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為什么必須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如何做到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
答 為什么必須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 第一,黨的思想建設是黨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各方面建設的基礎;第二,只有加強思想建設。才能使全體黨員不僅在組織上入黨,而且更在思想上入黨,從而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性質。
如何做到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第一,把堅持對黨員進行思想教育作為中心環節。第二,思想建設的基本內容是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第三,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第四,開展整風運動,采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
32.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闡述的執政黨建設問題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答 第一,提出了黨的工作重心開始由農村向城市轉移,并由城市領導農村的新時期,明確了執政黨建設的客觀依據。
第二,提出了學習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方法等新任務,提出了執政黨自身建設的新內容。
第三,強調務必防止驕傲情緒和保持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問題,為執政黨的思想建設與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
33.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關于執政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思想包括哪些內容?
答 第一,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用無產階級世界觀武裝全體黨員,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
第二,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的優良作風,反對官僚主義等嚴重脫離群眾的不良作風。
第三,接受來自黨內和黨外的雙重監督,既要接受黨的監督,也要接受來自人民群眾和民主黨派的監督。
第四,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嚴格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
第五,努力培養和造就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保證黨和國家的領導權始終掌握在無產階級革命家手中。
34. 毛澤東東思想的科學涵義、產生和形成的理論條件是什么?
答: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這就是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與傳播,為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準備了思想理論條件。
35.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及其內涵是什么?
答: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穿于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它們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1)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第一項基本內容,就是一切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第二項基本內容,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這是做到實事求是的根本途徑和方法。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第三項內容,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路線。
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群眾,這是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群眾路線的又一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共產黨最基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根本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是黨的一切組織和一切工作必須堅持和貫徹的根本路線。
3)獨立自主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立足點。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根本方針,是中國革命和建設所必須堅持和遵循的原則,是從中國實際出發,依*中國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必然結論。
36. 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政治綱領、經濟綱領、文化綱領)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
“國體”是無產階級領導幾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新民主主義革命政治是一種過渡性質。
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官僚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極具特色),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條件。
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基本特征:1)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并為其服務。2)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3)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新民主主義文化與舊民主主義文化的相區別的標志,是否以共產主義為指導思想。
37. 為什么說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
答:1)毛澤東從國情出發指出,中國不是一個獨立的民主的國家,而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在內部沒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壓迫;在外部沒有民族獨立,受帝國主義壓迫。
2)毛澤東從反動統治的殘酷性出發,強調中國革命只能以武裝革命反對武裝反革命。
3)毛澤東分析了敵我力量對比、國內外反動派之間的矛盾及國內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規定了中國的武裝革命不可避免的要經歷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
38 中國紅色政權能夠發生、發展的原因和條件是什么?
答:1)根本原因是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2)必備客觀條件是良好的群眾基礎;3)重要客觀條件是向前發展的革命形勢;4)必要主觀條件是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5)關鍵性的主觀條件是共產黨的領導。
39. 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科學內涵及辯證關系是什么?
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三者緊密結合的紅色政權建設的總概念。
以上三者,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系、缺一不可的。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群眾必須充分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
40. 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內容是什么?
答: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在內部沒有民主制度,“無議會可以利用,無組織工人舉行罷工的合法權利”,因此,“共產黨的任務,基本地不是經過長期合法斗爭以進入起義和戰爭,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農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第二,根據中國在較長時期內敵強我弱的特點,把游擊戰提高到戰略地位。指出在中國“武裝斗爭的總概念,在目前就是游擊戰爭。”
第三,明確提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并且闡明了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四,根據中國敵人總量長期占據中國中心城市的特點,提出“必須把落后的農村造成先進的鞏固的根據地,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偉大的革命陣地,借以反對利用城市進攻農村區域的兇惡敵人,借以在長期戰斗中逐步地爭取革命的全部勝利。”
第五,指出根據地農村的武裝斗爭還要同其他各種必要的斗爭形式相配合,“沒有城市工作和其他農村工作,農村根據地就處于孤立,革命就會失敗。而且革命的最后目的,是爭取作為敵人主要票據地的城市,沒有充分的城市工作,就不能達此目的。”
41. 為什么說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
答:1)毛澤東分析了中國農民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指出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2)農民是中國革命的基本群眾,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3)毛澤東強調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斗爭在推翻反動政權、建立人民革命政權中的重大作用。
42 中國共產黨的土地革命路線及其內容是什么?
答:毛澤東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線和土地分配辦法:依*貧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礎上,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抗日戰爭時期,在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強調土改中必須注意兩個基本原則:必須滿足貧雇農的要求;必須堅定地團結中農,不要損害中農的利益。
后來,毛澤東又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總政策:依*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解放初期,根據全國解放后的新情況,將過去征收富農多余土地財產的政策,改變為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
43. 中國革命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答:重要性:1)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作為領導階級的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而面對的敵人又十分強大。2)無產階級要取得革命勝利,就必須團結農民、小資產階級,爭取民族資產階級,同他們建立并保持革命統一戰線。
可能性:1)中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復雜,農民,小資產階級革命要求強烈,是統一戰線的主要力量。2)民族資產階級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可以參加統一戰線;大資產階級中的某一部分在特殊條件下也可能參加統一戰線,成為暫時的同盟者。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5.3
12-08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試題及答案45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園林樹木學》重點試題及答案
02-182022年浙江自考《思修與法律基礎》模擬試題(2)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