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們在生產中勞動聯系的經濟形式是怎樣發展的?
(1)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必然發生勞動聯系和勞動交換,隨著社會生產和分工協作關系的發展,人們的勞動聯系和勞動交換也越來越發展。
(2)在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歷史上,勞動聯系的經濟形式與勞動交換方式,可分為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交換經濟三種。
(3)勞動聯系的經濟形式的發展,大體上是從自然經濟發展到商品經濟,再發展到產品交換經濟。
2、自然經濟作為人類社會勞動聯系的經濟形式有什么特點?
自然經濟作為人類社會勞動聯系的經濟形式和勞動交換方式,它具有如下的特征:
(1)自然經濟與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相適應,人們的經濟聯系和經濟活動基本局限在經濟單位內部,生產規模十分狹小。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緊密相結合,是自然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
(2)自然經濟以自給自足為生產目的。
(3)再次,自然經濟中的勞動交換和經濟聯系形式是直接的。
3、商品經濟作為人類社會勞動聯系的經濟形式有什么特點?
不同類型的商品經濟,作為一種勞動聯系的經濟形式和勞動交換方式,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商品經濟是以社會分工發展為條件,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相適應,并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
第二,商品經濟中生產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換,以實現商品價值,并換回自己所需要的使用價值。商品經濟是不以自然地域和經濟單位為界限的開放式經濟。
第三,商品經濟中勞動聯系的經濟形式是間接的,是通過商品交換而實現的。
第四,商品經濟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會性質,它可以與不同性質的社會經濟相結合。既可以與資本主義經濟相結合,形成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也可以與社會主義經濟相結合,形成社會主義商品經濟。
4、產品交換經濟作為人類社會勞動聯系的經濟形式有什么特點?
對比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產品交換經濟這種勞動的經濟聯系形式應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產品交換經濟是以舊的社會分工和三大差別的消滅為條件,與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相適應。
(2)產品交換經濟的根本目的是直接滿足全社會成員的按需分配需要。
(3)產品交換經濟中的經濟聯系形式是直接的產品交換。
5、商品經濟產生的和存在的條件,或原因是什么?
(1)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產生的一般前提條件。
社會分工的產生和發展,使各個生產者專門從事某種產品的生產,使得生產者之間或經濟單位之間,在生產和生活上相互依存,彼此都需要對方的產品作為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從而產生了相互交換產品的必要。
(2)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經濟利益主體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決定性條件。
決定了從事不同產品生產的各個所有者都是具有各自經濟利益的經濟主體,為了維護各自的經濟利益,需要通過對等的原則相互交換產品,即根據產品的價值實行等價交換。這樣,產品便必然表現為商品。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試題2.1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5.3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試題及答案45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