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樹木能提高空氣中的濕度,一般樹林中的空氣濕度要比空曠地的空氣濕度高 D 。
A、60~70% B、50~60% c、30~40% D、7~14%
2、 A 體型比較高大、壽命比較長、養護管理比較簡單,是其他綠化材料不能比擬的。
A、喬木 B、灌木 C、藤本植物 D、草本植物
3、 D 是從樹葉落盡或完全變色至樹液流動,芽開始膨大為止的時期。
A、萌芽期 B、生長期 C、落葉期 D、休眠期
4、在萌動之后,樹木幼葉初展至葉柄形成離層開始脫落時止,為樹木的 C 。
A、萌芽期 B、生長期 C、落葉期 D、休眠期
5、樹木能自然凈化空氣,由于樹木吸收二氧化碳(CO2)、放出氧氣(O2),而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占樹木吸收二氧化碳的 D ,這樣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樹木吸收,又放出氧氣,從而就可積極恢復并維持生態自然循環和自然凈化的能力。
A、1/10 B、1/20 C、1/30 D、1/40
6、入穴前,檢查種植穴大小及深度,要求種植穴直徑大于土球直徑 B cm;土球底部有散落時,應在相應部位填土,避免樹穴空洞。
A、10~20 B、30~50 C、40~60 D、80~100
7、落葉樹種從葉柄開始形成高層 至葉片落盡或完全失綠為止的時期稱為 C 。
A、萌芽期 B、生長期 C、落葉期 D、休眠期
8、樹木綁縛材料應在栽植成活 A 年后解除。
A、1 B、3 C、5 D、7
9、大樹切根(圍根)應在移植前 B 年進行,分期切斷待移植樹木的主要根系,促發須根,便于起掘和栽植,利于成活。
A、1~3 B、3~5 C、5~7 D、7~9
11、土球上部復土厚度不超過土球高度的 A 。
A、10% B、20% C、30% D、40%
12、為保證綠化質量,必須嚴把用苗質量關,選用優質壯苗,起苗后定植錢,必須對苗木進行妥善保管,嚴防 A 失水 ,特別是苗根失水;盡可能做到隨起、隨運、隨栽。
13、大樹吊就位時,應保持其原栽植方向(陰陽面),拆除包裝材料,對樹根噴施生根激素;填土踏實,避免根系周圍出現空隙,回填土應高于根頸 C cm左右,做好水圈。
A、5 B、10 C、20 D、30
14、大樹移栽后應保持至少 個月的樹冠噴霧和樹干保濕。
A、10 B、5 C、3 D、
16、中耕最好在樹木 (休眠期) 進行
17、中耕深度(20-30)
18、多用于延長長勢或培養骨干枝,這種短截方式稱為 B 。(中短截/中度短截)
A、輕短截 B、中短截 C、重短截 D、極重短截
19、蝗蟲的頭式是 D 。
A、前口式 B、后口式 C、上口式 D、下口式
21、 A 是指點上下兩根主枝方位相同而且相距近,上枝遮光,仰止下枝。
A、重疊枝 B、競爭枝 C、輪生枝 D、交叉枝
22、園林植物營養失調會引起缺素癥,如植物缺 A ,會出現矮化、分枝少、失綠變色及組織壞死等現象。
A、氮 B、磷 C、鉀 D、鋅
23、 D 類,其幼蟲為蠐螬,取食萌發的種子,還可咬斷幼苗的根莖部,造成地上部葉片發黃,萎焉甚至枯死,成蟲可蠶食葉片嫩莖。
A、軟體動物 B、螻跍 C、地老虎 D、金龜子
24、樹木栽植時期與幼樹成活和生長密切相關,并關系到栽植后的養護管理費用;樹木栽植成活的關鍵取決于栽植后能否及時恢復體內 C ,因此最適栽植時期應是樹木蒸騰量最小、又有利于根系恢復生長,保證水分代謝平衡的時期。
A、營養平衡 B、樹勢平衡 C、水分平衡 D、結構平衡
26、樹木根系生長并非我們想象的那么深,只是那些深根性的樹種根系扎得較深,而且深根多分布在主干周圍的小范圍,樹木多數根系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層 B cm,根系一般分布在地下水位之上或土壤障礙層之上,大多數細須根都集中分布在表層土。
A、10~30cm B、30~50cm C、50~70 cm D、70~90cm
27、樹木需水量相當大,吸收的水分約 D 用于蒸騰,因此必須有足夠的水分供應,才能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和體內水分平衡。
A、29% B、49% C、79% D、99%
28、兩根枝條交叉,相互擠壓,稱為 C 。
A、競爭枝 B、重疊枝 C、交叉枝 D、輪生枝
29、蛾類、蝶類是 虹吸 口器。
二、多項選擇
1、園林樹木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園林樹木種類繁多,各具不同典型的 A、B、C、D 等,人們常說,樹木本身就是大自然的藝術品。它的枝、皮、葉、花、果和根等具有無窮的魅力,隨季節而五彩繽紛,香韻異常。
A、形態 B、色彩 C、風韻 D、芳香
2、樹木物候觀測記錄的項目包括萌動期、展新梢、生長期、葉期、開花期和 A、B、C、D 等。
A、果熟期 B、果落期 C、葉變色期 D、落葉期
3、樹木在其生命過程中,始終存在著 A、B、C、D 之間等矛盾。
A、地上部與地下部 B、生長與發育 C、衰老與更新 D、整體與局部
4、園林樹木是A、B、C、D 醫院、學校及居住區等主要綠化題材之一,不論在整個園林綠地系統或在各類型園林綠地中,它都起著骨干作用。
A、城市 B、風景區 C、療養勝地 D、廣礦
5、大樹移栽應選擇幼壯齡樹木,以胸徑不超過 A ,年齡在 C 一下的樹木為宜。
A、20cm B、40cm C、20~25年 D、40~50年
6、大樹移栽前的切根(圍溝)深度應為 B ,寬度應為 C 。
A、10~20cm B、50~70cm C、20~30cm D、30~40cm
7、樹木移植前要對苗冠和根系作必要的修剪,苗冠的修剪:剪除和重疊枝、交叉枝、以及稠密的細弱枝等,使苗冠內枝條分布均勻;常綠樹種為減少水分損失可疏剪部分枝葉。根系修剪:帶土苗木因包裝及泥土保護,根系不易受到損傷,可不作修剪;裸根苗在定植前應剪除腐爛的、過長的根系,受傷的特別是劈裂的主根可從傷口下短截,要求切口平滑,以利愈合。必要時可用激素處理,促發新根。(A、B、C、D)
A、病蟲枝 B、受損傷枝 C、競爭枝 D、健康枝
9、大樹移栽時根據樹木胸徑大小確定土球直徑,一般情況土球直徑為樹木胸徑的 B 倍,土球高度依樹體大小而定,以 D cm為宜。
A、3~5 B、7~10倍 C、60~100 D、50~70cm
10、樹木栽植時應注意的問題包括A、B、C、D 等。
A、挖掘深度適宜而寬大的栽植穴 B、將苗木放入栽植穴內 C、回土踏實 D、使土球表面略高于地表
11、垂直綠化植物有A、B、C、D 和蔓生類等植物。
A、纏繞類 B、吸附類 C、卷須類 D、鉤刺類
12、中耕次數:一般情況下,大喬木可 A 年中耕松土1次,同時施肥;小喬木及灌木等宜 C 年1次。
A、2~3 B、5~7 C、1 D、2
13、園林樹木的施肥方式,通常有A、B、C、D 等;液態肥料可使用施肥錐打孔注入肥料;具體施肥部位應在樹冠投影面積內。
A、環溝施 B、放射狀溝施 C、弧形溝施 D、穴施
14、土壤改良劑是一種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質,促進樹木養分吸收的一種特殊物質,在土壤中能間接地影響樹木的生長。在實際工作中如粘土中加沙土,沙土中加壤土等,所添加的物質可稱為天然土壤改良劑。生產中常用的土壤改良劑有A、B、C、D 等。
A、石灰 B、泥炭 C、多糖類 D、堿性硅酸鹽
15、樹木在抗壓或壓彎強度一定時,可承受的最大風力與A、B、C、D 等有關。
A、樹干的半徑 B、承受風力的樹冠到地面的高度 C、樹體的大小 D、樹木的年齡
16、影響真菌生活史的環境因素包括A、B、C、D 等。
A、溫度 B、濕度 C、光 D、酸堿度
17、樹木栽植穴的規格質量:要求按照預先的規劃及待植苗木的規格挖穴,形狀可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栽植穴的A、B、C 至關重要,是栽植穴技術規格的最重要指標,可根據苗木規格和土壤條件來確定。值得注意的是:土壤下層有板結層時,必須加大規格特別是深度,應打破板結層,挖出的泥土應表土、心土分別堆放;如混有大量雜質需更換土壤。栽植穴最好上下口徑大小一致。
A、大小 B、深度 C、形狀 D、結構
19、短截方式有A、B、C、D 等。
A、輕短截 B、中短截 C、重短截 D、極重短截
21、樹木栽植時應注意的問題包括A、B、C、D 等。
A、扶直苗干 B、削去土球上部泥土,見到上層根系 C、復土呈土丘狀 D、必要時立支柱
22、正常樹木所能承受外界應力大小與 B、C、D 等有關。
A、樹木年齡 B、樹木新鮮木材的抗壓或抗彎強度 C、樹干的半徑 D、樹冠到地面的高度
23、園林綠地因為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及人為干擾等因素,通常土壤性質逆向演變,主要表現是A、B、C 等,中耕是改善土壤物理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必要時需要采取其它措施。
A、板結 B、通透性差 C、肥力低下 D、腐殖質豐富
24、優良的樹木傷口愈合保護劑應具有A、B、C、D 等功能。
A、利于愈合生長 B、不腐蝕樹體組織 C、不透水 D、能防止木質爆裂和病菌感染
25、樹干涂白,可預防A、B、C、D 等。
A、凍傷 B、日灼傷 C、病害 D、蟲害
26、樹木栽植穴的規格質量:要求按照預先的規劃及待植苗木的規格挖穴,形狀可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栽植穴的大小和深度至關重要,是栽植穴技術規格的最重要指標,可根據苗木規格和土壤條件來確定。值得注意的是:土壤下層有板結層時,必須加大規格特別是深度,應打破板結層,挖出的泥土應 A、B 分別堆放;如混有大量雜質需更換土壤。栽植穴最好上下口徑大小一致。
A、表土 B、心土 C、腐殖質 D、石塊
28、樹木栽植時應注意的問題包括A、B、C、D 等。
A、看栽植地周圍情況,上方有無電線及光照條件 B、撤去包扎物 C、削去土球上部的泥土,見到上層根系 D、使土球表面略高于地表
29、大樹栽后的修剪工作包括A、B、C 等。
A、剪除損傷枝條 B、必要時作樹冠結構 C、盡量保留枝葉 D、盡量不保留枝葉
30、昆蟲的頭式分為A、B、D 。
A、前口式 B、后口式 C、上口式 D、下口式
三、名詞解釋
1、危險性樹木:
就是樹體結構發生異常且有可能危及目標的樹木.
2、樹木腐朽:
是指活立木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導致木質部的組織分解轉化的現象.木質腐朽直接降低樹干和主枝的的機械強度,構成樹木安全問題;但是,并非所有的腐朽樹木都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在園林樹木安全性管理中,需要正確診斷樹木腐朽的狀況及其安全性等級,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隱患.
3、營養樁:
縮剪大枝時為了輔養換主枝,采取分年分段縮剪,所留用的一段枝稱作營養樁;當換主枝生長到一定粗度后,疏除營養樁.
4、樹木支撐:
就是在樹木主干或主枝的下方或側方設立硬質支桿承托上方的重量減輕主枝或樹干的壓力.要求下端不動搖,上端止于重力支點.
5、垂直綠化:
就是利用藤本植物的攀緣作用,對建筑物,棚架,涼廊,圍墻,駁岸等垂直立面的一種綠化形式.
6、轉主換頭:
主枝延伸方向常因修剪反應,風,光等影響,發生開張角,方位角的不恰當變化,或與側枝或其它上下左右的枝條發生矛盾,選用方向適宜的枝來代替原主枝頭進行的縮剪方法,稱作轉主換頭.
7、競爭枝:
在骨干枝先端的強旺枝上短截時,剪口下的二個或三個芽萌發新梢其長勢相當, 第二,第三芽抽生的旺枝與第一芽抽生的強枝爭奪養分和水分,稱為競爭枝.
8、樹木修剪:
是在樹木成形后,為維持和發展既定樹形,通過枝芽的除留來調節樹木器官的數量,性質,年齡及分布上的協調關系,促進樹木均衡生長.修剪工作也包括對長期放任生長樹木的樹形改造.
9、古樹:
據我國有關部門規定,一般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大樹即為古樹
10、樹木休眠:
11、適地適樹:
就是立地條件與樹種特性相互適應,是選擇造林樹種的一項基本原則。
12、樹木整形:
是在樹木幼齡期通過修整樹姿將其培養成骨架結構配備合理,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樹形.一般要求樹冠形成快,具有充分的有效光合作用面積,無效枝葉少,能充分利用光能,樹冠骨架牢固,適應栽植地的立地條件,樹體大小高矮便于栽培管理.
13、吊枝:
利用樹木的中央領導干或在樹冠中央設立支柱,用螺絲桿(或纜索)固定,一端固定于大枝的著力點上另一端固定在中央領導干或支柱上.
14、樹體結構異常:
包括因病蟲害造成的枝干缺損,潰瘍,腐爛;各種損傷造成樹干劈裂,折斷;大根損傷,腐爛;樹冠偏斜,主干過度彎曲,傾斜.
15、輪生枝:
在骨干枝上(一般在中央領導干上)著生于同一圓周線上的一些枝,緊密排列成一圈,稱為輪生枝.
16、樹木層距:
每層主枝中最上一個主枝的上方至上一層主枝中最下一個主枝的下方之間的距離.
四、填空題
1、樹木栽植時期與幼樹的 規格 和 質量 密切相關,并關系到栽植后的 成活率 。
2、樹木栽植穴的規格質量。要求按照預先的規劃及待植苗木的規格挖穴,形狀可分為 圓形 、長方形 、 正方形 等;栽植穴的大小及深度至關重要,是栽植穴技術規格的最重要指標,可根據苗木規格和土壤條件來確定。值得注意的是:土壤下層有板結層時,必須加大規格特別是深度,應打破板結層。挖出的泥土應表土、心土分別堆放;如混有大量雜質需更換土壤,栽植穴最好上下口徑大小一致。
3、由于樹木腐朽主要是真菌感染所致,不同菌種形成的腐朽方式不同。樹木腐朽的類型包括褐腐 、 白腐 、 心腐 和 邊腐等。
4、孤立樹木樹冠 大 ,分枝點 低 ,整個樹體寬廣度 大于 高度 。
5、樹木栽植前要對苗冠和根系作必要的修剪。苗冠的修剪:剪除病蟲枝、受損傷枝(依情況可以從基部剪除或傷口處剪除)、競爭枝、重疊枝、交叉枝以及稠密的細弱枝等,使苗冠內枝條分布均勻;常綠樹種為減少水分損失可疏剪部分枝葉,根系修剪;帶土苗木在定植前應剪除 環繞的、受傷的 根系,受傷的特別是劈裂的主根可從 劈裂處 下短截,要求切口平滑,以利愈合,必要時可用激素處理,促發新根。
6、土壤是樹木生長的基礎,不僅要不斷滿足樹木生長所需的 水分 和 養分 ,還要為根系擴大吸收面積和提高吸收養分和水分的能力,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7、中耕就是對園林土壤進行適當翻耕,可改善土壤 物理性質 。
8、水對植物的不利影響可分為 旱災 和 澇災 兩種。
9、園林樹木的基本特點是 、 、 、 。
10、大樹切根處理后,因根系損傷嚴重,為減少蒸騰失水,需修剪 冠幅 ,修建強度以維持樹體水分平衡和原有樹型的基礎上,盡可能輕剪,對萌動芽力強的樹種可行截干,即剪截 整個樹冠 。
11、水分對樹木生長也有 最高 、 最適 和 最低 的三基點,樹木生長的最適土壤水分>蒸騰的最適土壤水分>同化的最適土壤水分。
12、采用木釘固定土球簡單易行,不必 拆除 ,木釘易 腐爛 。
13、為防止水分損失,通常栽植后在栽植穴周圍做 圍水土堰 ,不比過深。
15、樹木栽植穴的覆蓋使用吸濕性和保濕性強的物質如松類的樹皮、鋸木屑等覆蓋栽植穴極其周邊,覆蓋可以防止 雜草 生長,減少其與樹木對水分和養分的競爭,覆蓋厚度以 2 cm為宜。
16、栽植時不可將樹木根系過度深 埋 ,深 埋 會引起根系生長不良。
17、園林樹木多以施 有機肥 為主,化肥 為輔。基肥多以遲效的有機肥為主,適當配合P、N肥;基肥的施用量依樹體大小而定,約50~100kg;施用深度應根據樹木根系分布深度及施肥量大小來決定,要求施于根系的主要分布層,以利吸收。
18、枝條過密或生產意義如枯死枝、病蟲枝、不能利用的徒長枝、下垂枝、輪生枝、重疊枝、交叉枝等,把這些枝從基部剪除,稱為 疏剪 。
19、樹干周圍堆積過厚,覆蓋范圍小而厚,易造成樹木基部腐爛,地下根系供氧 不足 ;在排水不良的條件下,造成 死亡 。
20、衡量適地適樹的標準有兩種,第一是生物學 標準,即在栽植后能夠成活,正常生長發育和開花結果,對栽植地段不良環境因子有較強的抗性,具有相應的穩定性。第二是 生態學 標準,包括生態效益、觀賞效益和經濟效益等栽培目的的要求得到較大程度的滿足。
21、樹木主枝的前部生長旺盛,為促進后部生長和形成花芽,促使主枝開張角度的處理稱作 壓枝 ,而主枝過度開張,生長衰弱時,選用向上枝為枝頭進行縮剪,稱為 抬枝 。
22、為保證綠化質量,必須嚴把用苗質量關,選用優質壯苗,起苗定植前,必須對苗木進行妥善保管,嚴防失水,特別是苗根失水,盡可能做到 隨挖 、 隨起 、 隨運、隨栽 。
23、如果栽植地上空有電線等,種植大喬木,會影響樹冠發育。因此,應考慮可以修剪成內部 樹冠 中空的樹種或栽植體型 較小 的樹木。
24、園林樹木特別是一些 老 樹, 病 樹木及 小 的樹木,常常會因外力諸如風雨雪等作用,造成折斷、倒伏、落枝等現象,危及周圍的建筑或其它設施,甚至構成對人群安全的威脅。因此,園林樹木經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確保樹木不會構成對設施和財產的破壞。
25、土壤及時滿足植物對 水 、 肥 、 氣 、 熱 要求的能力,稱為土壤肥力,它是植物正常生長發育的基礎。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上)
03-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漢字學概論》重點試題及答案
02-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02-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10月浙江自考《西方社會學理論》模擬試題二十四
11-04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