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述顧炎武詩歌的特點
顧炎武詩歌具有三個特點:
首先,他現存的四百余首詩歌中,絕大多數寓有強烈的家國興亡之感,絕少世俗應酬之作,即便是擬古、詠史、寫景、唱和之作也是如此。
其次,他的詩歌取材頗為廣闊:晚明統治階級的腐朽墮落、清兵入關后殘酷的屠殺和剝削、漢族人民的苦難和地殼敵愾,都在他的詩歌中反映了出來,因此被人稱作“一代詩史”。如《京口即事》記敘了史可法督師揚州時,明朝愛國臣民對收復失地的希望和信心。
再次,他的詩歌風格雄渾悲壯,蒼涼沉郁,語言卻又樸素自然,兼有杜甫和陶潛的優長,并帶有學者的氣質。
2.簡述蘇州派的傳奇創作的特色(見知識點筆記清代上)
3.簡述李漁戲曲理論的特點
李漁雜著《閑情偶寄》中的《詞曲部》與《演曲部》,后人合編為“笠翁曲話”,是自成體系的古典戲曲理論專著。李漁的戲曲理論是以舞臺演出和觀眾欣賞為立足點的,因此能夠深刻地認識戲曲作為舞臺藝術的特性,要求戲曲真正成為場上之戲而不是案頭之作。就作家創作與舞臺演出的關系而言,李漁要求作家創作時要努力按照場上演出的狀況去構思情節、塑造人物。其關鍵在于代人“立心”;就作家創作與觀眾欣賞的關系而言,要求作家的作品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當然,通俗并非不要文采,李漁提倡:“能于淺處見才,放是文章高手。”因此,在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上,李漁第一次如此明確地闡述了戲曲創作與舞臺演出和觀眾欣賞的關系,奠定了中國古代戲曲堅定的理論基礎。
4.簡要比較《長生殿》和《牡丹亭》結構及情感內涵的異同
《長生殿》和《牡丹亭》相比較,《長生殿》似乎有一個相似的情節模式:愛情理想在現實中破滅,在超現實中復生。然而二者的文化內涵和審美色調卻是迥然不同的。《牡丹亭》里杜麗娘的愛情是一種無所外求的人的自然情感的外泄,《長生殿》里楊玉環的愛情則是一種有所外求的人的社會情感的表露;杜麗娘的愛情追求充滿著主動自覺地為情而死的行動意志,楊玉環的愛情追求則表現為不由自主的激烈競爭的功利目的;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關系經由起死回生在現實中實現,楊玉環和李隆基的愛情關系經由出生入死在虛空中團圓。
5.簡述《桃花扇》的思想內容
《桃花扇》全劇表現了作者“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并表現了正、邪兩種力量的劇烈搏斗:正面力量有侯方域、李香君和其他復社人士,有柳敬亭、蘇昆生等下層平民,還有主張抗清的史可法等官僚;反面力量則以阮大鋮為代表的“弘光群丑”。正邪兩種力量搏斗的最后結局,真正殞命的是阮大鋮、馬士英,而侯方域和李香君卻歷盡坎坷,最后團圓了。然而,侯方域和李香君在劫后重逢時,并沒有絲毫的歡悅感,而是充滿著破滅感和失落感。這種深沉的破滅感,不僅指明朝的潰亡。因為孔尚任對明季政治的腐敗并無好感,對清朝統治者也不乏贊揚,他并沒有像明朝的遺老遺少們那么濃烈的亡國哀痛。孔尚任以藝術之筆,強有力地刻畫了歷史的必然性破敗,似乎飽含著一種對封建末世的刻骨銘心的感受,對封建社會不可救藥的急劇下沉趨勢的無可奈何的嘆息。
6.簡述《桃花扇》中“扇”的藝術作用
《桃花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定情物桃花扇貫穿始終。這柄桃花扇,原本只是愛情的象征,但它一旦成為侯、李離合和南明興亡的歷史見證,便賦予人生理想的象征意蘊。“桃花薄命,扇底飄零”,這本身就給理想到上悲傷情調;而香君的桃花扇卻是“美人之血痕”點染成的,這就更染上了悲傷的色彩;最后張道士裂扇擲地,隱寓地透露出理想的破滅,于是, “南朝興亡,遂系之桃花扇底”。
7.簡述《聊齋志異》中鬼狐花妖的形象特點
蒲松齡在刻畫鬼狐花妖時,非常巧妙地把握住了他們作為物和幻化為人的雙重性格特點,把他們寫得“多具人情,和易可親,而偶見鶻突,知復非人”。
首先,《聊齋志異》中鬼狐花妖本身的生物特點一般是很突出的。如《葛巾》中的牡丹花妖“宮妝艷絕”,“鼻息汗嗅,無氣不馥”,充分體現了他們作為物的特點。
其次,蒲松齡在描寫這些物的原形特點時不是為了炫異獵奇,而是作為他們幻化為人之后性格的一種補充,使人覺得這是人的性格的一種表現。像《阿纖》中的耗子精阿纖,作者寫她“寡婦少怒,或與言,但有微笑”,“晝夜績織無停晷”,而特別善于積攢糧食,雖然隱隱約約透露出耗子的原形特點,卻也是概括了某一種類型婦女的善良、勤勞、謙抑而善于蓄積的特點。
總之,蒲松齡《聊齋志異》里的鬼狐花妖更具有明朗。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清末學前教育的實施
06-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12-01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效果的類型
08-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2年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第五章
10-08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十二章:城市經濟管理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