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廣義犯罪學與狹義犯罪學的區別實質上是兩者的 C
A.時代背景不同 B.研究方法不同
C.研究范圍不同 D.研究立場不同
2.從研究的問題上看,犯罪學與社會學的區別在于犯罪學側重研究 B
A.社會結構 B.犯罪現象
C.社會規律 D.越軌行為
3.在一定時空條件下所發生的全部犯罪行為的總和,被稱為 B
A.犯罪率 B.犯罪現象
C.犯罪行為 D.犯罪明數
4.貝卡利亞認為,預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難的手段是 C
A.發展經濟 B.制定法律
C.改善教育 D.獎勵美德
5.現代犯罪學關于犯罪對策的核心內容是 A
A.犯罪的社會預防 B.犯罪的心理預防
C.犯罪的個體預防 D.犯罪的法律預防
6.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學命名的研究專著的作者是 D
A.貝卡利亞 B.托皮納爾
C.龍勃羅梭 D.加羅法洛
7.在現代犯罪學中,犯罪原因論的主流觀點是 B
A.單因素論 B.綜合原因論
C.混合因素論 D.沖突論
8.邊沁學說的核心是 A
A."幸福計算"理論 B.性善論
C.社會解組論 D.刑罰個別化理論
9.在關于犯罪因素數量的變化規律方面,菲利提出了著名的 A
A.犯罪飽和法則 B.犯罪三原因論
C."自然犯罪"的概念 D.社會防衛論
10.20世紀30年代,美國芝加哥學派的克利福德·R·肖和亨利·D·麥凱創立了 D
A.犯罪經濟學 B.犯罪遺傳學
C.犯罪心理學 D.犯罪生態學
11.犯罪學研究方法的顯著特征是 C
A.外顯性 B.客觀性
C.綜合性 D.主觀性
12.犯罪研究中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是 A
A.訪談法 B.比較法
C.統計法 D.相關分析法
13.在研究總體中,每隔相等的若干單位,抽取一個樣本的犯罪學抽樣方法是 C
A.分段抽樣 B.整群抽樣
C.等距抽樣 D.分層抽樣
14.沒有被察覺而實際已經發生的犯罪數是 D
A.發案數 B.相對暗數
C.恒比數 D.絕對暗數
15.犯罪統計表明,從總體來看,當代中國犯罪人的初犯年齡 B
A.正在提高 B.正在降低
C.沒有變化 D.變化不定
16.下列觀點中,屬于犯罪社會心理學理論觀點的是 C
A.腦組織損傷說 B.自由意志論
C.模仿論 D.精神分析理論
17.犯罪條件對犯罪行為的發生是 B
A.必然的 B.必要的
C.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D.非必要的,而是必然的
18.19世紀30年代,比利時統計學家科特勒和法國統計官員蓋里在進行社會道德統計中提出了 B
A.社會控制論 B.社會環境論
C.文化沖突論 D.亞文化理論
19.作為社會制度的核心,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社會性質的制度是 C
A.社會形態 B.宏觀社會制度
C.中觀社會制度 D.微觀社會制度
20.欲望在犯罪行為發生機制中起著 D
A.紐帶作用 B.輔助作用
C.基礎作用 D.核心作用
21.不具備被害因素和條件,純粹是由于偶然性的不幸事件而遭致被害的人是 C
A.狀態性被害人 B.流動型被害人
C.機會性被害人 D.疏忽型被害人
22.當前我國被害人的年齡段集中在 B
A.18周歲以下 B.18~35周歲
C.36~55周歲 D.55周歲以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23.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時表現為一種順應狀態的特性是 D
A.被害的可獵性 B.被害的誘發性
C.被害的易感性 D.被害的受容性
24.世界各國衡量被害風險的最重要指標是 B
A.被害數量 B.被害率
C.被害死傷率 D.被害死亡率
25.以匿名方式輪番征詢專家意見,最終得出預測結果的經驗推斷法是 C
A.指數修勻法 B.時序預測法
C.特爾菲法 D.對比類推法
26.將犯罪預測劃分為犯罪主體預測、犯罪對象預測、犯罪形式預測、犯罪手段預測、犯罪結構預測、犯罪率預測等類型所依據的標準是 A
A.犯罪預測的內容 B.犯罪預測的時間
C.犯罪預測的條件 D.犯罪預測的空間
27.采用物質裝置用以阻勸犯罪實施的犯罪預防是 C
A.條件預防 B.人防
C.物防 D.技防
28.通過針對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實施犯罪的途徑,將犯罪心理和犯罪行為遏制在萌芽階段的犯罪預防是 D
A.懲戒性預防 B.控制性預防
C.保護性預防 D.堵塞性預防
29.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工作中,屬于維護社會治安的戰略性措施是 A
A.教育 B.防范
C.打擊 D.改造
30.在犯罪防控系統中,第一個層面的防控措施旨在 A
A.抑制犯罪動機 B.限制犯罪機會和條件
C.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 D.預防重新犯罪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犯罪學的學科作用主要有 ACDE
A.認識犯罪
B.打擊犯罪
C.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策、刑事法律提供依據
D.為預防犯罪的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E.為培育犯罪預防的社會基礎提供幫助
32.犯罪學采用的社會調查的具體方式主要有 CDE
A.統計法 B.心理分析法
C.訪談法 D.問卷法
E.文獻法
33.當代中國犯罪現象的特征 ABCDE
A.經濟領域犯罪嚴重 B.流動人口犯罪突出
C.群體性犯罪增多 D.職業犯罪比重增加
E.犯罪類型和手段的地區差異縮小
34.下列有關犯罪人的表述中,合理的有 ABCDE
A.犯罪人是犯罪現象構成的核心
B.犯罪人是犯罪行為的載體
C.犯罪人是犯罪行為的實施者
D.犯罪人包括不被刑法規范為實施刑罰的未成年犯罪人
E.犯罪人包括無刑事責任能力,但實施了符合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行為的精神病人
35.犯罪行為運作機制的動作方式具有 BDE
A.間斷性 B.連續性
C.不規則性 D.律動性
E.向度性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36.比較分析法: 是指把資料中不同單位的同類因素或同一單位不同時期的同一因素進行對比,以發現它們之間異同的方法。
37.犯罪后果: 是指犯罪行為所引起的客觀事物的變化,一般是指其造成的具有危害性的結果。
38.犯罪的起伏律: 是指無論犯罪發展的總趨勢如何,其在特定社會發展階段上會出現時起時伏、波浪式的發展變化。
39.人格障礙: 又稱變態人格、病態人格,是受個體內外因素影響而形成的偏離正常的人格畸形。
40.職業型被害人: 是指由于其職業特征,容易成為犯罪行為的侵害目標的被在人。
41.因果分析預測法: 是從分析事物變化的因果關系入手,通過統計分析和建立數學模型,揭示預測目標與其他相關變量之間的數量變動關系,進行定量預測的方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2.簡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本原則的主要內容。
(1)打擊和防范并舉,治標與治本兼顧,重在治本的原則。
(2)專門機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原則。
(3)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屬地管理原則。
(4)“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43.簡述刑罰個別化原則。
(1)刑罰個別化原則是實證犯罪學派關于犯罪預防的主要觀點。
(2)實證犯罪學派反對古典犯罪學派的一般預防理論,主張刑罰的個別化。
(3)實證犯罪學派認為只有針對不同的犯罪人使用不同的刑罰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刑罰的作用。
44.簡述經濟發展與犯罪增長的關系。
(1)經濟發展與犯罪增長之間并不存在同步的必然聯系。
(2)經濟因素作為條件,對犯罪有影響,它同犯罪既有聯系,又不是惟一起作用的因素。
(3)經濟因素只有同其他條件結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才能起作用。
45.簡述"三抓三促"防控工作的要點。
(1)抓點、線、面相結合,促社會面防控能力的突破。
(2)抓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促安全防范能力的突破。
(3)抓管、控、治相結合,促治安管控能力的突破。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6小題10分,第47小題12分,共22分)
46.試論述私有經濟對犯罪的消極作用。
(1)私有經濟固有的本質特征是逐利性、自發性和盲目性。
(2)私有經濟的特征與罪惡相聯系,主要表現在:
①私有經濟與剝削現象緊密相連;
②私有經濟產生的剝削,激化了對抗性的矛盾和沖突,導致犯罪大量發生;
③有的私有經濟業主,由于惟利是圖思想的驅使,不顧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常常干出違法犯罪的勾當,破壞法律、蔑視道德;
④有的私有經濟業主,由于有了錢財,追求奢侈生活,驕奢淫逸,嫖娼、納妾,進行犯罪活動;
⑤有的私有經濟業主,由于有錢缺權,便采取以錢開路的手段,腐蝕國家干部,導致社會腐敗風氣盛行。
47.試論述犯罪學的學科性質。
(1)犯罪學是以社會學、法學、心理學等學科為基礎,并運用多種學科的理論與研究方法,揭示犯罪現象及其原因,探索防控犯罪對策的一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
(2)犯罪學以社會學、法學、心理學等學科為基礎是由犯罪問題的特點決定的。
①犯罪行為的認定離不開法律的規定和法學的相關研究成果;
②無論是犯罪現象還是犯罪行為,都深受社會生活環境的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為研究這種影響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基礎;
③犯罪也是通過個體特定的生理機制和心理活動體現出來的個人行為,探計犯罪行為的發生過程離不開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成果。
(3)犯罪學的綜合性是由犯罪學的研究對象決定的。
①犯罪學是以犯罪現象、犯罪原因、犯罪對策為研究對象,其研究任務是任何一門單一學科或邊緣學科都無法完成的;
②只有綜合地運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犯罪的問題,才能得出全面、客觀、科學的結論。
以上就是“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四”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各位。浙江浙江自考網為廣大成考生提供免費咨詢與考試資料下載服務。關注我們,第一時間了解浙江自考最新政策等信息。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2年10月浙江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2)
10-112022年浙江自考古代漢語練習試題(2)
08-222022浙江自考《法基與思修》判斷題及答案(221-240題)
07-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模擬試題及答案11
12-05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學校體育學》模擬模擬試題(13)
10-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學》模擬試題四
09-27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3)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