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緒論
一 市政的含義與特征
廣義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黨組織和國家,為實現城市自身和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而展開的各項管理活動及其過程;狹義的市政是指:城市政權機關對市轄區域的各類行政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所進行的行政管理活動及其過程。
市政的主要特征
1、政治性(市政實質上也是一種國家管理活動,或者說它是國家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歷史性(市政也是個歷史概念,有一個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
3、整體性(市政是一個由各系統、各要素、各五一節組成的有機整體)
4、綜合性(現代聲調作為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開放、多元、有機等特點)
5、動態性(市政不僅是組織、制度、體制等方面的靜態結構,而且也是一個有序運行的動態過程)
二、市政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對象:
1、市政學研究市政主體
2、市政學同時要研究市政客體(即市政管理內容)
3、市政學要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規律(市政學是研究市政現象、市政過程內在本質聯系的科學)
內容:1、專門分析城市2、重點分析市政主體及其運行3、對市政管理的主要內容分別進行闡述
三、市政學的研究方法和意義:
方法: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具體有:(1)系統的研究方法(2)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3)靜態研究和動態研究相結合的方法(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5)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方法
意義:(1)加強市政學研究是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提出的迫切要求(2)加強市政學研究,也是實現城市管理科學化的迫切需要(3)加強市政學研究,有助于培養和造就一大批現代市政管理人才
第二章城市的產生和發展
一、城市的定義和特征:
定義:城市是指一定規模及密度的非農業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層級地域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中心。
特征:(1)人口與物資的高聚集性(2)管理職能的區域中心性(3)基礎設施的強公共性(4)文化構成的異屬性
二、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形成:歷史上最初形成的城市距今五千至六千年間,城市的產生有其經濟基礎和歷史條件
發展:
城市的發展有五千余年歷史。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推動城市的不斷發展。分四個階段
(1)古代城市階段:(2)中世紀城市階段:(3)近代城市階段:(4)現代城市階段:
三、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標
城市化是一各社會經濟變化的過程,既有人口和非農業活動向城市的轉型、集中以及城市景觀的地域所推進,也包括城市的經濟、社會、技術變革進入鄉村,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向鄉村地域的擴散過程。
城市化衡量指標有單一指標和復合指標
1、城市化水平指標2、城市化速度指標3、城市化質量指標
現代城市發展的主要特征:
(1)城市成為人類的主要聚居區。(2)城市成為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的中心。(3)城市是世界經濟聯系網的基本結點。(4)城市空間是區域形態的基本構成。(5)城市生態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更為重要。
城市化的特點:
(1)增長迅速而持續。(2)城市化發展主流已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4)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長開始趨于下降。
城市化的類型:
(1)從城市化的實際進程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考察
a積極型的城市化,b消極型的城市化,1)過度城市化(2)低度城市化
(2)從以城市為中心的人口流動方向進行考察
a向心型城市化,b離心型城市化
3)逆城市化
四、城市化的動力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經濟法概論復習筆記:第二章
08-2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