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校適應的心理咨詢
1、學校壓力癥:
兒童、青少年在日常的學校教育生活中受到一種威脅性刺激,想從這種環境中擺脫出來而感到的不快感、恐懼感以及出汗與心跳數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反應狀況叫學校壓力癥。
2、學習不適應問題的類型和表現
主要表現為兩大類:
興奮型和抑制型。
興奮型以學習或考試焦慮癥為主;抑制型以厭學癥為主。兩種狀態對學生身心健康都會造成損害。
3、考試焦慮癥:
是一種特定的對學習緊張、不安、擔憂的心理壓力反應它集中表現為對考試情境的一種類似神經癥性的緊張、擔憂的反應,主要起源于日常學習過程中對學目標把握不大因而缺乏自信,使學習的動機和心理受到威脅和抑制。
4、對學生不適應問題的心理輔導:
對學生學習不適應問題中的厭學癥、缺乏學習動機、憂郁、有無力感的兒童、青少年的輔導方法如下:
首先,要早期發現問題。
其次,培養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功感,多鼓勵、少批評,肯定他們的點滴成績,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再次,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分小步子、小階段地完成學習目標。
最后,調整學習環境。家庭和學校兩方面來改善。
5、問題行為:
在臨床心理學上也稱為行為障礙,是指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出現的那些妨礙人格的良性形成、學習能力的正常發展、身心健康成長,或給家庭、學校、社會帶來某種麻煩的行為。
6、問題行為的分類:
美國,五類:
第一,學校學習不適應狀態
第二,人際關系不良
第三,不適應的行為和情感表現
第四,身心成長發展過程中的無力感、抑郁和痛苦感
第五,與學校壓力癥有關的身心癥狀
我國心理學家將行為問題分類分為四類:
第一,過失型。第二,品德不良型;第三,攻擊型;第四,壓抑型。
日本將此問題行為分為兩類:反社會傾向的行為和神經傾向的行為
7、學校心理學研究人員對問題行為的認識:
五種認識——
第一,問題行為的“麻煩觀”;
第二,問題行為的“異常觀”;
第三,問題行為的“不適應觀”
第四,問題行為的“錯誤學習說”;
第五,問題行為的“發展課題說”
8、對問題行為的矯治:
1)對家庭教育環境中不適應的親子關系或病理現象的消除;
2)自我概念、自我認知的改變;
3)培養承受挫折、失敗的能力,強化脆弱的人格;
4)適應行為的再學習;
5)發展的、預防的矯治。
9、對問題行為的輔導——06年簡答
1)傾聽、接受、共感的理解;
2)感情的凈化、明確化;
3)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制定新的適應性的行為目標
10、對考試焦慮現象的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輔導方法。08年的簡答略
11、學校心理輔導教師在處理學校壓力癥時要注意的事項:
第一,對兒童、青少年的學校壓力癥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從而使教育輔導和心理咨詢工作取得較大的效果。
第二,當學生身心不適應,出現壓力癥狀,應讓他們到學校衛生室“避難”,或回家休息,教師不要在精神上過分激勵、促使學生奮發努力,即“逼得太緊”。
第三,近年來,隨著臨床心理學的發展,心理學家對于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壓力癥采用種種心理治療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總而言之,學校壓力癥是兒童身心發展過程中常見的不適應問題的表現。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經濟法概論復習筆記:第二章
08-2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