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中國古代哲學
這一章的考點是不太多,把備考重點掌握就行了,但要注意可能出一兩個生冷的大題目。
第一節中國哲學的思想資源和思想傳統
1 、中國哲學在中國文化系統中起著主導作用。西方文化中,宗教處于核心地位;但在中國,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學承擔的。
2 、中國古代哲學萌芽于商周之際,西周初年的《尚書。洪范》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認為它們構成了世界。
3 、《周易》是占卜之書,是原始宗教、原始哲學與當時社會風俗的結合。以八卦說明自然現象和社會關系。
4 、周易中的八卦是指:乾坤坎(水)離(火)艮(山)兌(澤)震(雷)異(風)
5 、中國的四大思想資源和思想傳統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國佛學和宋明理學。
6 、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五本經書。
7 、原始儒學的精神,首先是創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對宇宙的一種根源感;它還是一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即寓偉大于平凡之中;寓理想于現實之中。
8 、孔子哲學的基本觀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
9 、《老子》關于道的概念:認為道是一個終極實在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中國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臺宗、華嚴宗和禪宗。
11、宋明理學是儒道釋三大資源與傳統在宋元明時期的新的綜合,它以儒學為主干,融攝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氣論、心性論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學體系。
12、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討論了理氣關系與心性關系的問題。他認為,理是作為類的人的本質規定。
13、王陽明是宋明理學中心學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教是他的頗有特色的學說。
第二節中國古代哲學的宇宙觀念和人生境界
1 、中國哲學中的宇宙是指無限時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
2 、中國古人把東南西北上下四方之空間稱為“宇”;把古今旦幕、往來之時稱為“宙”。
3 、中國古代宇宙的主要觀點:宇宙是至大無外的;宇宙是一個生生不已的大流,即易;宇宙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一個開放的、交融互攝、旁通統貫、有機聯系的整體;宇宙不是孤立、靜止、不變不動或機械排列的,而是創進不息,常生常化的。
4 、天人關系問題,也就是人在宇宙間之位置問題,也就是人生的意義問題。中國哲學主要主張天人合一,也有主張天人交勝的。
5 、中國哲學中天人合一觀點有復雜的涵義:第一層是指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從自然界的普遍規律;第二層是指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和人類道德的最高原則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6 、中國哲學把人看作是“最為天下貴”者。
7 、境界說是中國人生哲學的一大特色。境界是指中國哲學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極至的一種精神狀態,精神天地。
8 、馮友蘭在《新原人》中將人生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第三節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1 、一般說來,中國哲學家欣賞整體動態、辯證綜合與直覺體悟的思維方式。
2 、《中庸》提出的為學五步驟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簡記:學問思辨行)
3 、儒家中比較推崇邏輯之學的是荀子及其后學。
4 、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特別發達的是辯證思維和直覺思維兩種方式。辯證思維方式強調整體、對待、過程、流衍、動態平衡。
5 、直覺體悟:即直覺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據和全體。
6 、中國古代哲學的知行觀:即言行一致,要把自己所講的與自家身心的修煉結合起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William Butler Yeats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