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識產權法導論
名詞解釋題:
1知識產權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在中國已經參加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中,哪項國際公約的保護范圍最廣、保護水平最高、保護力度最大、制約力最強?( )
A《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B《巴黎公約》
C《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
D《伯爾尼公約》
2 甲國國民在我國進行商標注冊時要求優先權,為此必須符合以下哪一條件?( )
A甲國為《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成員國
B甲國為《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的成員國
C甲國為《商標注冊用商品與服務分類尼斯協定》的成員國
D甲國為《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商標注冊用商品與服務分類尼斯協定》的成員國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哪些是我國已經加入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 )
A《世界版權公約》
B《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
C《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
D《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
(三)不定項選擇題
1知識產權可分成創造性成果權和標記性成果權,其中標記性成果權主要是指:( )。
A商標權B商號權C地理標志權D反不正當競爭權E商業秘密權
簡答題
1簡述知識產權的法律特征。(考研)
案例分析題
甲在中國申請了“無機房電梯”的專利權,乙在美國就同一發明也申請了專利權。現有丙在美國購買了該產品,并進口到中國。問:這種行為是否合法?為什么?
參考答案
1知識產權是指創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業標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的總稱,包括著作權和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又可以包括專利權和商標權。
著作權是指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專利權是指發明創造的完成人或其單位依法享有的對其發明創造獨占使用的權利;商標權是指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依法所享有的獨占使用的權利。
(一)單項選擇題
1 C。《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將原有的幾個公約,如伯爾尼公約、巴黎公約等公約的保護內容均納入了其保護體系,而且增加了對植物品種、集成電路、商業秘密的保護,因此其保護范圍最廣。同時該公約強調了知識產權保護與有形貨物貿易的掛鉤、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執法體系,因此在保護水平、保護力度、制約力等方面遠遠超越了一般的知識產權公約。
2 A。《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簡稱《巴黎公約》,規定了成員國國民在成員國之間的商標注冊申請的優先權問題。根據該公約,成員國國民自其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6個月以內,在相同商品或服務范圍內以相同的商標向其他成員國申請商標注冊時,則其后一個商標注冊申請日以第一次商標注冊申請日為申請日。
(二)多項選擇題
1 ABCD。ABCD都是我國已經加入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此外,我國已經加入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還有:《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英文縮寫WIPO)、《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英文縮寫PC)、《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英文縮寫MA)、《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協定》(英文縮寫NA)。
(三)不定項選擇題
1ABC。標記性成果權(也可稱為工商業標記權)主要是指商標權、商號權、地理標志權。
1知識產權的概念(略)。知識產權具有客體的無形性,權利保護上的法定性、地域性與時間性,權利內容上的雙重性等特征。
(1)客體的無形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信譽與作為有形財產對象的動產、不動產不同,它不占據空間,而且無論智力成果和工商信譽以何種形式表現出來,其本身都是無形的。
(2)權利保護上的法定性。知識產權是一種法定的壟斷權,是政府授予知識產權所有者的壟斷權。知識產權作為一種信息資本,它具有易擴散性和消費上的無對抗性。它的客體是無形的、抽象的,實際上不能被占有。知識產權的排他性與一般物權是不同的。一般物權的排他性是天然的,知識產權的排他性是人為的,而且并不完全,知識產權的壟斷是政府通過法律授予的。
(3)權利保護上的地域性與時間性。知識產權作為專有權在空間上的效力不是無限的,而要受地域的限制,其效力只限于本國境內,按照一國法律獲得承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能在該國發生法律效力。
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有時間上的限制。即知識產權只有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受到保護。一旦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期限,權利就自行消滅,作為其客體的智力成果就成為整個社會的共同財富,為全人類所共同使用。
(4)知識產權內容的雙重性。知識產權具有人身權和財產權的雙重性質。由于知識產權所保護的智力成果與人的智力活動密切相關,因此,智力成果的產權所保護的智力成果與人的智力活動密切相關,因此,智力成果的創造者應依法享有一定的人身權,這種權利是永久的。同時,由于智力成果的使用又能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所以智力成果的所有人享有財產權。知識產權的內容是雙重的,它不但包括人身權也包括財產權。
不合法。因為根據《專利法》第11條規定,專利權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專利權人有權阻止他人未經專利人許可,為上兩款所述用途進口其專利產品或依其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丙的進口行為侵犯了甲在中國的專利權,構成侵權行為。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02-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農業經濟與管理》模擬試題及答案(6)
02-20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10)
11-292022年浙江自考古代文學史(一)模擬試題及答案(12)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