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犯罪學研究的核心是( )
A.犯罪學史研究
B.犯罪原因研究
C.犯罪現象研究
D.犯罪對策研究
2.犯罪學將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周密、系統的調查的方法稱為( )
A.全面調查
B.抽樣調查
C.個案調查
D.典型調查
3.功利主義理論,或稱“幸福計算”理論是( )
A.貝卡利亞學說的核心
B.邊沁學說的核心
C.龍勃羅梭學說的核心
D.菲利學說的核心
4.20世紀中葉以后,在犯罪原因理論研究中( )
A.單因論成為主流
B.二元原因論成為主流
C.多因論成為主流
D.綜合原因論成為主流
5.實驗研究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模擬實驗法和( )
A.生理實驗法
B.心理實驗法
C.現場實驗法
D.追溯實驗法
6非隨機抽樣包括偶遇抽樣、判斷抽樣、滾雪球抽樣和( )
A.配額抽樣
B.整群抽樣
C.等距抽樣
D.分類抽樣
7.犯罪現象具有( )
A.質的屬性
B.量的屬性
C.質與量的屬性
D.價值的屬性
8.一個國家內的犯罪區域分布是( )
A.個體因素作用的結果
B.自然因素作用的結果
C.社會因素作用的結果
D.社會與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9.世界各國的犯罪統計均以( )
A.檢察院統計為主
B.法院統計為主
C.警方統計為主
D.監獄統計為主
10.改革開放后,我國犯罪人員的特點為初犯年齡降低,流動人口犯罪突出和( )
A.女性犯罪比重下降
B.農村犯罪人員比重下降
C.青年人犯罪比重下降
D.職業犯罪比重上升
11.從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犯罪現象的演變可以看出,犯罪的發生、發展具有如下規律:起伏律、消長律和( )
A.隨機律
B.輻射律
C.模仿律
D.平衡律
12.行為是犯罪現象的( )
A.基本表現
B.唯一表現
C.個別表現
D.異常表現
13.正是形形色色的犯罪行為與犯罪事實,才構成了犯罪( )
A.現象
B.本質
C.對象
D.原因
14.犯罪行為的運作機制是犯罪人追求犯罪后果的( )
A.思想體系
B.組織體系
C.實踐體系
D.形式體系
15.犯罪原因系統是指由引起犯罪發生的、彼此聯系、相互作用的多種因素構成的( )
A.有序靜態體系
B.有序動態體系
C.無序靜態體系
D.無序動態體系
16.犯罪原因在具體犯罪行為的實施中起( )
A.輔助作用
B.幫助作用
C.次要作用
D.決定作用
17.家庭對犯罪的影響表現在對個體( )
A.體質發育的影響
B.人格形成的影響
C.生理異常的影響
D.腦組織損傷的影響
18.犯罪與微觀社會環境( )
A.毫不相干
B.緊密相連
C.聯系不大
D.無直接聯系
19.個人對自身及個人對自己與他人、與社會關系的認知程度及評價被稱為( )
A.世界觀
B.人生觀
C.規范意識
D.自我意識
20.語言表達差、理解力低、學習困難、不辨方向等是( )
A.智力障礙的表現
B.人格障礙的表現
C.重性精神病的表現
D.精神正常的表現
21.對犯罪行為的發生沒有任何法律或道義責任的被害人是( )
A.狀態性被害人
B.既然被害人
C.典型性被害人
D.疏忽型被害人
22.下列理論中,研究生活方式與被害之間的關系的理論是( )
A.社會環境論
B.文化沖突論
C.中性化論
D.日常活動論
23.平均法是一種簡便的( )
A.指數平滑預測法
B.特爾菲預測法
C.時序預測法
D.因果分析預測法
24.相關推斷法推斷預測目標發展趨勢是根據( )
A.可知性原理
B.可控性原理
C.因果性原理
D.矛盾可轉化原理
25.將犯罪預防分為人防、物防、技防的依據是( )
A.犯罪發生和犯罪預防切入的階段
B.犯罪預防所保護和所針對的對象
C.犯罪預防所憑借的力量和媒介
D.犯罪預防的方法和功能
26.在構建犯罪預防實踐體系時,應樹立的觀念有( )
A.產業化觀念
B.專門化觀念
C.打擊性觀念
D.分散性觀念
27.紐約警察局認為修復“破窗”的最好策略就是( )
A.零容忍
B.適度容忍
C.全容忍
D.嚴厲打擊
28.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首要環節是( )
A.防范
B.管理
C.建設
D.打擊
29.宏觀預防與微觀預防相結合化解矛盾的機構是( )
A.人民調解委員會
B.法律援助中心
C.社區警務站
D.基層法院
30.構建犯罪防控系統的第二個層面旨在( )
A.抑制犯罪動機
B.限制犯罪機會和條件
C.防止重新犯罪
D.積極開展微觀預防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早期犯罪社會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龍勃羅梭
B.菲利
C.加羅法洛
D.李斯特
E.塞林
32.建國初期的犯罪特征是( )
A.青少年犯罪突出
B.暴力犯罪突出
C.反革命破壞案件突出
D.女性犯罪突出
E.慣犯、累犯多
33.犯罪原因的研究歷程包括( )
A.思辯研究階段
B.實證研究階段
C.經驗研究階段
D.辯證研究階段
E.形而上學研究階段
34.開展犯罪預防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
A.法制原則
B.人治原則
C.講究效益原則
D.可操作性原則
E.分散原則
35.下列措施中屬于犯罪防控系統第二道防線的是( )
A.加強社會整合
B.技防
C.貴重物品標刻
D.被害預防
E.進行出監教育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36.被害率
37.犯罪的起伏律
38.犯罪動力
39.犯罪高峰年齡
40.指數平滑法
41.犯罪預防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2.簡述犯罪學的作用。
43.簡述人類犯罪現象的發展演變特征。
44.簡述犯罪學意義上的犯罪行為與刑法學意義上的犯罪行為的區別及其原因。
45.簡答犯罪被害人的概念。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6小題10分,第47小題12分,共22分)
46.試論商品經濟對犯罪的消極影響。
47.試闡述實證派犯罪學思想及其與古典犯罪學的區別。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試題及答案45
02-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學概論》模擬試題七十
02-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文選讀》名詞解釋題:官署平行文種
02-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語法》練習題一
11-252023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心理學》模擬試題:第11章(9)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