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1、體育教學論:是分科教學論的組成成分,是研究和說明體育教學的現象、基本因素、本質以及內在規律的一門科學和學科,其研究的主要內容有體育教學中的學生、教師、目標、內容、過程、環境、方法、評價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二、知識點
1、第一個提出“教學論”概念的是德國人 拉特克 。而推動其教學論思想進一步發展的是捷克人 夸美紐斯 。
2、在國外學校教育中最早關注體育教學的應屬古希臘的哲學家 柏拉圖 。他主張學生應從7歲進入國立初等學校,在修完雅典學校的普通課程后進入體操學校學習游戲、舞蹈、角力、擲鐵餅、投搶、賽跑、射箭、騎馬和野營生活等內容。
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繼承了夸美紐斯和盧梭的思想,構建了以 教學方法 和 教學技術 為中心的教學論思想。
4、對中國傳統教學思想產生深遠影響的是前蘇聯教育家 凱洛夫 。
5、亞里士多德繼承了柏拉圖的自然主義教育哲學思想,認為人的發展是沿著 身體 、 情感和理智的順序進行的,因此教育也應遵循這一自然的順序,先進行體育,再進行德育,最后進行智育和美育。
6、近代的國外學校教育,由于受到夸美紐斯、洛克、盧梭、古茲姆斯和裴斯塔洛齊等自然主義和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普遍重視學生的 身體發展 和體育鍛煉。
7、1903年,清政府頒布了 《奏定學堂章程》 ,規定了體育課程的必修地位,這是中國近代體育教學的真正起步。
8、 “六藝”中的“樂”、 “ 射” 、“ 御” 中就含有體育教學的成份,是古代學校體育的雛形。
9、體育教學共由哪幾個基本因素組成?
答:體育教學因素有8個基本因素組成。即學生、教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環境、教學方法、教學評價。
一、概念
1、體育教學目標:是依據體育教學目的而提出的預期成果。
二、知識點
1、體育教學目標的外部特征包括:目標的層次、 目標的功能與特性 、 目標的著眼點 、目標登載的文件。
2、將“培養集體主義精神”的目標寫進課時目標,是因為對體育教學目標的哪一外部特征不清晰所致?(2)
①目標的層次;②目標的功能與特性;③目標的著眼點;④目標搭載的文件
3、體育教學目標的內部要素包括: 條件 、 標準 和 課題 。
4、決定目標難度的因素是:(2)
①標準;②條件;③課題
5、 “踢手拋球5次,其中有4次超過27米”的課時目標,其中“課題”是 手拋球、“條件”是 踢球、“標準”是5次中有4次超過27米 。
6、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目的、體育教學任務三者之間的關系?
答:(1)各個階段的體育教學目標的總和就是最終的體育教學目標。(2)最終的體育教學目標(代表著最終成)是實現了體育教學目的(意圖)的標志。(3)體育教學任務是為實現體育教學目的和體育教學目標嗦應該做的實際工作和責任。
7、制訂課時體育教學目標的注意事項?
答:(1)要有準確的時間觀點 (2)要有“條件”的觀點(3)要有全面的觀點(4)目標要具體、清晰。
一、概念
1、體育教學過程 :體育教學過程是為實現體育教學目標而計劃、實施的,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并接受各種體育道德和行為教育的教學程序。
二、知識點
1、怎樣理解體育教學過程是體驗運動樂趣的過程?
答:體驗運動樂趣是體育教學過程的五大規律之一,體育本身就是充滿了樂趣的運動文化,忽視體育中的樂趣因素也可使體育教學成為“身順心為”的過程,體育教學中的樂趣體驗過程是:(1)學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地運動從而體驗運動的樂趣的階段;(2)學生向新的技能水平進行挑戰從而體驗運動學習樂趣的階段;(3)學生在運動技能習得以后進行技術和戰術的創新從而體驗探究和創新樂趣的階段。
2、簡述運動機能的形成規律。
答:運動技能的形成要經歷一個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由不鞏固到鞏固的發展過程。動作技能形成。提高的過程是:(1)粗略掌握動作階段;(2)改進與提高動作階段;(3)動作的鞏固與運用自如階段。
一、概念
1、教師主導性:是對應學生主體性的概念。主導性表明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責任。主導性包括對學生的領導、誘導和指導等綜合的作用與責任。
2、學生主體性:是指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在教師的教授、指導和引導下所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有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學習行為。
二、知識點
1、體育教師主導性的內容?
答:(1)貫徹體育教學指導思想 (2)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材加工 (3)選擇與學生學習需要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4)進行體育學習的評價 (5)創造適合學生學習的體育教學環境 (6)“導航”學生體育學習方式
2、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自主性表現在那幾個方面?
答:(1)表現在他們對自己學習的方略有著獨立自主的意識,這主要體現在思想意識的層面 (2)表現在學生對體育學習活動有著一定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制的可能性,這主要體現在個性化學習方式和個性化學習行為方面。(3)表現在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學生在學習中有著各種潛力存在,如想象力、變化能力和創新能力等,這主要體現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
3、從“行為體現”和“課中的行為方式”兩個方面,列出體育課中“學生主體性”與“學生自由性”的區別。
答:
行為體現 |
(1) 對學習有積極性 (2) 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探究愿望 (3) 對練習有自主性 (4) 需求同學間的互幫互助 (5) 需要教師的指導與幫助 |
(1) 對學習沒有積極性 (2) 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探究愿望 (3) 隊聯系沒有興趣,只趨向舒適和有趣味的活動 (4) 不需求同學間的互幫互助,需求相互的自由交流 (5) 不需要教師的指導與幫助 |
課中的主要行為方式 |
學習、練習、討論、探究、回答問題、思索問題等 |
自由活動、玩耍、扎堆聊天等 |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上)
03-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漢字學概論》重點試題及答案
02-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02-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10月浙江自考《西方社會學理論》模擬試題二十四
11-04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