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將答案填入“答卷”紙上相應題號的空格中。每空1分,共20分)
1.《詩》到了________代被統治者奉為經典,稱作《詩經》。
2.“春秋三傳”指《________》、《公羊傳》、《谷梁傳》。
3.《齊恒晉文之事》記述了孟子同________的談話。
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見于屈原的《________》。
5.陳琳《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運用了________修辭手法。
6.《七哀詩》(西京亂無象)中的“西京”是指現在的________.
7.《阮步兵集》的作者是________.
8.陶淵明《飲酒》中富有哲理的詩句是:“問君何能爾,________.
9.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題又作《________》。
10.李白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小謝”指________.
11.杜甫的《________》被稱為生平第一快詩“。
12.李賀《雁門太守行》表現大兵壓境:“________,甲光向日金鱗開。”
13.歐陽修《醉翁亭記》稱“野芳發而幽香”,這是________季景色。
14.秦觀《踏莎行》寓有深意的名句是:“郴江幸自繞郴山,________.”
15.姜夔《揚州慢》:“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杜郎”指________.
16.元好問是________代杰出詩人。
17.元雜劇《西廂記》故事源于唐代傳奇小說《________》。
18.睢景臣《高祖還鄉》:“一面旗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這是指儀仗旗隊中的________旗。
19.杜麗娘是《________》中的女主角。
20.《哀鹽船文》的作者是__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其字母標號填入“答卷”紙上相應題號的括號中。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七月》:“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莎雞”是A.公雞B.蟬C.蝗蟲D.紡織娘
2.“禍起蕭墻”這個成語出自A.《論語》
B.《孟子》
C.《莊子》
D.《韓非子》
3.《國語》:“王不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這里的“王”指A.周平王B.周幽王C.周厲王D.周成王
4.《楚辭章句》的作者是
A.洪興祖B.劉向C.劉安D.王逸
5.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作品是A.《史記》
B.《漢書》
C.《后漢書》
D.《三國志》
6.我國文學史上標志著文人五言詩成熟的作品是A.《陌上桑》
B.班固《詠史》
C.《古詩十九首》
D.《孔雀東南飛》
7.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出自A.《短歌行》
B.《蒿里行》
C.《觀滄海》
D.《龜雖壽》
8.《哀江南賦》的作者是A.江淹B.鮑照C.孔稚珪D.瘐信
9.下列作品用樂府舊題的是A.《送社少府之任蜀川》
B.《長安古意》
C.《春江花月夜》
D.《登幽州臺歌》
10.高適《燕歌行》:“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玉箸”是指A.筷子B.眼淚C.武器D.首飾
11.下列作品中屬于晚唐小品文的是A.《種樹郭橐駝傳》
B.《阿房宮賦》
C.《野廟碑》
D.《柳毅傳》
12.范仲淹《岳陽樓記》的寫作年代是宋仁宗A.慶歷四年B.慶歷五年C.慶歷六年D.慶歷七年
13.北宋第一個大量創作慢詞的詞人是A.歐陽修B.柳永C.蘇軾D.秦觀
14.李清照詩:“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鬼雄”一詞出自A.《詩經》
B.《左傳》
C.《戰國策》
D.《楚辭》
15.“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出自A.《西廂記諸宮調》
B.《竇娥冤》
C.《西廂記》
D.《高祖還鄉》
16.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的體裁是A.書序B.詩序C.文序D.贈序
17.明代歸有光所屬文學流派是A.前七子B.后七子C.唐宋派D.公安派
18.柳遇春這個人物出自小說A.《柳毅傳》
B.《錯斬崔寧》
C.《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D.《中山狼傳》
19.蒲松齡《席方平》:“越道避之,因犯鹵簿。”“鹵簿”是指A.史書D.帳冊C.法律條文D.儀仗
20.下列作品中,作者自注稱“青詞”的是A.夏完淳《別云間》
B.張維屏《三元里》
C.龔自珍《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D.戚繼光《登舍身臺》
三、多項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并將其字母標號均填入“答卷”紙上相應題號的括號中。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5分)
1.下列史傳文中的人物,屬于戰國時代的有A.燭之武B.子玉C.孟嘗君D.觸龍E.馮諼
2.下列作家中,名列“建安七子‘的是A.孔融B.曹植C.陳琳D.王粲E.曹丕
3.下列作品中以李隆基、楊玉環事為題材的有A.《長恨歌》
B.《將進酒》
C.《馬嵬》
D.《過華清宮》
E.《輕肥》
4.下列詞作中,屬于豪放詞的是A.《念奴嬌》(大江東去)
B.《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C.《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D.《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E.《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5.文學史上通常所說的元曲包括A.南戲B.詞C.雜劇D.散曲E.傳奇
四、簡答題(將答案寫在“答卷”紙上相應題號的空白處。每小題4分,共20分)
1.《哀郢》:“憎慍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眾(足妾)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這反映了楚國政治生活中怎樣的情狀?
2.說說《木蘭辭》中木蘭形象的特點。
3.柳宗元《捕蛇者說》中為什么要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之語來點明題旨?
4.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指什么事?作者借此表達何種含義?
5.姚鼐《登泰山記》景物描寫的特點是什么?
五、論述題(將答案寫在“答卷”紙上相應題號的空白處。每小題9分,共27分)
1.舉例說明《過秦論》中運用的對比手法及其作用。
2.王安石《明妃曲》之一(明妃初出漢宮時)哪些方面于傳統見解中翻出新意?
3.從席方平與冥王的斗爭中分析席方平的反抗性格。
六、閱讀理解(將答案寫在“答卷”紙上相應題號的空白處。共8分)
文長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麯糵.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其所見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鳳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皆達之于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雖其體格時有卑者,然匠心獨出,有王者氣,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識,氣沉而法嚴,不以模擬損才,不以議論傷格,韓、曾之流亞也。文長既雅不與時調合,當時所謂騷壇主盟者,文長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歐陽公所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者也。間以其余,旁溢為花鳥,皆超逸有致。
1.文中論述了徐文長哪幾方面的杰出成就?
2.為什么徐文長“其名不出于越”?
3.翻譯:
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一、填空題:(15道選10道)
1、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產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年間),分風、雅、頌三類,其中《氓》、《七月》屬于(風詩)。
2、《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3、建安“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4、元雜劇前期最優秀的作家是(關漢卿),其代表作是《竇娥冤》。
5、代表清代劇壇最高成就的是洪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6、《莊子》善于運用大量的比喻和寓言故事來論說極為抽象的哲理,《莊子.逍遙游》中以(鯤鵬)變化為喻,與蜩、鸴鳩、斥鷃等作對比,引出一系列比喻,說明眼光短淺、志量狹小是不能理解偉大境界的。
7、“初唐四杰”是(盧照鄰,駱賓王,楊炯)和王勃。
8、先秦歷史散文發展第二階段的代表著作是有較高文學價值的編年史《左傳》和國別史《國語》。
9、“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見于《詩經?秦風》中的《蒹葭》。
10、“鯤鵬展翅”的典故出于莊子《逍遙游》一文。
11、大力宣揚“人性善”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
12、杜甫《春望》抒發憂國憂家愁的名句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3、北宋(蘇洵)與其子軾、轍,皆當時著名文人,世稱“三蘇”。
14、曹植的《洛神賦》是建安時期優秀的抒情小賦。
15、唐代文學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安史之亂)為分界線,前后起了很大的變化。
16、“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謝靈運的寫景名句。
17、屈原在民間歌謠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形式,因為作品都是“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所以漢代人把這種文體稱為楚辭,后世又稱_騷體。屈原的代表作是《離騷》,這是我國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_抒情詩詩。
18、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晉代干寶的《《搜神記》,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19、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最出色的后兩句為__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0、“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_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21、想當年,金戈鐵馬,_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
22、“天意從來高難問,__況人情老易悲難訴。”——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23、“如今憔悴,_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
24、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劉永《望海湖》
25、清代柳泉居士的《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代表了我國古代文言小說的最高成就。
26、唐傳奇《霍小玉傳》的作者是蔣防。
27、“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該詩句的作者是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28、“頭上委墮髻,耳中明月珠”描寫的人物是___秦羅敷_。《漢樂府》
29、“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該詩句出自《_將進酒__》。
30、“勸軍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該詩句作者是___王維__。《送元二使安西》
31、“秦使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該詩句作者是_王昌齡 《出賽》
3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惰”是韓愈的《_進學解》中的名句。
33、“風乍起,吹皺一池春
水”該詩句的作者是_馮延己_。
3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該詩句的作者是_陸游。
二、選擇題:(31道選25道)
1、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別史有(D)
A、《春秋》《左傳》B、《左傳》《國語》
C、《春秋》《國語》D、《國語》《戰國策》
2、善于用構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來說理的先秦思想家是(C)
A、孔子B、墨子C、莊子D、老子
3、項羽破釜沉舟的事跡發生在(A)
A、鉅鹿之戰中B、鴻門宴上C、垓下突圍時D、烏江自殺前
4、(D)是唐代第一個舉起詩歌革新大旗的作家,寫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佳句。
A、王勃B、王績C、宋之問D、陳子昂
5、(A)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
A、歐陽修B、蘇軾C、陸游D、柳永
6、元雜劇作家中被王國維推為“元人第一”的大戲劇家是(D)
A、王實甫B、馬致遠C、鄭光祖D、關漢卿
7、下面屬于王維《山居秋暝》的詩句是(A)
A、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B、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C、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D、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8、下列不是陸游的詩句是(D)
A、“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傷心橋下春波淥,疑是驚鴻照影來。”
C、“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D、“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9、“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句的作者是(B)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前句
A、黃遵憲B、龔自珍C、李清照D、李商隱
10、秦羅敷是漢樂府(D)一詩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B、《行行重行行》C、《十五從軍征》D、《陌上桑》
11、辛棄疾《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作于(A)。
A、鎮江 B、南京C、杭州 D、湖南
12、下列詞作中,辛棄疾自稱為“壯詞”的是(C)。
A、《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B、《永遇樂》“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C、《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D、《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13、《氓》:“送子涉淇,至于頓丘。”淇,指淇水,在今(A)
A.河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山東省
14、陶淵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憤豪放之作是(B)
A.《詠荊軻》B.《飲酒》C.《歸園田居》D.《桃花源記》
15、王維《山居秋暝》:“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B)
A.《詩經》B.《楚辭》C.《論語》D.《莊子》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6、《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岱宗”指(C)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如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A.華山B.嵩山C.泰山D.恒山
17、下列作品中不屬于新樂府詩的是(D)
A.《賣炭翁》B.《琵琶行》C.《長恨歌》D.《錢塘湖春行》
18、“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指(D)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A.孫權B.劉備C.周瑜D.劉裕
19、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的作者是(D)。
A.曹操B.曹植C.曹丕D.王粲
20、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貫串全詩的中心景動是(B)。
A.江B.月C.花D.夜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詩人傳遞的并不是全然傷感的情懷,他描繪出了世界的美麗,感慨著生命可貴,詩句有悵惘和感傷之情,但同時也令人警醒,這是唐代時代精神的反映。
21、湯顯祖的名作《牡丹亭》屬于(A)。
A.傳奇B.南戲C.雜劇D.院本
22、“建安”這一年號屬于(A)
A、漢B、魏C、蜀D、吳
23、代表漢代文人五言詩最高成就的是(B)。
A、漢樂府民歌B、《古詩十九首》C、永明體詩歌D、山水田園詩
24、“建安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的是(A)。
A、王粲 B、陳琳C、孔融 D、劉楨
25、著名組詩《詠懷詩》八十二首的作者是(A)。
A、阮籍 B、嵇康C、鮑照 D、庾信
26、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中所用修辭手法為(B)。
A、比喻 B、互文C、夸張 D、諧音
27、下列出自高適《燕歌行》中的詩句中,反映軍中苦樂不均的一句是(C)。
A、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B、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C、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D、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28、神話產生的原因C
A人類知道神是存在的B神的故事流傳很廣C對不可知力量的人類意識的體現D人們熱愛神化傳說
29、正始詩人阮籍最著名的詩作是(A)
A.詠懷詩B.幽憤詩C.擬古詩D.悼亡詩
30、造成《漢書》、《史記》寫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B)
A.作者的思想差異和具體寫作環境的不同
B.作者對歷史著作性質功能的認識不同
C.作者具有“頌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張
D.作者對歷史著作“實錄”標準的認識不同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上)
03-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02-20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3年4月浙江自考《青少年心理學》模擬習題17
11-21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農業經濟與管理》模擬試題及答案(6)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