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歌創作
1. 早期抒情詩和敘事詩
抒情詩具有浪漫主義特色
敘事詩《故事詩集》:主題之一,揭露各種形式的封建壓迫,贊美勞動者的優秀品質,表現在敘事長詩《兩畝地》中,對貧苦農民巫賓的遭遇寄予同情。主題之二,反映印度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宣傳愛國主義精神,表現在《戈賓德·辛格》、《被俘的英雄》等。
2. 中期哲理詩
《園丁集》描繪愛情的歡樂與苦惱,反映詩人對人生道路的探索與追求。
《新月集》歌頌母愛與童貞。
《飛鳥集》哲理短詩集。
《吉檀伽利》
*詩題原意為“奉獻”,即獻給神的詩。表現三方面思想:1、盼望與神結合,達到合而為一的理想境界。2、表現詩人雖強烈追求但難以達到合而為一境界的痛苦。3、詩人經過不懈追求,達到合而為一境界的歡樂。
*詩人筆下的神既是萬王之主,又是朋友和兄弟。存在于萬物之中。是既可求,又縹緲;既實際,又神秘的“泛神”。
*詩集充滿哲理,但抒情意味很濃。想象奇特,韻律優雅。
3. 后期政治抒情詩
《生辰集》中詩人對自己的創作進行總結,希望能夠走入勞動者的行列之中。其中第十首被認為是詩人一生創作的紀念碑。
二、小說創作
1. 短篇小說
反殖民統治,宣揚愛國主義思想的有《太陽與烏云》、《加冕》。
反映婦女悲慘遭遇,抨擊不合理封建婚姻制度的種姓制度的有《摩訶摩耶》。
2. 中長篇小說
《沉船》通過青年大學生羅梅西的婚戀經歷,揭示封建婚姻制度與爭取婚姻自主的青年男女的矛盾。
三、《戈拉》
1. 主題
小說以正統派新印度教徒戈拉和梵社姑娘查麗達的兩個家庭為背景,以戈拉和查麗達的愛情為主線,反映出民族意識的覺醒,歌頌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精神,批判了宗教偏見,揭露了殖民主義者的罪惡,號召印度人民團結一致,為三萬萬同胞的解放而斗爭。
2. 戈拉的形象
是一位愛國知識分子形象。身為印度愛國者協會主席、印度教徒青年的領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印度,對祖國的自由解放充滿信心。
有明顯的宗教偏見,嚴格遵守印度教的一切教規,甚至為種姓制度辯護。反對與異教姑娘談戀愛。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蒙上了狹隘民族主義的情感色彩。
在現實教育下,終于沖破宗教偏見,完全戰勝自我,從一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變成真正的愛國主義者。
3. 藝術特色
人物對話富有論辯性。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內心思想傾向及內心世界。
人物形象對比鮮明。
具有優美的抒情格調。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串講資料
08-10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閱讀(二)詞匯復習資料:UNIT-41
09-302022年浙江自考《軟件開發工具》實踐考核復習資料三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