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兒童出生后首先接觸到的環境,是對兒童影響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環境。在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主要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兒童之間存在的差別,隨著家庭的不同互動,進一步的影響了兒童個性的發展。
1、遲緩型嬰兒教養的關鍵在于( B )A需要父母具有特別的熱情、耐心和愛心
B讓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點去適應環境
C理智地克制自己的煩躁
D采用獎懲相結合的方法
多選題
皮亞杰兒童智力發展的主要內容是:智力發展分四個階段:(一)感知運動階段:這一階段是指在語言發展之前,主要靠感知動作的手段來適應環境的階段。(二)前運算階段:幼兒從動作思維發展到符號功能的象征性思維、表象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但思維還具有自我中心狀態,不可逆性和半邏輯性。(三)具體運算階段:此時,兒童已逐漸超出知道的限制,形成守恒概念和可逆性,并對觀察所及的事物進行具體運算。(四)形式運算階段:此時,少年的思維能力,已超出感知的事物的具體內容,思維也無需以具體事物作為中介,因為他們已有能力處理假設性、抽象性的問題。有能力對抽象的命題進行推理運算--二級形式邏輯運算,表明已經真正形成了邏輯數學概念。
1、處于前運算階段的兒童具有( AB)的特征
A、半邏輯性
B、自我中心
C、思維的可逆性
D、掌握守恒
2、處于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具有(ABC )的特征
A、獲得了守恒概念
B、思維具有可逆性
C、可以進行邏輯運算
D、可以提出的假設
3、處于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具有(CD )的特征
A、獲得了守恒概念
B、不能針對 提出假設
C、憑借演繹推理等形式解決抽象
D、其認知活動達到抽象邏輯思維水平
依戀是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母親)之間的最初的社會性聯結,也是嬰兒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志。鮑爾比等將嬰兒依戀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對一切人都不加區別的反應;有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對母親有偏愛,對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應;特殊情感聯結階段,對母親產生特別的依戀,形成專門的對母親的情感聯結。艾斯沃斯將嬰兒對母親的依戀表現分為4類。1、安全型依戀。母親在時有安全感,對外界反應積極。母親的離開會引起明顯的不安。當母親返回時,有溫暖的回應。2、回避型依戀。3、反抗型依戀。有強烈的分離抗拒,既希望和母親保持接近,但對母親主動的接近又表現出抗拒,特別是在分離后重聚時。4、組織混亂|方向混亂型依戀。在與母親分離后重聚時,不知所措,甚至會在接近母親的過程中因為母親的接近而突然跑掉。
1、艾斯沃斯將嬰兒對母親的依戀表現分為(ABCD)
A、安全型依戀
B、反抗型依戀
C、回避型依戀
D、組織混亂|方向混亂型依戀
2、按照鮑爾比的劃分,依戀的發展經歷了(ABD)的發展階段。
A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
B有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
C一般情感聯結階段
D特殊情感聯結階段
游戲是幼兒期兒童的主導活動。兒童游戲的發展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幼兒的游戲是象征性游戲,要有現實的替代物,活動和操作與人們的有目的的行為有類似性,游戲的動機主要在于活動過程,而不重視結果,具有想象的特點,具有概括性質。根據兒童游戲的社會性特點,可以將游戲分為獨自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合作游戲。游戲是促進兒童認知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兒童參與社會活動的特殊形式,通過游戲實現自我價值,體現創造性能力,培養健全的人格,增強體質。
1、通過游戲幼兒的(ABCD)可以得到發展。
A、各種心理過程
B、社會性
C、道德感
D、身體素質
2、游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意義有(ABCD )
A、促進認知
B、體現創造性能力
C、培養健全的人格
D、增強體質
3、象征性游戲的特征有(ACD )
A、替代物與實物形狀有某種相似性
B、重視結果而不重視過程
C、具有想象的特點
D、具有概括性質
4、兒童游戲可以分為(ABC)
A、 獨自游戲
B、平行游戲
C、聯合游戲
D、團體游戲
發展是指個體隨年齡的增長,在相應環境的作用下,整個反應活動不斷地得到改造,日趨完善、復雜化的過程,是一種體現在個體內部的連續而又穩定的變化。它有一些鮮明的特點:1、連續性與階段性。連續發展模型和發展的階段模型分別是連續性和階段性觀點的典型代表。在連續發展模型中,發展被視為是由遺傳程序所設定的,并受制于成熟的過程。發展變化是感知、運動、認知技能與操作上的平穩的連續的量的增加。發展的階段模型則將發展看成是非連續的,在前后不同的發展階段,發展具有質的差異。皮亞杰的智慧發展理論、弗洛伊德的個性發展觀點都是它的代表。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在正常情況下,心理發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順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發展。3、不平衡性。個體從出生到成熟并不總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線發展的,而是體現出多元化的模式。4、個別差異。如有的人觀察能力強,有的人記性好。5、發展的關鍵期。心理學家運用關鍵期是指人或動物的某些行為與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最佳時間,如在此時給以適當的良性刺激,會促使其行為與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反之,則會阻礙其發展甚至導致行為與能力的缺失。心理學家將“母親印刻”發生的時期稱為動物認母的關鍵期。一般認為有四個領域的研究可以證實關鍵期的存在:鳥類的印刻、恒河猴的社會性發展、人類語言的習得以及哺乳動物的雙眼視覺。6、發展的年齡特征。如:幼者活潑好動,長者內斂穩重,青少年既追求獨立又盼望與同伴的交往,這些都是典型的年齡特點》
1、以下不屬于發展的階段模型的是(BCD)
A.皮亞杰的智慧發展理論 B 分化-層次模型 C 匯聚模型 D 人本主義模型
2、每個兒童動作的發展,都是遵循自上而下、由軀體中心向外圍、從粗動作到細動作的發展規律。這沒有體現發展的(ACD)特點
A.連續性與階段性 B 方向性 C 不平衡性 D 差異性
3、從總體發展看,幼兒期出現第一個加速發展期,然后是兒童期的平穩發展,到了青春期又出現第二個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穩地發展,到了老年期則開始出現下降。這沒有體現了發展的(ABD)特點
A.連續性與階段性 B 方向性 C 不平衡性 D 差異性
4、有的人早慧,而有的人則大器晚成。這沒有體現了發展的(ABC)特點
A.連續性與階段性 B 方向性 C 不平衡性 D 差異性
5、人或動物的某些行為與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最佳時間,如在此時給以適當的良性刺激,會促使其行為與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反之,則會阻礙其發展甚至導致行為與能力的缺失。這沒有體現了發展的(ABC)特點
A.連續性與階段性 B 方向性 C 不平衡性 D 發展的關鍵期
6、下面能證實關鍵期的存在的是(ABC)
A.鳥類的印刻 B恒河猴的社會性發展 C人類語言的習得 D 哺乳動物的單眼視覺。
7、幼者活潑好動,長者內斂穩重,青少年既追求獨立又盼望與同伴的交往。這沒有體現了發展的(ACD)特點
A.連續性與階段性 B 發展的年齡特點 C 不平衡性 D 發展的關鍵期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二)》模擬練習題21
05-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55
05-13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模擬試題及答案98
05-15自考本科英語(一)鞏固練習試題:第一章
08-24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13
11-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刑法學》模擬試題12.5
12-242021年10月浙江自考《語言學概論》考前試題和答案(2)
06-09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2)
09-132022年10月浙江自考《藥劑學》模擬試題(5)
10-20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1)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