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x88av_日韩三级av高清片_亚洲日本久久_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浙江自考網

咨詢熱線

15700080354 (點擊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網>復習資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心理學的歷史發展與流派

時間:2022-11-04 15:11:31 作者:儲老師

自考助學   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心理學是一門具有長遠歷史但又很年輕的科學。因為,早在古希臘時就已經有了心理學的萌芽,但心理學被確立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還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由于心理現象本身的復雜性,心理學在獨立后的一百多年中,出現了各種心理學流派。

一、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及構造主義心理學
   
    馮特于1879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各種最基本的心理現象,使心理學開始從哲學中脫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它標志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馮特因此被稱為心理學的始祖。馮特考慮到化學把物質分解成各種元素,那么心理學應該也可以同樣地通過實驗方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元素。根據這一思路,馮特用實驗的方法來分析人的心理結構,馮特的心理學因此被稱為"構造主義心理學"(Structuralism)。構造主義心理學主要研究的是意識的結構,認為意識的內容可以分解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這樣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就可以達到理解心理實質的目的。這一學派強調內省方法,認為了解人們的直接,要靠被試者自己對的觀察和描述,也就是內省。到20世紀20年代,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影響逐漸衰落。

二、機能主義心理學
   
    機能主義心理學(Functionalism)的創始人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其代表人物還有杜威(JohnDeway,1859~1962)等人。機能主義心理學主要活躍于1890年到20世紀30年代,與構造主義心理學展開了激烈的學派之爭,兩者都主張研究意識,爭論的焦點是心理學應該研究意識的結構,還是研究意識的功能。機能主義心理學強調研究意識的功能,因此,他的心理學思想被稱為機能主義心理學。

    詹姆斯認為意識是像水流一樣的,他稱之為"意識流"。詹姆斯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工作不應局限在實驗室內,還要考慮人是如何調整行為以適應環境不斷提出的要求的。為此,后來他的一些追隨者們走向了心理測量、兒童發展、教育實踐的有效性等各種應用心理學方面的研究。

    基于唯心主義的思想基礎,上述兩個學派都未能很好地解決方法學問題。相持了幾十年后,當另一個新的學派--行為主義出現后,這兩個學派都日漸衰落下去。

三、 行為主義心理學
   
    20世紀初期,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ism)學派盛極一時,從根本上改變了心理學的發展進程。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華生(john B.Watson,1878~1958)。華生認為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只能研究可觀察的行為。這是因為科學的研究成果必須是能夠重復的,而心理帶有主觀的性質,不能直接觀察,也不能重復,這樣就不如把心理看作是一個黑箱,我們不必去管里面裝了什么和如何活動,只需要知道輸入和輸出之間的聯系就可以了。在剌激影響有機體的情況下,只有作為反應活動的外部行為是可觀察的,因此,心理學應該以行為作為研究對象。于是,華生的研究路線可以用"刺激一反應"公式(S一R)來表示,他堅持心理學是研究行為的科學。

    華生行為主義心理學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條件反射學說的影響。華生認為,我們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和關系,再根據條件反射原理給予適當的強化,使刺激和反應之間建立起牢固的聯系,那么就可以預測、控制和改變人的行為總之,華生否認心理、意識,強調行為,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在后天環境影響下形成的。

    行為主義后期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由于斯金納的理論對華生的行為主義有所發展,通常把他的理論稱為新行為主義,而把華生的行為主義稱為古典行為主義。斯金納堅持行為主義的基本原理,他明確指出:任何有機體都傾向于重復那些指向積極后果的行為,而不去重復指向消極后果的行為。斯金納與華生思想的區別,在于他并不否認人的內部心理活動的存在,但是他堅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外部環境決定的。

    行為主義理論能夠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因此,在實用主義思想指導下,行為主義心理學在美國很快就盛行起來。行為主義從20世紀20年代興起,一直流行到50年代才逐漸衰落。但是它的影響深遠,不僅其客觀研究方法得到了肯定,而且在當前的行為改造、心理治療中,行為主義的方法仍占有重要地位。

四、 格式塔心理學
   
    在美國出現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同時,德國也出現了另外一個心理學派別,這就是"格式塔心理學"(Cestalt psychology),也稱為"完形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的創始人有魏太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苛勒(Wolfgang Kohler,1886~1941)等人,這一學派主要活躍于1912年到20世紀40年代,研究內容主要是意識體驗,著名論點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譯音,其含義是整體,或稱"完形"。格式塔心理學明確指出:構造主義把心理活動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元素進行研究并不合理,因為人對事物的認識具有整體性,心理、意識不等于感覺元素的機械總和。格式塔心理學著重在知覺的層次上研究人如何認識事物,作為一種學派重視心理學實驗,研究的結果在當時很有影響,尤其是有關知覺的一些實驗結果,稱為格式塔知覺規律,至今在心理學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五、 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sis)于19世紀后期產生于歐洲,其創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這一理論主要源于弗洛伊德治療精神病的實踐,重視對人類異常行為的分析,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無意識現象。弗洛伊德認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來尋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通過病人的自由聯想,對其談話做出分析,找出其疾病的根源。他還認為人除了有意識的活動--即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活動,還有無意識活動。它們常常是一些由于環境的要求和社會的限制,而不能表現出來的思想意識,因為種種原因長時期被壓抑著處在被覺知的意識下層,形成下意識,但對于意識仍然發生影響。這些處于下意識中的個人心理沖突,正是發生心理障礙的原因。精神分析主要就是試圖用各種方法發現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識中存在的問題。由于弗洛伊德過分強調人的性本能在下意識中的作用,認為人在性方面的壓抑是多種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因此在理論上曾引起爭論,在我國更受到過長期的批判。

    精神分析的方法至今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療中仍然繼續使用,而且其理論對人格、動機等心理學的研究方面也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目前,有些精神分析的概念,如無意識、下意識、自我等也都已經滲入到心理學主流之中。

六、 人本主義心理學
   
    20世紀中期,美國一些學者出于對當時影響最大的兩個心理學派別--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的不滿,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馬斯洛(Abraham Mashw,1908~1970)和羅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看來,精神分析學說認為行為受原始的性沖動所支配,行為主義理論的許多結論來自對簡單動物行為的研究,這兩種理論都沒有把人看作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失掉了人的最重要特性。人本主義是注重人的獨特性,主張人是一種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個人發展的潛能,與動物本質上完全不同。他們認為人的行為主要受自我意識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為,就必須考慮到人們都有一種指向個人成長的基本需要。總之,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人的社會性特點,給人的心理本質做出了新的描繪,為心理治療領域孕育了一條創新的人本主義路線和方法。不過人本主義理論不能用實驗來加以證明,它主要是理論上的推測,運用的是一種思辨的方法,風格與自然科學研究不同。

七、 認知心理學
   
    到20世紀中期以后,認知心理學產生,并比較穩定地向前發展直至現在。認知心理學是在很多學者研究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吸取了各派的合理成分,兼容并蓄并加以發展。比如它既吸收了"格式塔"的整體觀,把人腦的活動視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研究,同時對行為主義的"剌激-反應"、強化理論也予以承認。認知心理學可追溯到20世紀初期,如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Jean maget,1896~1980),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實驗,揭示了兒童思維發展的規律。但是,認知心理學正式出現是在20世紀60年代。一方面,20世紀中期以后,計算機科學迅猛發展,迫切需要了解人的心理活動規律,這構成了推動認知心理學產生的重要外部動力;另一方面,自從馮特建立心理實驗室以來,實驗室的心理實驗逐步地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在記憶研究方面,發現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有所不同,同時在兒童研究中,也揭示出在兒童發展的不同階段思維表現有不同水平等等,這些都證明內部心理活動規律是可以研究的。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心理學家奈瑟(U.Neisser)于1967年把各種研究成果加以總結,寫成《認知心理學》一書,從而作為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產生的標志,心理學不只要研究行為,也要研究作為行為基礎的內部心理活動規律。

    所謂認知,指在獲取知識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心理活動,主要包括知覺、記憶、言語、思維等,即通常所謂的認識過程。認知心理學家堅信,要想充分了解一個人的行為必須研究他的內部心理活動,因為同一個行為可以由不同的動機引起且指向不同的目的。認知心理學家還指出內部認知過程是可以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的。他們在研究推理、決策、問題解決等復雜認知過程時采取口語報告的方法,獲得了很大成功。有了比較科學的研究方法,從此人的心理、意識又被帶到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之中。

    人的心理活動不只包括認知過程,還有情感、有意志、有各種個性心理特性,若忽略了人的這些特點,就會把人與機器等同起來。認知心理學在其發展中,從認知過程出發,并未忽略對動機和情感等心理現象的研究。事實上現代認知心理學以信息加工觀點研究內部心理活動規律,已變成一種思路,在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方面,都依據認知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去探討和解釋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目的是分析、解釋、控制與調節人的多種活動,包括社會交往等等。

    總之,發展到今天,心理學不僅要研究人的外部行為表現,而且還要研究人的內部心理規律,乃至心理的生理機制。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報名提醒

【考試時間: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務中心

  • 微信公眾號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關注微信公眾號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库车县| 彰武县| 皋兰县| 克拉玛依市| 阿拉善盟| 阆中市| 嘉义市| 定边县| 双城市| 华阴市| 满洲里市| 安多县| 施秉县| 石门县| 蒙城县| 喀喇沁旗| 苍南县| 准格尔旗| 黄骅市| 仙游县| 绥中县| 河南省| 渭源县| 万全县| 苗栗县| 贞丰县| 天门市| 扶风县| 绥江县| 龙山县| 漳浦县| 谢通门县| 隆昌县| 濮阳市| 河东区| 嘉义市| 永安市| 吴堡县| 榆社县| 凤庆县|

關注公眾號

回復“免費資料”領取復習資料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交流群

<<點擊收起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APP

APP
下載

man
聯系
微信
wxlogo
掃描
二維碼
反饋建議
反饋
建議
回到頂部
回到
頂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