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
這一章內容比較多,需要全面把握。
第一節上古:中國文化的發生
1 、中國文化中的上古是指發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歷史階段,此時正是中國文化發端的初始階段。
2 、有人就有了歷史和文化;中國文化的起源與中國人的起源實質上是聯系在一起的,中國文化產生于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其間產生出來的工具(火)不僅是人類物質文化的開端,而且直接標志著文化的起源。
3 、中國先民的原始觀念文化的主要表現形態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藝術,其中原始宗教是主流。
4 、中國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對象分為三大類: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 祖先崇拜;三是圖騰崇拜。
5 、中國原始社會組織經歷了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其中母系氏族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貫穿整個新石器時代。父系氏族社會銅石并用,也就是傳說中的五帝時期。五帝是指黃帝、顓頊(zhuan xu)、帝嚳(ku)、唐堯、虞舜。
6 、中華民族的遠祖可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文化集團;經過征戰和磨合,最終成為中華文化。
第二節商周:從神本走向人本
1 、至商周,中國文化的特殊面貌才開始形成。
2 、商代由掌理卜筮和記事的“貞人”書寫與保存的典冊,便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文獻。
3 、商人尊神重巫,體現了強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這種神本文化是人類思維水平尚處于蒙昧階段的產物。
4 、神本文化也就是尊神,率民以事神。
5 、以神為本的文化逐漸開始向以人為本的文化過渡,其契機便是商周之際的社會大變動。
6 、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來說,周人入主中原,具有決定文化模式轉換的重要意義。
7 、周人維新,首先表現在宗法制度的建立。這種兼具政治權力統治和血親道德制約雙重功能的宗法制,影響深入中國社會機體。
8 、周人的另一個文化創新,就是確立把上下尊卑等級關系固定下來的禮制和與之相配合的情感藝術系統,即“制禮作樂”。
9 、周代的禮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觀念文化的集中體現,它既是典章制度的總匯,又是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種行為規范的準則。
第三節春秋戰國: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
1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輝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會大變革時代為各個階級、集團的思想家們發表自己的主張,進行百家爭鳴提供了歷史舞臺,同時也有賴于多種因素的契合。一是禮崩樂壞的社會大裂變,將原本屬于貴族最底層的土階層從沉重的宗法制度中解放出來,產生了一個以勞心為務,從事精神文化創造的階層。二是激烈的兼并戰爭打破了孤立、靜態的生活格局,文化傳播規模日盛,多因素交織,提供了文化重組的機會。三是競相爭霸的諸候列國,尚未建立統一的觀念形態,為多種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條件。四是周天子共主地位喪失后,世守專職的宮廷文化官員下次向下層,推動了私家學者集團的興起。
2 、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因為此時中國文化精神的各個側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開和升華,中華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確定。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William Butler Yeats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