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
資本家提高對工人的剝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最基本的方法有兩種,即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絕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延長勞動日的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對延長剩余勞動時間生產的剩余價值。
九:資本積累
⑴ 把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或者說,剩余價值的資本化,就是資本積累。
⑵ 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并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通常用c∶v來表示。
⑶ 所謂相對過剩人口,就是勞動力供給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要。
十:資本的循環周轉與再生產
⑴ 資本循環是資本從一種形式出發,經過一系列形式的變化,又回到原來出發點的運動。
⑵ 產業資本在循環過程中要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購買階段,即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購買階段。在這一階段,產業資本執行的是貨幣資本的職能。第二個階段是生產階段,即生產資料與勞動力按比例結合在一起從事資本主義生產的階段。執行的是生產資本的職能。第三個階段是售賣階段,即商品資本向貨幣資本的轉化階段。在此階段產業資本所執行的是商品資本的職能。
⑶ 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即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問題。
⑷ 在現實的資本主義經濟生活中,資本家并不是把剩余價值看作可變資本的產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墊付資本的產物或增加額,剩余價值便取得了利潤的形態。
十一: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十二:經濟危機
實質:經濟危機的實質或本質是舊的生產力產能過剩與供給過剩,有效需求飽和與不足
根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周期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這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階段性決定的。當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達到尖銳化程度時,社會生產結構嚴重失調,引發了經濟危機。
十三: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及其本質
本質:作為資產階級政治統治工具的階級本質
<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agent=bdopen")>0){ $(".bdopenhide").hide() } </script>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4)
10-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經濟效宰和帕累托最優標準
11-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省中山市2022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點復習:第七章
07-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七
11-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消費者均衡
11-122022年浙江自考《現代漢語》串講筆記第一章:語音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