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旅游與環境
1.自然環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柔和、易變化、渾圓一體和不確定。②自然環境的刺激強度有較大的變化范圍。③自然環境多變,包含著不斷運動的物質,如云、水、樹木和日月等。
自然環境是指非人為的各種自然條件,它不是人類活動和干預的產物。
人們在休閑的時候,都喜歡到優美的自然環境中,向往體驗野外生活。人們對自然的憧憬是隨著都市化的進程而不斷增加的。
人類對自然景色的反應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學習雙重作用的結果。對自然環境的偏愛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時代主流的影響。
人們都喜愛接觸大自然,到自然中尋找各種體驗。在這個過程中還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新奇體驗和意外的收獲。卡普蘭把它稱為“綠色體驗”。自然環境的體驗可以減輕個體壓力和應激水平,增加積極的情緒,還有利于病情的康復。漢蒂認為綠色經歷是個體的一種本能需要。
2.試述人們偏愛的自然景觀具有哪些物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⑴自然景觀的物理特點。廣闊的牧場、生長茂盛的森林受人們喜愛的程度更高,野生動植物的數量、樹林的大小和密度都會影響人們對自然環境的喜愛程度。自然環境中的植被數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井然有序的自然環境更具有吸引力。自然環境中如果有水,或者有一些險峻的景觀及水的清澈程度和氣味也都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某些悅耳動聽的聲音也會增加自然環境的吸引力。年齡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與青年人和中年人相比,兒童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很少受自然景色是否有人為痕跡的影響;青年人和中年人則表現出十分不喜歡自然環境中的人為部分;老年人對人工環境的排斥不像青年人和中年人那樣強烈,但是喜愛程度遠遠不如兒童。
⑵自然環境的心理特征。自然環境的總體結構特征,在環境本來具有的個別特征和人們的審美觀上,起到了一個調節、綜合的中介作用。自然環境的總體結構特征是指它的調整特性。它在人們對自然環境和都市環境的評價中都產生了作用。人們對復雜的、新穎的、變化的和具有神秘性的景色有特別的偏愛,可以激發人們的探索欲望。環境美學的反應模型,這個模型中有四個因素決定了個體對環境的反應方式,它們是:一致性、清晰度、復雜性和神秘性。一致性和復雜性是即刻就能看到的特征。一致性是指景色被組織和結合為一個整體。一致性越強,受喜愛的程度越高。復雜性反映了環境中因素的數量和變化。只要復雜程度不是太高,那么與一致性相似,越復雜的景色越受喜愛。清晰度和神秘性是游客在獎來的參觀中有可能體驗到的。清晰度指環境是否容易看清楚,能否讓人迷失方向,清晰度越高的環境越受喜愛。神秘性是指環境中包含許多未知的信息,個體通過不斷地探索這些未知信息,可以獲得更多的有關自然環境的知識。
3.野外游客的特點:純粹者在自然環境中獨處的愿望更強烈,并且對自然環境的垃圾、露營者丟棄的廢物等感到特別厭惡和敏感。
4.旅游環境承載力:野生環境管理中的承載力反映了由可得到的資源(如食物、水和遮蔽場所)決定的某個環境中,某種生物能夠生存的最大數量。旅游環境承載力則是指環境在遭到不利影響前所能容納的最多人數。
5.公共土地管理者把野外環境中的過度擁擠現象稱為“綠色鎖結”。隨著旅游者的增多,綠色鎖結現象可能會不斷的惡化。可以通過限制旅游人數減輕自然環境的承載力。
6.野外旅游環境的設計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一個就是游客增多對野外環境產生的破壞。游客亂扔的垃圾,汽車所排放的廢氣嚴重污染了空氣。另一個問題是通往自然旅游區的交通問題。要讓游客能夠方便地到達自然風景區,就需要開通一些道路。結果是破壞自然環境的原始景色。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課后翻譯復習資料(11)
10-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資料三十二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