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1、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是聲音、文字和意義相結合的符號系統,是社會交際、表情達意的重要工具。
2、 口頭語言:指以音和義結合而成,以說和聽為傳播方式的有聲語言。
3、 書面語言:指以字和義結合而成,以寫和讀為傳播方式的語言,是口頭語言的文字符號形式。
4、 態勢語言:是以體態與意義相結合,以表現與觀察為傳播方式的語言符號。
5、 副語言:也叫類語言或輔助語言,是指口語表達過程中伴隨常規語言而出現、不分音節、需要根據語境確定其語義的語言現象。
6、 標準口語:1、即漢民族共同語或普通話,一般不包括方言、土語、行話等。2、口頭語言即運用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言表達,適合社會交際的語言環境,語意相對確定的口頭語言。
7、 言語交際:指特定的人,為了特定的日的,選擇適合語言環境的語言內容和方式,以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一種言語活動。
8、 言語:就是指對特定語言運用和運用語言所產生的結果。對特定語言的運用即言語活動,包括表達和領會。
9、 口才:就是以口頭語言為主要工具,同時借助態勢語言和副語言的輔助作用,取得良好、卓越或超群效果的口語表達的能力,或者簡略地說,口才就是語言交際中有效地運用口頭語言的才能。
10、公共關系口才:是能夠體現公關精神,遵循公關原則,取得良好公關效果的口語表達才能。
11、原則:指人們觀察、分析、研究、處理問題以及從事實踐活動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
<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agent=bdopen")>0){ $(".bdopenhide").hide() } </script>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4)
10-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經濟效宰和帕累托最優標準
11-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省中山市2022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點復習:第七章
07-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七
11-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消費者均衡
11-122022年浙江自考《現代漢語》串講筆記第一章:語音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