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一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地增加生產的總量。”
材料二 列寧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認識到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重要性,認為掌握了政權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有可能將俄國的資本主義發展納入到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這符合無產階級的長期利益。但由于俄國資產階級極力反對,最后征服不得不采取暴力的形式剝奪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
材料三 毛澤東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要消滅的對象是封建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只是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而不是一般地消滅資本主義,不是消滅上層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為了對付帝國主義的壓迫,為了使中國落后的經濟地位提高一步,必須利用一切于國計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鄉資本主義因素。我們現在的方針是節制資本主義,而不是消滅資本主義。
請結合以上材料回答:
(1)我國的改造對資產階級采取了什么政策。
(2)當時采取這種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答案:(1)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途徑,用“和平贖買”的方式,逐步地把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
(2)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和平贖買的必要性.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和平贖買政策的必要性主要是由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決定的。①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不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而且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都具有兩面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表現為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協動搖的一面。在中國共產黨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感召下,民族資產階級走上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成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的四個民主階級之一。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即在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時期,民族資產階級既有承認《共同綱領》,擁護共產黨的領導,愿意為新中國服務,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一面;又有剝削工人,取得利潤,甚至違法亂紀、不利于國計民生的一面。②中國的經濟落后,工商業不發達,需要盡可能地利用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利于國計民生的一面,這對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是極為有利的。同時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有一定技術專長和企業管理經驗的階級。因此中國共產黨對資產階級采取的政策是,充分利用民族資產階級積極的一面,盡可能地克服其消極的一面,引導他們走上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利用其成員的技術專長為社會主義服務。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和平贖買的可能性。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和平贖買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它對民族資產階級采取的正確政策所決定的。①新中國成立后,工人階級掌握了國家的政權,建立了鞏固的工農聯盟。中國共產黨可以充分利用其執政的優勢集中力量對工商業進行合理調整,通過開展“五反”運動的方式,打擊不法資本家,對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不利于國計民生的消極的一面進行限制。②新中國通過對官僚資本的沒收,建立起了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領導作用,從而能夠運用它的影響帶領其他非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向社會主義方向發展。③國家對主要的農產品實行統購統銷的政策,割斷了資本主義經濟與農民個體經濟的聯系,迫使資產階級接受共產黨提出的和平贖買的政策,從而逐步把資本主義工商業納入到社會主義的經濟軌道,最終實現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解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途徑,用“和平贖買”的方式,逐步地把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曾經設想過但未能實現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的一個歷史性勝利。
建國后,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所采取的政策曾有一個變化;建國后的頭3年,采取的是限制、利用的政策;社會主義改造開始后,對其則采用和平贖買的政策。1955年下半年,隨著合作化高潮的到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也加快了步伐。全行業公私合營是資本主義所有制過渡到完全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步驟。全行業公私合營后的贖買政策是:對私股實行定息的辦法,即把資本家的利潤限制在一定的息率上,統一規定年息為5%,當時國家決定付息7年,后又延長3年,共計10年;對資本家和資方代理人也按“包下來”的方針和“量才使用,適當照顧”的原則作了人事安排。
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采用了多種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最終實現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和平贖買”。建國以后,我國對官僚資本采取無償沒收的政策,對民族資本則實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采取委托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過渡形式。
2、材料一 1953年底以前,對私營工業實行了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對私營商業實行了經銷代銷,使這些私營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開始納入了國家計劃的軌道。在利潤分配上實行當時所說的“四馬分肥”,即國家所得稅、企業公積金、工人福利費、資方紅利各占1/4,國家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的大部分歸國家和工人所有。
材料二 1953年底到1955年秋,國家在對公私合營企業中資本家擁有的生產資料,進行清理估價、核對私股股額的基礎上,采取向資本家支付“定息”的辦法,將資本家擁用的私股轉為國家所有。所謂定息是指:根據估價,確定原私營企業主在公私合營企業中所占的股份(私股),再對私股實行定息的辦法,即把原私營企業主的利潤限制在一定的息率上。
請根據以上材料回答:
(1)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經驗。
答案: (1)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所經歷的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3年底以前,主要是實行低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階段。對私營工業實行了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對私營商業實行了經銷代銷,使這些私營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開始納入了國家計劃的軌道。在利潤分配上實行當時所說的“四馬分肥”。
第二階段,主要是實行個別企業公私合營階段。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確定和糧棉統購統銷的實行,大大促進了私營工商業改造的進程,形成了對工商業改造的有利形勢。在這個階段,采取向資本家支付“定息”的辦法。
第三階段,從1955年秋到1956年,是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階段。全行業公私合營成為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使資本主義所有制過渡到完全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步驟。
(2)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經驗
第一,嚴格區分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對民族資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實行和平贖買。
第二,創造在工業中實行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在商業中實行經銷代銷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使資本家對改變所有制不感到突然,減少了社會震蕩,保證了改造的進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第三,注意把企業的改造同對資產階級分子的改造結合起來,把對經濟制度的改造和對人的改造結合起來,使這兩種改造同時進行,互相促進,逐步把資本家中的絕大多數人由剝削者改造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解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考生要結合材料和復習的考點進行回答。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體現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前兩個階段的內容,因此第一設問比較好回答。我國對資本之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53年底以前,主要是實行低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階段,在利潤分配上實行當時所說的“四馬分肥”。第二階段,主要是實行個別企業公私合營階段,在這個階段采取向資本家支付“定息”的辦法。第三階段,從1955年秋到1956年,是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階段。全行業公私合營成為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使資本主義所有制過渡到完全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步驟。
第二問考生不但要結合材料,更是要結合復習過的知識點進行回答。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經驗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改造對象上,嚴格區分了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對民族資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實行和平贖買。第二,在改造的形勢上,創造在工業中實行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在商業中實行經銷代銷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第三,在具體的改造過程中,注意把企業的改造同對資產階級分子的改造結合起來,把對經濟制度的改造和對人的改造結合起來,使這兩種改造同時進行,互相促進。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上)
03-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02-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農業經濟與管理》模擬試題及答案(6)
02-20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