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不管是哪個歷史時期,也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各個階層所公認的最普遍的道德標準是 【 A 】
A.仁 B.義 C.禮 D.智
2.中國境內的語言可歸屬于 【 C 】
A.三大語系 B.四大語系 C.五大語系 D.六大語系
3.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經書的方式對經典語言文字進行規范的偉大工程是 【 B 】
A.白虎觀會議 B.熹平石經 C.三體石經 D.五經文字
4.認為文化的發展須一方面接納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學者是【 C 】
A.陳獨秀 B.胡適 C.陳寅恪 D.錢穆
5.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除《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之外,另外一部是 【 B 】
A.《金瓶梅》 B.《紅樓夢》 C.《聊齋志異》 D.《牡丹亭》
6.原始巫術、行業禁忌等等,都屬于( C )
A.文化現象 B.文化產品 C.文化事象 D.文化觀念
7.在中國境內,地勢最高的是青藏高原,號稱( B )
A.“世界高原” B.“世界屋脊”C.“高原世界” D.“屋脊世界”
8.從氣候變遷的角度講,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 C )
A.第一個寒冷期 B.第二個寒冷期C.第三個寒冷期 D.第四個寒冷期
9.地域文化是正統文化的( D )
A.歸宿B.過程C.發展D.資源
10.中國文化的創始與奠基,指的是從遠古至先秦這一漫長時期中的( C )
A.文化內涵B.文化外延C.文化經歷D.文化結果
11.《殷墟卜辭綜述》的作者是( C )
A.郭沫若B.于省吾C.陳夢家D.徐中舒
12.西晉敗亡的直接原因是( C )
A.三藩之亂B.永嘉之亂C.八王之亂D.五胡之亂
13.下列選項中,屬于上層文化農政思想的核心的是( B )
A.天象觀B.勤農觀C.占驗觀D.地利觀
14.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 C )
A.蒙古族B.匈奴族C.漢族D.高車族
15.下列醫學文獻中,以醫學理論為主的是( A )
A.《素問》B.《靈樞》C.《難經》D.《傷寒雜病論》
16.造紙術的發明者傳說是東漢時期的( D )
A.張衡B.畢昇C.祖沖之D.蔡倫
17.在中國古代社會,出現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 B )
A.夏代B.周代C.商代D.秦代
18.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發生重大變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權形式解決集權體制內的權力分配問題是在( C )
A.秦代B.漢代C.隋唐D.明代
19.秦朝中央“三公”中負責監察事務的是( D )
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
20.宗教信仰、思維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屬于( C )
A.物質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生產生活文化
二、多項選擇題:
26.下列選項中屬于狹義文化產品的是(BC)
A.生產工具B.雕塑C.書籍 D.筷子E.衣物
27.“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的提出者或出處各是(CD)
A.《管子》B.管仲C.《齊民要術》 D.賈思勰E.《繹史》
28.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高潮除了春秋戰國時期之外,還有(BC)
A.秦朝B.魏晉南北朝C.唐宋之際 D.明朝E.清朝
29.下列人物中,以治水聞名的有(AC)
A.大禹B.神農C.李冰D.崔寔E.李斯
30.下列選項中,屬于人文范圍內的服飾標志有(ABD)
A.信仰標志B.儀禮標志C.體型標志 D.職業標志E.情感標志
三、名詞解釋題:
31.文化事象
答:當一種現象以同樣的形式反復出現時,其中就含有規律性,成為某一歷史時期、某一國家(民族或地域)文化發展中帶有典型和標志作用的事情。
32.九流十家
答:百家爭鳴中的思想流派,據漢代人的總結,有所謂“九流十家”之說。
33.血緣九族制
答:(1)以本人為基準,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為九族。
(2)九族是傳統中國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為九族。
34.家天下
答:(1)家天下的家族統治在中國傳衍了兩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家族的代興與衰亡。 (2)秦始皇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對宗法血緣關系進行強力破壞,但是他并沒有擺脫宗法關系的控制,他自命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孫世代傳襲皇位。
35.中庸
答:(1)“中庸”這一價值原則是由孔子提出來的; (2)“中庸”的含義是指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為什么說華北平原是中國文化的又一搖籃?
答:(1)這個地區自古以來就有發達的農業,是漢民族的聚集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也是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之一。 (2)華北平原直接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連,是古代重要的農業區,唐宋以后,還是中國的經濟中心。 (3)這一帶是秦漢時“百越”民族的居住地,后來還有侯、俚、僚等族,隨著民族的融合,也大體都消失了。
37.簡述敬順昊天的宗教現實功能。
答:(1)敬順昊天的宗教的現實功用是“敬授民時”,它關系著農耕大事,這正是黃帝的后代所建立的宗教中心凝聚力的根源。 (2)五帝時期的歷史,實際是宗教中心的形成和發達。 (3)五帝時代的歷史線索,是文化帶動著中華民族的最初凝聚。
38.交通行旅文化主要由哪些部分組成?
答:(1)交通設施的習俗傳承. 最初的交通設施是陸路,它是人類沿著狩獵、采集的固定路線 開辟的; (2)運輸工具的習俗傳承。早期的運輸工具以挑擔為主; (3)交通行旅行業的習俗傳承。 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日趨繁榮,我國傳統的交通行旅行業分工也越來越細。
39.簡述古代關于天人關系的幾種觀點。
答:(1)“天人合一”,是由宋代的張載提出的; (2)“天人交勝”,使天人關系學說有了新的發展; (3)“天人之分”,是戰國時代的茍子在他的《天論》篇申提出來的。
40.簡述中國人的漢字觀念。
答:(1)漢字崇拜,大概從漢字作為一個系統初步形成之日起,我們的祖先就給它涂上了一層神秘的、尊嚴的色彩,并且長期以來一直被作為崇拜的對象。 (2)漢字否定,對漢字的否定主要是從近代開始的; (3)對漢字的多維思考,在對漢字的極端崇拜和極端否定中,總有一少部分人在冷靜地思考,只是他們的聲音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試述兩漢經學的歷史、文化功能。
答:(1)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公元134年,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議,罷黜黃老百家之言,獨尊儒術,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為國家的統治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年。
(2) 尊儒術、興太平首先產生結果的是在文學方面。有《詩》三百經學的開啟,有兩漢社會對歌唱的熱愛,再加上文人的參加,詩詞大國就養成了。
(3)經學與王莽新政。 王莽新政是受“堯舜禪讓”影響的結果,但其失敗則其是經學的失敗,也是只重《周禮》而脫離現實的結果。
42.試述科舉制在歷史上的地位與作用。
答:(1)科舉制培育與維系了傳統文化,科舉制對傳統文化的作用,在于其通過價值導向來影響精神文,化的方向,通過建立文官制度來保證士大夫的身份地位,從而使儒家倫理文化有了穩定的傳人。 (2)科舉制作為建立文官體制的前提,在中國古代曾經是一個公平合理、枳極有效的選官制度,它在維系民族傳統文化、保證中國統一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歷史作用。
(3)科舉制在中國古代曾經是一先進的選官制度,它為中國文官體制的建立與維持作出了重要貢獻。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國際私法》模擬題及答案:第2章
03-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上)
03-162022年自學考試英語(二)模擬練習(1)
06-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普通邏輯》模擬試題三
12-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1)
02-2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多選題及答案(3)
02-13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3.1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