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學形象喚起的美感形式的幾種情況
(1)直接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是文學形象中最常見的審美類型。
(2)通過批判丑惡所帶來的審美享受。
(3)通過同情的目光,描繪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喚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歸。
(4)通過對社會和人生本質上丑陋和荒謬的展示,表達人類失去美的痛苦和對美的渴望。
4.文學典型
文學典型作為符合人類審美理想的一種范型模式、文學形象的一種高級形態,它是指寫實型作品言語系統中呈現出的顯出特征的、富于審美魅力的、含有豐厚歷史文化意蘊的性格,又稱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5.“特征”的概念,是由德國藝術史家希爾特提出來的,是指“組成本質的那些個別標志”,是“藝術形象中個別細節把所要表現的內容突出地表現出來的那種妥帖性”。
6.文學典型的美學特征
(1)典型的特征性
①必須具有貫穿其全部活動的總特征。黑格爾將典型性格視為十分重要的統治性格。
(阿Q的“精神勝利法”就是這種總特征。阿Q的許多行為都與他的“精神勝利法”息息相關,這就是獨特的“這一個”。)
②必須具有在總特征制約下的豐富多彩的局部特征。黑格爾表示典型人物的性格不僅要鮮活,而且一定要展現人物性格的豐富多彩和多重結合。通過局部特征性,塑造一種十分立體的、呼之欲出“圓整形人物”。
(2)典型的豐厚歷史文化意蘊
用黑格爾的話來說,是想“從他本身召喚出來的東西”中“觀照自己、認識自己,思考自己”,希望能從典型中“欣賞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現實”,因此,典型應當為人類“自己而存在”。恩格斯在《致斐·拉薩爾》認為,典型總是顯示了“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識到的歷史內容”。
(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果戈理的《死魂靈》創造了一系列地主的典型形象,通過對這群丑類的刻畫,揭露和譴責了農奴主階級寄生腐朽的本質,從精神道德的高度批判了他們人性的喪失。)
(3)典型的藝術魅力
①文學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現出無窮魅力。美國現代美學家蘇珊·朗格認為,藝術是一種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發人們的美感”。
A.首先在于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所展現的生命的斑斕色彩。(《紅樓夢》中的林黛玉)
B.更來自作家塑造的靈魂的深度。
②典型的藝術魅力還來自它的真實性。
這是藝術創造的原則,更是馬克思主義典型觀的核心命題,它為藝術典型規定了嚴格的歷史尺度。然而,文學典型的真實性呈現的藝術魅力,還在于作家人格的真誠。
③文學典型的藝術魅力還來自它的新穎性。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文選讀》名詞解釋題:官署平行文種
02-1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學概論》模擬試題七十
02-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心理學》模擬試題:第11章(9)
01-122022年浙江自考《思修與法律基礎》模擬試題(2)
07-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語法》練習題一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