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傳播的控制研究
學習建議:
本章是《傳播學概論》第二部分。這一部分圍繞拉斯韋爾的五個W展開。本章是第一個“W”,即“誰”,“誰控制”的問題。學習這一章要把握本章的思路:傳播者如何“施控”,也就是傳播者對別人控制;傳播者如何“受控”,也就是傳播者也要受到別人的控制。
控制研究的一般理論
盧因的把關概念
傳播者如何“施控” 懷特的把關研究
麥克內利的把關模式
本章知識脈絡 巴斯的“雙重行動模式”
布里德的研究
傳播者如何“受控” 四種控制觀念與控制體系
阿特休爾與《權利的媒介》
政治控制
控制的四種形態 經濟控制
受眾控制
自我控制
第二節 控制研究的含義及內容
一、基本概念
1、控制
一般含義“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動或越出范圍。”
在傳播學中,控制有兩層含義:(1)施控,傳播者對信息流通所進行的干預,影響;(2)受控,傳播者也會受到所處時代,社會的制約。
2、控制研究
專門考察傳播者及其活動特征,揭示傳播者同時代社會之間的關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項內容:
(1) 探討傳播者施控行為及規律;(2)探討傳播者受到時代,社會的控制;(3)分析各種控制形態。
二、重點識記
1、拉斯韋爾的《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和功能》是傳播學研究的綱領性文獻。
2、傳播學研究的兩大學派
(1) 以美國為首的學派。
(2) 以歐洲的批判學派。
第三節 把關與把關人
一、重點題
提出者 主 要 觀 點 存在不足
盧因 傳播者都不可避免地站在自己的立場與角度,對信息進行篩選與過濾,這種篩選與過濾的傳播行為就是把關。凡是有這種傳播行為的人就是把關人。
懷特 第一個把盧因的把關理論應用于研究新聞機構如何進行把關活動,在傳統學派中被視為實證研究的經典案例。這項研究通過輸入信息和輸出信息的對比,考察信息是怎樣被篩選或過濾的。
輸入信息—輸出信息=把關過濾后的信息。 對把關行為做了個人化的解釋,沒有考慮組織因素。
麥克內利的把關模式 又稱為新聞流動模式。揭示出在整個信息流通過程中存在一條由許多關口組成的“把關鏈”。1,把關行為可能在新聞傳送到報社之前已經由通訊社完成了;2,把關行為不只是選擇與拒絕,還會改變新聞形式與內容;3,把關行為并不隨著新聞媒介的傳播而結束;4,把關過程中反饋很少,也不及時。
把每個把關人及其作用等同起來,每個關口不分主次。
巴斯雙重行動模式 信息流通中的把關人固然很多,但是最關鍵的把關行為出現在新聞組織內部,把關過程分為兩個階段:(1)新聞采集階段;(2)新聞加工階段;
注:此表內的內容十分重要,設計到此節的幾乎所有的知識點。
二、盧因得把關理論有甚么意義?
在盧因之前,西方新聞界已知倡導“客觀原則論”。記者只能是現實的記錄者。盧因認為絕對的客觀與公正是不可能的。批駁了“客觀原則論”。
第三節 深層控制(受控)
一、基本概念
1、潛網
美國布里德提出的。在報社內部始終存在十分微妙,有十分強勁的網絡。一方面確保媒介組織的傳播意圖得以順利貫徹;另方面防至新來的從業人員對既定的行規的干擾。媒介組織內的潛網,是更大范圍的社會控制的折射。任何處于特定社會環境中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十七年”的詩歌、散文
09-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區域地理環境與文化的多元融合
1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ane Austen
12-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企業檔案管理》串講筆記(23)
06-2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