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1.資本――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可以劃分為物質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源、技術知識。 2.工業化――工業化是一個過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來自制造業活動和第二產業的國民收入份額一般上升 第二,從事制造業和第二產業的勞動人口一般也表現為上升的趨勢”。 3.就業不足――一個勞動者實際工作的時間少于他愿意并能夠工作的時間。 4.工業化度――工業制造凈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5.霍夫曼系數――消費資料工業的凈產值與資本資料工業的凈產值之比。 6.城市化――城市化是三個社會過程的有機統一,即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產方式的變化而引起現代產業向城市的聚集過程,以及由此決定的人中集中過程和城市生活方式不斷擴大過程相統一的社會進程。 7.發展經濟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經濟學科。它通過對各種發展理論和戰略,經濟體制的可行性對策進行比較的方法研究不發達條件下經濟發展的過程和規律。 8.經濟增長:所謂經濟增長是指社會財富的增長、生產的增長或產出的增長。 經濟發展:指不發達經濟擺脫貧窮、落后,實現現代化的過程,是伴隨經濟結構、政治體制、文化法律,甚至觀念、習俗的變革的經濟增長。 9 托達羅模式的基本內容:按照托達羅模式,人口流動基本上是一種經濟現象,是一種合乎理性的經濟行為。他們所關心的與其說是城鄉現實的收入差異,不如說是城鄉預期的收入差異。影響他們預期的是兩個因素:城鄉實際工資的差異估計有多大,在城市求得工作機會的可能性估計有多大。 二.概念 1.農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包括:產品貢獻 市場貢獻 要素貢獻 外匯貢獻 2.技術進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得到更多的產出。 3.發展中國家中未經改造的農業是傳統農業,傳統農業是落后的,生產力極低下的農業,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技術滯后。 4.人力資本形成的三大途徑:教育 培訓 醫療保健 5.失業是指沒有工作而正在尋找工作的人。 6.早期經濟發展思想代表人物:亞當-斯密 大衛-李嘉圖 斯圖亞特-穆勒 7.經濟發展問題的四種基本思路:結構主義 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政治經濟學 激進主義 8.促進資本形成的主要代表:羅森斯坦的“大推進“理論 9.形成資本的來源:國內儲蓄 國外資金 國內儲蓄包括:民間的自愿儲蓄 政府儲蓄 國內民間儲蓄包括:家庭儲蓄 企業 10.人口增長過快不是發展中國家貧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但是它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 收入水平的提高會使養育子女的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都提高。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文選讀》名詞解釋題:官署平行文種
02-1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學概論》模擬試題七十
02-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心理學》模擬試題:第11章(9)
01-122022年浙江自考《思修與法律基礎》模擬試題(2)
07-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語法》練習題一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