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接受者的閱讀動機
(1)審美和娛樂的動機。為了情感上的審美享受與精神上的愉悅、娛樂、消遣等目的而閱讀。
(2)求知與受教的動機。為了拓寬視野、增長經驗與提高思想道德水準而閱讀。
(3)批評與借鑒的動機。批評家為了評論作品,作家為了學習創作技巧,一般讀者為了提高寫作能力。
11.文學作品成為有意義的接受客體的條件
(1)作品必須滿足接受者至少某一方面的閱讀需求。
(2)作品必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3)必須符合接受者的藝術趣味。
12.期待視野
(1)提出者:接受美學創始人之一姚斯。
(2)定義:接受者在進入接受過程之前已有的對于接受客體的預先估計與期盼,是讀者原先各種經驗、趣味、素養、理想等綜合形成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水平與接受要求在具體閱讀中的表現。
(3)三個層次
①文學的期待。讀者對作品的藝術形式與審美特質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文學性、文體、表現方法、結構技巧、語言特點、藝術感染力等。
②生活的期待。讀者對作品生活內蘊與思想意義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題材、主題、情節、故事的發展、作家的意圖等。
③價值的期待。讀者從接受動機與需求中產生的對作品價值的整體期待,在接受活動終結時,讀者會對作品價值做出或好或壞或一般的主觀評價。
13.預備情緒
(1)提出:波蘭哲學家、現象學家英加登。
(2)定義:接受者從現實關注向文學接受過程躍進的中間環節,是讀者受作品的基本特質的激發而產生的一種特殊情緒,是一種“前審美”的心理狀態。
(3)特征:審美性、朦朧性和期望性。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學》模擬試題四
09-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模擬試題及答案11
12-05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3)
09-232022年浙江自考古代漢語練習試題(2)
08-22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學校體育學》模擬模擬試題(13)
10-282022浙江自考《法基與思修》判斷題及答案(221-240題)
07-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認知心理》模擬試題41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