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運動的開端?
第一,五四運動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后,這時的世界已進入到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在這個新的時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發生的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革命,屬于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五四運動正是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發生的,又具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性質,五四運動及其后的中國民主革命,不再是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中國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在斗爭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顯示了強大的戰斗力,表明中國工人階級開始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
第三,五四時期,一批贊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五四運動中起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指導作用,他們所宣傳和用以指導行動的理論武器不再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而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所有這些,使五四運動成為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依據是什么?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是依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決定的。
第一,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從秦朝開始,中國逐漸形成為一個集中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從整個歷史看,中國各民族友好相處和統一的時間長于割據的時間。因此,建立統一的國家,是中國各民族的共同要求。
第二,中國各民族的發展在地區上是互相交錯的,早已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
第三,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實行互相幫助、共同繁榮。中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布十分廣闊。漢族人口眾多,文化技術先進,幣少數民族地區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因此,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才能共同繁榮和進步
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在同資產階級聯盟時,必須實行又聯合又斗爭的?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道路,是在同中國資產階級的復雜關系中走過來的。正確處理同資產階級的又聯合又斗爭的關系,對中國革命統一戰線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其基本原因是:
1、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是具有兩面性的階級,有革命性的一面,因此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必須聯合民族資產階級,同他們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統一戰線;
2、民族資產階級又有同敵人相妥協的一面,對他們的動搖性和不徹底性,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必須保持警惕,并進行必要的斗爭;
3、在一部分大資產階級推行兩面政策時,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也應與其建立一定程度上的暫時聯盟,同時實行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對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頑固勢力作斗爭,必須采取“有理、有利、有節”的策略原則。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是什么?
(1)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制度經歷了新民主主義時期和社會主義時期。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它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在社會主義時期,它實質上是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2)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又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
第一,從政權組成的階級結構和專政的對象來看,不僅有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盟,而且包括工人階級同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聯盟,被專政的只是極少數敵人。
第二,從黨派之間的關系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
第三,從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專政符合我國國情,有它突出的優點。與無產階級專政的提法相比,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確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專政這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因此,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確切地表示出了我國政權的民主性質
為什么說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生產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4)
10-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經濟效宰和帕累托最優標準
11-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省中山市2022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點復習:第七章
07-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七
11-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消費者均衡
11-122022年浙江自考《現代漢語》串講筆記第一章:語音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