劃或項目的類型,以及農業推廣計劃制定的原則、方式和步驟。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掌握:農業推廣計劃的含義,農業推廣計劃和項目的關系,“四效統一”原則的含義。
2.熟練掌握:農業推廣目標體系中的宏觀目標體系和微觀目標體系的組成和各自的等級層次;項目驗收、成果鑒定的組織、程序。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是確定農業推廣計劃教育目標、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
第十章 農業推廣工作評價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能夠掌握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的基本概念,了解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的作用,掌握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的原則,深刻領會農業推廣評價的指標體系,并能正確應用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的方式和方法。
二、課程內容
本章主要學習農業推廣評價工作的概念,評價工作的基本原則、指標體系、農業推廣成果的評價指標,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的方法和步驟。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1.掌握:農業推廣工作的評價及評價的作用,綜合評價法的類型。
2.熟練掌握:常用的農業推廣評價標準,各種農業推廣工作評價方法的優缺點。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為是常用的農業推廣評價標準,各種農業推廣工作評價方法的優缺點。
Ⅳ 關于大綱的說明與考核實施要求
一、自學考試大綱的目的和作用
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掌握”、“熟練掌握”等三個能力層次的要求,它們的含義是:
1.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領會和理解規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能根據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確的解釋、說明與闡述。
2.掌握:要求應考者掌握有關的知識點,正確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3.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知識點。
二、課程自學考試大綱與教材的關系
課程自學考試大綱是進行學習和考核的依據,教材是學習掌握課程知識的基本內容與范圍,教材的內容是大綱所規定的課程知識和內容的擴展與發揮。課程內容在教材中可以體現一定的深度或難度,但在大綱中對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適當。
大綱與教材所體現的課程內容應基本一致;大綱里面的課程內容和考核知識點,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過來教材里有的內容,大綱里就不一定體現。(注:如果教材是推薦選用的,其中有的內容與大綱要求不一致的地方,應以大綱規定為準。)
三、關于自學教材
本課程使用教材為:《農業推廣學》,高啟杰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年版。
四、關于自學要求和自學方法的指導
本課程作為一門專業課程,綜合性強、內容多,自學者在自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與本課程有關課程的聯系,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
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
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大綱要求,要逐段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
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節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這一過程可有效地幫助自學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應考指導
1. 如何學習。很好的計劃和組織是你學習成功的法寶。…如果你正在接受培訓學習,一定要跟緊課程并完成作業。…為了在考試中作出滿意的回答,你必須對所學課程內容有很好的理解。…使用“行動計劃表”來監控你的學習進展。…你閱讀課本時可以做讀書筆記。如有需要重點注意的內容,可以用彩筆來標注。如:紅色代表重點;綠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領域;黃色代表可以運用在工作之中。可以在空白處記錄相關網站,文章。
2. 如何考試。卷面整潔非常重要。書寫工整,段落與間距合理,卷面賞心悅目有助于教師評分,教師只能為他能看懂的內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問題。要回答所問的問題,而不是回答你自己樂意回答的問題!避免超過問題的范圍
3. 如何處理緊張情緒。正確處理對失敗的懼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請教已經通過該科目考試的人,問他們一些問題。做深呼吸放松,這有助于使頭腦清醒,緩解緊張情緒。考試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靜。
4. 如何克服心理障礙。這是一個普遍問題!如果你在考試中出現這種情況,試試下列方法:使用“線索”紙條。進入考場之前,將記憶“線索”記在紙條上,但你不能將紙條帶進考場,因此當你閱讀考卷時,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記下。按自己的步調進行答卷。為每個考題或部分分配合理時間,并按此時間安排進行。
六、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
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
4.輔助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大綱、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引導為主。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作出判斷和解決問題。
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七、對考核內容的說明
本課程要求考生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點內容都作為考核的內容。課程中各章的內容均由若干知識點組成,在自學考試中成為考核知識點。因此,課程自學考試大綱中所規定的考試內容是以分解為考核知識點的方式給出的。由于各知識點在課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識自身的特點不同,自學考試將對各知識點分別按三個或四個認知(或叫能力)層次確定其考核要求。
八、關于考試命題的若干規定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條細目都是考試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
2.試卷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試題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領會”20%,“掌握”40%,“熟練掌握”為40%。
3.試題難易程度要合理,可分為四檔:易、較易、較難、難,這四檔在各份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3:3:2。
4.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及問答題(包括論述題)等類型(見附錄題型示例)。
5.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評分采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
附錄 題型舉例
一、單項選擇題
如:1. 農業推廣是 C
A.一種發展農村經濟的技術咨詢活動
B.一種發展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技術宣傳活動
C.一種發展農村經濟的農村社會教育和咨詢活動
D.一種發展物質、技術推銷活動
二、填空題
如:現代農業推廣是一種發展農村經濟的農村社會教育和咨詢活動
三、名詞解釋
如:現代農業推廣
四、簡答題
如:簡述現代農業推廣的含義與特征
五:問答題
如:根據農業推廣的基本框架論述如何提高農業推廣服務工作的效率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四川大學2022年上半年自考過程性考核考試通知
04-10黑龍江2022年10月自考注冊報考相關工作的通知
12-07西華師范大學自考23.1次《口譯與聽力》課程繳費及考核通知
02-212018浙江省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本校考生報名點
07-212022年10月西南大學自考專業一覽表
08-172021年10月湖南自考本科會展經濟與管理(原會展管理)專業課程安排表
09-20青海省教育考試院關于2022年停考自學考試有關專業的通知
11-262022年10月江蘇自考本科動物醫學專業計劃
11-102022年10月四川自考本科新聞學專業計劃
09-06四川省各級招生考試機構聯系方式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