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怎樣理解毛澤東提出的“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人民軍隊建設的最根本原則是什么?如何正確理解這一原則?)
答 人民軍隊建設的最標志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這是因為:
第一,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區別于古今中外一切剝削階級軍隊的根本標志,也是人民軍隊能夠成為新型人民軍隊的決定性因素。
第二,只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才能使軍隊在長期的農村游擊戰爭環境中,不斷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保持軍隊的無產階級革命性,而不至于淪為舊式農民武裝。
第三,只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才能使軍隊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和發揚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發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忠實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
17.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是什么?
答 重要性:第一,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作為領導階級的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而面對的敵人又十分強大。第二,無產階級要取得革命勝利,就必須團結農民、小資產階級,爭取民族資產階級,同他們建立并保持革命統一戰線。
可能性:第一,中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復雜,農民、小資產階級革命要求強烈,是統一戰線的主要力量。第二,民族資產階級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可以參加統一戰線;大資產階級中的某一部分在特殊條件下也可能參加統一戰線,成為暫時的同盟者。
18.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如何實現對革命統一戰線的領導?
答 第一,要制定統一戰線的正確的政治綱領,使其成為全國人民一致行動的具體目標。黨在政治上對統一戰線的領導,主要是依靠自己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共產黨的政治路線和綱領,實際上成為統一戰線共同綱領的核心。
第二,要對同盟者進行政治教育,在政治上把同盟者盡可能提高到當前革命綱領的水平,克服資產階級的動搖性、不徹底性,克服小資產階級的散漫性、狹隘性。
第三,要率領同盟者向著共同的敵人作堅決的斗爭并取得勝利,以堅定同盟者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革命的信心和決心。
第四,要在教育、提高同盟者的同時,照顧同盟者利益,至少不損害其利益。
第五,要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保持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性和組織紀律上的嚴格性,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19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答 第一,銜接兩個革命階段。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它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在社會主義時期,它實質上是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第二,擴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圍。在一定時期,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主體結構中,不僅包含工農聯盟,還包括勞動人民與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擴大了國家政權的人民民主的范圍。
第三,概念表述準確鮮明。“人民民主專政”這個概念準確說明了我國的國家政權具有的人民民主和人民專政的雙重含義;同時易為廣大人民所接受和理解,有利于在實際工作中防止誤解和片面性。
20.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 第一,它能夠全面、直接地反映我們國家的實質,即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第二,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其他各項政治制度建立、鞏固和發展的政治、法律依據和保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通過的憲法、法律和決議,任何國家機關、政黨、人民團體和一切企事業單位及個人都必須改照執行。
第三,它代表全體人民全面地、全權地行使國家權力,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形式。是人民管理自己國家的最好的政治組織形式。
21.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哪些特點和優點?
答 第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體現了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原則,能夠充分發揚人民民主,吸引廣大人民參加國家管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第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體現了民主集中制原則,既保證國家權力的統一,又使國家機關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既能保證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又能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利于實現黨對國家事務的領導,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途徑和形式。
第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采取訪商和表決相結合的原則,有利于保證國家重大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有利于鞏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22.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怎樣?
答 第一,在政治上,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民主黨派在自己的綱領中都承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組織上,共同合作的各黨派是獨立的,在法律地位上也是平等的,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準則,享有憲法賦予的權利,履行行憲法規定的義務。
第二,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負責組織政府,行使階級統治權;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和國家領導人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
第三,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團結合作的友黨關系,不是互相競爭的在朝黨與在野黨的關系,也不是執政黨與反對黨的關系。
2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有哪些優越性?
答 第一,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的紐帶作用,密切共產黨同這部分的人的聯系,有利于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第二,各民主黨派以參政黨的身份參加對國家大政方針的協商和對國家事務的監督,有利于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第三,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貫性,有利于維護社會的長期穩定。
第四,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第五,有利于“一國兩制”的進展,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
24.為什么說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歷史必然?
答 第一,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繁榮富強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只有實現工業化,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經濟長期落后的狀況,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進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優越性更好地發揮出來。
第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迅速實現工業化的迫切需要,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附被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束縛的社會生產力,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
第三,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發展農業和整個社會生產力的需要,可以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提供更多的原料,進一步鞏固工農聯盟,鞏固人民民主專政。
25.我國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功經驗和重要意義是什么?
答 成功經驗:第一,在土地改革基礎上,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性,及時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二。根據我國農業特點和農民的習慣,采取從農業生產互助組到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再到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由低級到高級的步驟和形式,逐步引導農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第三,實行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國家幫助的原則,貫徹依靠貧下中農、團結中農的階級路線。
重要意義:第一,它改變了我國農村的生產關系,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改善了農民生活。第二,為國家的工業化積累了資金,并有利于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國際私法》模擬題及答案:第2章
03-062022年自學考試英語(二)模擬練習(1)
06-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上)
03-1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模擬試題及答案(1)
02-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3.1
12-08自考本科英語(一)鞏固練習試題:第三章
08-24浙江自考《現代企業管理》模擬試題
05-27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