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題:
1知識產權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在中國已經參加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中,哪項國際公約的保護范圍最廣、保護水平最高、保護力度最大、制約力最強?( )
A《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B《巴黎公約》
C《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
D《伯爾尼公約》
2 甲國國民在我國進行商標注冊時要求優(yōu)先權,為此必須符合以下哪一條件?( )
A甲國為《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公約》的成員國
B甲國為《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的成員國
C甲國為《商標注冊用商品與服務分類尼斯協定》的成員國
D甲國為《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公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商標注冊用商品與服務分類尼斯協定》的成員國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哪些是我國已經加入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 )
A《世界版權公約》
B《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
C《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
D《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
(三)不定項選擇題
1知識產權可分成創(chuàng)造性成果權和標記性成果權,其中標記性成果權主要是指:( )。
A商標權B商號權C地理標志權D反不正當競爭權E商業(yè)秘密權
簡答題
1簡述知識產權的法律特征。(考研)
案例分析題
甲在中國申請了“無機房電梯”的專利權,乙在美國就同一發(fā)明也申請了專利權。現有丙在美國購買了該產品,并進口到中國。問:這種行為是否合法?為什么?
參考答案
1知識產權是指創(chuàng)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業(yè)標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的總稱,包括著作權和工業(yè)產權。工業(yè)產權又可以包括專利權和商標權。
著作權是指作者對其創(chuàng)作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專利權是指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完成人或其單位依法享有的對其發(fā)明創(chuàng)造獨占使用的權利;商標權是指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依法所享有的獨占使用的權利。
(一)單項選擇題
1 C。《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將原有的幾個公約,如伯爾尼公約、巴黎公約等公約的保護內容均納入了其保護體系,而且增加了對植物品種、集成電路、商業(yè)秘密的保護,因此其保護范圍最廣。同時該公約強調了知識產權保護與有形貨物貿易的掛鉤、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執(zhí)法體系,因此在保護水平、保護力度、制約力等方面遠遠超越了一般的知識產權公約。
2 A。《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公約》簡稱《巴黎公約》,規(guī)定了成員國國民在成員國之間的商標注冊申請的優(yōu)先權問題。根據該公約,成員國國民自其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6個月以內,在相同商品或服務范圍內以相同的商標向其他成員國申請商標注冊時,則其后一個商標注冊申請日以第一次商標注冊申請日為申請日。
(二)多項選擇題
1 ABCD。ABCD都是我國已經加入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此外,我國已經加入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還有:《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英文縮寫WIPO)、《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公約》(英文縮寫PC)、《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英文縮寫MA)、《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協定》(英文縮寫NA)。
(三)不定項選擇題
1ABC。標記性成果權(也可稱為工商業(yè)標記權)主要是指商標權、商號權、地理標志權。
1知識產權的概念(略)。知識產權具有客體的無形性,權利保護上的法定性、地域性與時間性,權利內容上的雙重性等特征。
(1)客體的無形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信譽與作為有形財產對象的動產、不動產不同,它不占據空間,而且無論智力成果和工商信譽以何種形式表現出來,其本身都是無形的。
(2)權利保護上的法定性。知識產權是一種法定的壟斷權,是政府授予知識產權所有者的壟斷權。知識產權作為一種信息資本,它具有易擴散性和消費上的無對抗性。它的客體是無形的、抽象的,實際上不能被占有。知識產權的排他性與一般物權是不同的。一般物權的排他性是天然的,知識產權的排他性是人為的,而且并不完全,知識產權的壟斷是政府通過法律授予的。
(3)權利保護上的地域性與時間性。知識產權作為專有權在空間上的效力不是無限的,而要受地域的限制,其效力只限于本國境內,按照一國法律獲得承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能在該國發(fā)生法律效力。
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民事權利,有時間上的限制。即知識產權只有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受到保護。一旦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有效期限,權利就自行消滅,作為其客體的智力成果就成為整個社會的共同財富,為全人類所共同使用。
(4)知識產權內容的雙重性。知識產權具有人身權和財產權的雙重性質。由于知識產權所保護的智力成果與人的智力活動密切相關,因此,智力成果的產權所保護的智力成果與人的智力活動密切相關,因此,智力成果的創(chuàng)造者應依法享有一定的人身權,這種權利是永久的。同時,由于智力成果的使用又能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所以智力成果的所有人享有財產權。知識產權的內容是雙重的,它不但包括人身權也包括財產權。
不合法。因為根據《專利法》第11條規(guī)定,專利權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專利權人有權阻止他人未經專利人許可,為上兩款所述用途進口其專利產品或依其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丙的進口行為侵犯了甲在中國的專利權,構成侵權行為。
第二章 著作權法概述
名詞解釋題:
1著作權與商標權(區(qū)別)(考研)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
1《著作權法》所調整和保護的對象是( )。
A版權B著作權
C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D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
(二)多項選擇題
1我國著作權法所調整和保護的對象包括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其中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包括( )。
A出版者的權利
B作者允許他人進行表演的權利
C錄音錄像制作者的權利D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
(三)不定項選擇題
1對作品著作權的保護立法目的是( )。
A保護作者的合法權利
B保護商業(yè)領域內的商品或服務的特定標記
C鼓勵創(chuàng)新,促進人類文明發(fā)展、文化繁榮和科學進步
D保護工業(yè)領域內的有關產品或制造方法的具體技術方案
簡答題
1 簡述著作權的特點。
案例分析題
李某(溥儀遺孀)曾與賈某是鄰居,賈某曾幫李某整理溥儀的日記及其他的遺留文字,并整理李某的一些口述資料,后以署名“李某”、“賈某整理”的方式將有關整理資料的文章發(fā)表于雜志上。后來李某又與王某合作,并將溥儀日記、其他文稿及出自賈某手筆的整理資料(約二萬多字)全部交給王某,王某在上述材料基礎上完成了《溥儀的后半生》一書。與此同時,賈某自費采訪三百多人,查閱大量檔案材料,并在此基礎上完成了《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書。
為此,李某和王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賈某的《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書,抄襲了《溥儀的后半生》一書,達70%以上,侵犯其著作權,要求被告公開賠禮道歉、銷毀存書、停止侵害、賠償損害等。
被告賈某辯稱:《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書是自己根據調查、收集的歷史資料獨立完成的,不存在抄襲;相反的是,王某使用被告的整理成果用于《溥儀的后半生》一書中,已構成侵權。
問題:《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書的著作權應當屬于誰?為什么?
參考答案
1著作權商標權權利屬性是一種具有人身屬性的權利。是一種財產權。
法律要求的保護條件要求作品具有獨創(chuàng)性。只要求有識別性,并不考慮商標權人是否獨創(chuàng)。
權利的取得方式一般自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時自動產生,無須登記注冊。一般須經注冊才能產生。
(一)單項選擇題
1D。根據《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其調整和保護的對象包括著作權和鄰接權,其中的鄰接權就是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
(二)多項選擇題
1ACD。本題考查的是鄰接權的內容,著作鄰接權,也就是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主要包括表演者的權利,錄音制品制作者的權利,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出版者的權利。
(三)不定項選擇題
1AC。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1條規(guī)定:“為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勵有益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與繁榮,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因此,本題選AC。
1 著作權,亦稱版權,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權人對其創(chuàng)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所享有的權利。著作權屬于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大類。著作權是一種對世權,屬于絕對權。
與專利權、商標權等其他知識產權相比,著作權具有自己的特點:
(1)著作權因作品的創(chuàng)作而自動產生。
專利權、商標權的獲得必須經過申請和審批,由主管部門授權后才能產生。而著作權則因作品的創(chuàng)作完成而自動產生。
(2)著作權突出對人身權的保護。
著作權與作品的創(chuàng)作密切聯系,因此在著作權中,保護作者對作品的人身權利是其重要的內容。著作權中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人身權利永遠歸作者享有,不能轉讓,也不受著作權保護期限的限制。
應當屬于被告賈某所有。因為賈某使用的材料屬于歷史資料,而作為歷史資料的素材,原則上屬于共有領域的財富,不應當受著作權法保護,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對于本案中的《末代皇帝的后半生》和《溥儀的后半生》兩書,由于對象是同一個,所參考的歷史資料很多是同樣的,因此內容上不可避免有相同或相似之處,但不能就此認定一定存在抄襲,也不能因為自己寫過溥儀的事情就禁止別人再寫。
第三章 著作權的對象
名詞解釋題:
1演繹作品(考研)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
1著作權保護的是作品的( )。
A思想內容B創(chuàng)作構思C創(chuàng)作題材D表達形式
2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保護期開始計算的時間為( )。
A軟件開發(fā)之日B軟件完成之日
C軟件發(fā)表之日D軟件銷售之日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對象中,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是( )。
A李律師在法庭上發(fā)表的代理詞
B馬法官就某一案件撰寫的判決
C陳教授利用業(yè)余時間翻譯了《民法通則》
D刊登在專利公報上的某一發(fā)明專利的說明書
2下列關于攝影作品的陳述,正確的是( )。
A自然人完成的攝影作品,其保護期為作者終身及其死后50年
B攝影作品保護期,不論是法人創(chuàng)作還是個人創(chuàng)作,其保護期均為50年
C攝影作品的保護期的起算,根據著作權法的自動取得原則,自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之時起開始計算
D攝影作品的保護期的起算點為作品發(fā)表之時起開始計算
(三)不定項選擇題
1以下關于作品的表述,錯誤的有( )。
A作品必須是作者智力創(chuàng)作的精神產品
B只要屬于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以一定形式體現的智力產品就是作品
C工業(yè)、農業(yè)、商業(yè)或技術領域的其他智力創(chuàng)造成果也可能屬于著作權的保護范圍
D作品是作品形式與內容相結合的產物
E自然界的美麗風景是大自然的作品,可以為著作權法所保護
簡答題
簡述作品的概念和特征。
案例分析題
11995年9月,某商貿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商貿公司)在廣播電視報上刊登“廣告語有獎征集活動”啟事,向社會公開征集企業(yè)廣告語。高某按照啟事上的要求,以一句簡潔、流暢、易記、上口的廣告語應征并被評為二等獎。同年11月,商貿公司在《某某日報》上刊登評選結果,宣布高某創(chuàng)作的廣告語為企業(yè)廣告用語之一,同時在該公告中刊有“獲獎作品版權歸公司所有”字樣。第二年3月,高某接到商貿公司的電話,方知自己獲獎。在頒獎典型上,高某談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構思并接受了商貿公司頒發(fā)的獲獎榮譽證書及500元獎金。事后,高某發(fā)現商貿公司已在廣播、電視、報刊、出租汽車、商品包裝袋等處使用其創(chuàng)作的廣告用語,便立即向商貿公司提出異議,但協商未果。高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其創(chuàng)作的廣告用語的著作權歸屬;商貿公司立即停止使用該廣告語的行為并公開賠禮道歉;同時根據商貿公司在使用該廣告語期間營業(yè)收入逾3億元這一事實,要求商貿公司賠償經濟損失3萬元。(考研)
請問:(1)案中廣告語否屬于應受著作權保護的文字作品?為什么?
(2)高某與商貿公司之間存在哪些民事法律關系?
(3)如何處理此案?為什么?
論述題
1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標準在實踐中的判斷。
第四章 著作權的主體
名詞解釋題:
1作者與著作權人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
1 紅旗中學為了迎接建校50周年慶典,特委托某工藝美術院設計校徽,雙方約定校徽著作權歸紅旗中學所有,工藝美術院在接受委托后組織實施中,因自己的設計人員設計稿不盡如人意,遂又委托在某廣告公司工作的李某設計校徽,但對著作權的歸屬未約定。后工藝美術院將李某的作品交給紅旗中學,紅旗中學十分滿意,將其確定為校徽。但是各方對著作權的歸屬發(fā)生了爭議。本案中著作權應歸屬于何人?( )(司考)
A紅旗中學B工藝美術院C李某D三方共有
(二)多項選擇題
1 職業(yè)作家甲是某市作協成員,于1998年完成職務作品中篇紀實報告文學。關于該作品的使用,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律考)( )
A著作權由甲享有,作協在業(yè)務范圍內有優(yōu)先使用權
B兩年內,未經作協同意,甲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作協相同的方式使用
C兩年后,甲可以自由許可第三人使用
D兩年后,作協可在其業(yè)務范圍內繼續(xù)使用
2 依據著作權法的有關規(guī)定,下列作品中,著作權保護期為作者首次發(fā)表后50年的有( )。
A合作作品B公民創(chuàng)作的攝影作品
C電影作品D法人或者非法人作品
(三)不定項選擇題
1畫家吳忠經常即興作畫,贈送好友謝某,幾年后謝某已收藏吳忠畫30多幅。謝某從中選出25幅,以《吳忠畫冊》為名出版了署名吳忠的25幅畫,吳忠得知后十分氣憤,認為謝某及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權利。依照法律,謝某侵犯了( )。
A吳忠所贈畫的財產所有權
B吳忠對贈畫的發(fā)表權
C吳忠對贈畫的展覽權
D吳忠的姓名權、作品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
2某局秘書小李,接受領導任務,按局領導會議討論意見修改、定稿、上報的本單位工作報告,依著作權法是( )。
A法人單位作品B委托作品C職務作品D個人作品
簡答題
1簡述國內主體與外國主體在著作權法律待遇上的差異。
案例分析題
1《休閑》為國內一份文摘雜志,請一學生L翻譯了美國5年前在X報紙上發(fā)表的一篇署名為S的散文,登載在該文摘雜志上,署名作者S。另一家國內文摘報《飯后茶余》轉載了《休閑》雜志上的這篇譯文,注明轉載自《休閑》。S發(fā)現后,認為《飯后茶余》報及《休閑》雜志未經其同意,翻譯并使用了其作品,也未向S支付報酬,遂訴至中國法院。《飯后茶余》報辯稱,《飯后茶余》報轉載《休閑》雜志上的譯文屬于法定許可范圍,只要向供稿人支付報酬即可,無須向S付酬。《休閑》雜志社辯稱,S散文首先發(fā)表于國外,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且《休閑》雜志在譯文上已署名S,尊重了作者人身權,雜志社只需向譯者L付款即可。
(1)《飯后茶余》的抗辯能否成立?為什么?
(2)《休閑》的抗辯能否成立?為什么?
參考答案
1“作者”與“著作權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除了作者可以成為著作權人外,其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可以依法成為著作權人。因此著作權人有原始著作權人與繼受著作權人之分。著作權屬于作者的情形就是原始著作權人,而繼受著作權人則指非因自己的創(chuàng)作,而是基于其他法律事實而獲得著作權的人。由于著作權中的人身權利同作者身份有密切的聯系,因此繼受著作權人不可能享有完整的著作權。而且著作權的各項財產權利可能分別被讓與不同的人。繼受著作權的原因有繼承、贈與、遺贈、受讓等。另外無人繼承、無人繼受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著作權,由國家享有。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得行使除署名權以外的著作權。
(一)單項選擇題
1 C。《著作權法》第17條規(guī)定:“受委托創(chuàng)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本題中,雖然紅旗中學與工藝美術院約定校徽的著作權歸紅旗學校所有,但這只在二者之間有效,它的前提條件是工藝美術院對校徽的設計享有所有權。但實際上,工藝美術院由于自己設計人員不盡如人意,所以又委托李某設計,但二者之間卻并沒有約定著作權的歸屬,根據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該校徽的著作權應屬李某所有。
(二)多項選擇題
1 ABCD。《著作權法》第16條第1款規(guī)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2款的規(guī)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yè)務范圍內優(yōu)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2 BCD。掌握《著作權法》第21條第2款、第3款的規(guī)定。尤其是根據第3款規(guī)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fā)表權、本法第10條第1款第5項至第17項規(guī)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50年內未發(fā)表的,本法不再保護。此處的電影作品、攝影作品的主體可以是公民創(chuàng)作的,也包括法人創(chuàng)作的。
(三)不定項選擇題
1D。《著作權法》第18條規(guī)定:“美術等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原件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根據這條規(guī)定,吳忠雖然將自己的畫送給謝某,但沒有將著作權轉讓給謝某,謝某只能根據《著作權法》第18條取得展覽權。
2 A。秘書小李只是按領導指示對領導會議討論意見進行修改整理,并未對工作報告進行創(chuàng)作。故不能視為作者。因此就不符合BCD的前提條件。
1國內主體與外國主體在著作權法律待遇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
(1)保護條件不同。國內主體在創(chuàng)作完成后直接取得保護。外國主體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fā)表,依照我國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在中國境外發(fā)表的作品,根據所屬國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
(2)作品首次發(fā)表的規(guī)定不同。國內主體的首次發(fā)表指作品首次在中國境內或境外發(fā)表,此發(fā)表可以所有發(fā)表形式體現。對外國作者來說是指外國人未發(fā)表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或者是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外出版后,30日內在中國境內出版的。
1(1)不成立。理由是:《飯后茶余》報轉載已發(fā)表的作品,可以不用經原作者許可,但必須支付報酬。
(2)不成立。理由是:美國與中國同為版權公約成員國,在美國發(fā)表的作品同樣受中國著作權法的保護。《休閑》雜志社未經作者同意擅自請人翻譯S的作品,屬于侵犯S翻譯權。《休閑》雜志社應向譯者付酬還應向原作者S付酬。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yè)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試題2.1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模擬題5.3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試題及答案45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