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x88av_日韩三级av高清片_亚洲日本久久_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浙江自考網

咨詢熱線

15700080354 (點擊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網>復習資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串講資料第十七章

時間:2022-10-14 09:02:02 作者:儲老師

自考助學   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第十七章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系統
這一章的內容簡直象哲學,太抽象,很難抓住重點。
第一節天人關系上的價值取向
1 、價值觀是一種評價性的觀點,它既涉及現實世界的意義,也指向理想的境界。不同時期的文化創造,總是受到特定的價值觀的范導,文化本身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是價值理想的外化和對象化。價值觀在文化中處于核心地位。
2 、從儒家的價值取向分析,中國傳統文化重人倫輕自然,重群體而輕個體,重義輕利,重道輕器。
3 、注重天人關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顯著特點。天即廣義的自然,人即人的文化創造及其成果。天人關系是一種價值關系,天人之辯是傳統文化價值系統的邏輯起點。
4 、原始儒學的核心觀念是“仁”,即愛人。
5 、儒家對主權職能的理解,往往與天命的觀念糾纏在一起。
6 、儒家的仁以孝悌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緣關系的制約;墨家則主張“兼愛”,它超越了宗法關系。
7 、道家認為自然本身是一種完美的狀態,無需經過人化的過程。強調無以人滅天,有一定的價值。
8 、命力之爭作為天人之辯的展開,核心是人的自由問題。
9 、道家強調主體在世的原則是“無為”。
10、墨家提出非命論,認為人應該抗爭。
11、廣義的天人之辯還涉及天性與德性的關系問題。
12、儒家強調人與獸的區別,要求由野而文;道家則將同與禽獸視為至德之世。
第二節群己關系上的價值取向
1 、儒家在個體與集體的關系上,主張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強修養,在此基礎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為自我完善的一個部分。
2 、群體原則體現于人和人的關系,就是“和”的要求。
3 、道家對個體生命和自由給予更多的關注。將自我認同提到了突出地位,老子指出:自知者明。


第三節義利、理欲關系上的價值取向
1 、辨析義利,是儒家的重要特點。儒家主張,義以為上,同時,也肯定利的合理性。
2 、功利意識的過分壓抑,容易弱化社會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義原則抑制功利原則,是明顯地有著負面導向作用的。
3 、從價值觀上看,義利之辯首先關聯著道義原則與功利原則,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4 、墨家重義的外在價值,認為義之所以可貴,就在于它能帶來功利的效果。義,利也。
5 、法家賦予功利原則以更極端的形式,認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以利益為紐帶的。
6 、義與利的關系進而展開為理性要求與感性需要的關系,即所謂的理欲關系。
第四節人格理想與價值目標
1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價值追求;儒家的價值理想,最終落實于人格理想。
2 、儒家注重的是人格的內圣的規定。內圣首先表現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廣義的仁道精神為其內容。
3 、仁首先表現為對人的尊重、關心、真誠相待;此外,“克己”也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仁的要求。
4 、儒家認為,仁和知總是聯系在一起,無知則不仁。
5 、從人格取向上看,儒家在內圣之外又講“外王”,即治國平天下的事功。
6 、儒家將仁與知規定為理想人格的雙重品格,由此而確認了仁道原則與理性原則的統一。
7 、相對于儒家的善,道家更多地強調理想人格要有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被稱之為真人。
8 、道家以為,人格的真首先表現為合于自然,達到逍遙之境。
9 、道家以為,以仁德規定人格總不免走向外在的矯飾,甚至形成人格的二重化。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報名提醒

【考試時間: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務中心

  • 微信公眾號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關注微信公眾號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普安县| 锦屏县| 西峡县| 巴林右旗| 佳木斯市| 夏津县| 长汀县| 兴安盟| 永嘉县| 桃园市| 广元市| 正定县| 襄城县| 察隅县| 永安市| 剑河县| 定襄县| 庆元县| 临高县| 永善县| 宝鸡市| 安龙县| 灵山县| 南澳县| 祁阳县| 清涧县| 汤阴县| 高青县| 吉安县| 赣榆县| 白山市| 五原县| 木里| 拉萨市| 石楼县| 吉隆县| 太谷县| 屯昌县| 峨眉山市| 龙泉市|

關注公眾號

回復“免費資料”領取復習資料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交流群

<<點擊收起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APP

APP
下載

man
聯系
微信
wxlogo
掃描
二維碼
反饋建議
反饋
建議
回到頂部
回到
頂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