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土木建筑類道路與橋梁工程專業(yè)(獨立本科段)的專業(yè)課,是為培養(yǎng)和檢測自學應考者在交通調查、規(guī)劃、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應用設計能力而設置的一門課程。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的汽車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但由此帶來了交通擁擠、車速降低、運距增加、停車困難、事故頻繁、環(huán)境污染等交通問題,這促使了交通工程學在我國的發(fā)展和應用實踐。因此本課程是從事道路交通建設和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應很好學習和掌握應用的專業(yè)課。
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自學應試者應了解交通工程學的研究范圍和內容以及發(fā)展概況,理解車輛、駕駛員以及交通流的基本特征,掌握交通調查和分析、交通規(guī)劃、交通控制與管理、交通安全、交通環(huán)境保護和停車場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設計計算方法,為從事交通工程設計實踐和科研打下基礎。
第一章 緒論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汽車化、城市化帶來了諸多交通問題,促使了交通工程學在我國的發(fā)展和應用實踐。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交通工程學在國內外的發(fā)展概況,理解交通工程學的研究范圍、內容和目的。為學習后面各章的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習內容
第一節(jié) 交通工程學的研究范圍及內容
第二節(jié) 交通工程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我國交通工程學業(yè)的回顧與展望
三、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
1、識記:交通工程學的相關學科;交通工程學的發(fā)展概況;交通工程學與車輛、道路、城市發(fā)展的關系。
2、領會:汽車化、城市化帶來的交通問題;交通工程學的研究對象、范圍、內容和目的。
第二章 車輛、駕駛員及交通流特征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人、車、車流的交通特性研究是交通工程學的基礎,特別是交通流特征,是學習后面各章內容的基礎。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車輛特性,理解和掌握駕駛員特征,深刻理解交通流特征參數(shù)的定義,熟練掌握各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并利用這些關系進行計算。
二、學習內容
第一節(jié) 車輛特征
第二節(jié) 駕駛員特性
第三節(jié) 交通流特性
三、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
1、識記:車輛特征、駕駛員特性、交通流特性參數(shù)。
2、領會:駕駛員視覺特性和反應特性及其影響因素;交通流特征參數(shù)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
3、簡單應用:交通流特征參數(shù)的計算和相互換算。
4、綜合應用:由流量、速度、密度之間的關系式計算和推求最大流量、最佳車速、最佳密度。
第三章 交通調查與分析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交通調查是交通工程學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道路設計、交通控制與管理、交通規(guī)劃、交通安全及交通流理論的基礎工作。掌握交通量、車速、通行能力的調查目的和方法是本章的學習目的。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武漢自考)交通量的分類,理解交通量的不同表示方法,理解交通量的時間變化和空間變化特征、規(guī)律和表達方法,了解交通量調查方法;了解地點車速調查目的和方法;理解和掌握地點車速分布和統(tǒng)計特征值計算;了解行程車速和行駛車速調查目的和方法;理解和掌握浮動車測速法;了解等時線和等時線圖;了解通行能力調查方法;理解信號燈交叉口的飽和流量及其測定方法。
二、學習內容
第一節(jié) 交通量調查與分析
第二節(jié) 車速調查與分析
第三節(jié) 通行能力調查
三、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
1、識記:交通量的分類和表示方法;交通量的空間變化;交通量調查方法;地點車速調查目的和方法;行程車速和行駛車速調查目的和方法;等時線和等時線圖;了解通行能力調查方法。
2、領會:日交通量、小時交通量等各種交通量的含義和計算;交通量的時變、周變、月變和年變的含義和規(guī)律;地點車速分布統(tǒng)計計算過程;浮動車測速法的觀測過程和方法;信號燈交叉口飽和量的含義和測定。
3、簡單應用:地點車速統(tǒng)計特征計算;信號燈交叉口飽和流量觀測和計算。
4、綜合應用:地點車速觀測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分析(地點車速的排序、分組、頻率頒直方圖、累計頻率分布圖線、速度統(tǒng)計特征值、第85%位車速和第15%位車速);浮動車測速法計算行程車速和流量的方法。
第四章 交通流理論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交通流理論是交通工程學的基礎理論。它以分析的方法闡述交通現(xiàn)象及其機理,從而使我們理好地理解交通特性及其本質并把這些知識運用于交通實踐 ,使城市道路與公路的設計和運營管理發(fā)揮最大的功效,這正是學習本章的目的。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交通現(xiàn)象的隨機性本質,理解和掌握描述這種隨機性的統(tǒng)計規(guī)律的兩種方法:離散型分布和連續(xù)性分布,其中,泊松分布和負指數(shù)分布的計算公式要能夠記住,并且能夠熟練應用,其他分布能在給出公式的前提下進行分析和計算;理解排隊論的基本原理,掌握M/M/I系統(tǒng)的計算公式并能夠熟練應用;了解跟車理論的研究目的、跟駛特征和跟車模型;了解流體力學模擬理論(又稱車流波動理論)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集散波和波速的含義,并能熟練分析車流的擁擠——消散過程。
二、學習內容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交通特性的統(tǒng)計分布
第三節(jié) 排隊論的應用
第四節(jié) 跟車理論
第五節(jié) 流體動力學模擬理論
三、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
1、識記:排隊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記號含義;跟車理論的研究目的、車輛跟駛特性及跟車模型;車流波動理論的基本原理。
2、領會:交通特性的統(tǒng)計分布;M/M/I和M/M/N系統(tǒng)的異同點;車流波及其波速、集散波、停車波和起動波。
3、簡單應用:應用泊松分布和負指數(shù)分布進行簡單計算;M/M/I系統(tǒng)的計算;車流波的波速計算。
4、綜合應用:泊松分布和負指數(shù)分布在信號燈交叉口信號配時和通行能力研究中的應用;統(tǒng)計分布的擬合優(yōu)度檢驗(檢驗);車流波動理論的應用。
第五章 城市交通規(guī)劃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交通規(guī)劃在交通工程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當前,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城市交通問題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作出科學合理的交通規(guī)劃。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交通規(guī)劃的意義、程序、內容及(武漢自考)相關影響因素;理解和掌握OD調查的基本概念、目的、內容和步驟;了解OD調查方法、掌握OD表的兩種表格形式;理解和掌握遠景交通量預測的“四階段模式”:出行發(fā)生的預測、出行分布的預測、交通方式劃分的預測、交通量分配的預測;了解交通規(guī)劃評價方法。
二、學習內容
第一節(jié) 交通規(guī)劃程序
第二節(jié) 土地利用、調查與規(guī)劃
第三節(jié) 經濟調查與分析
第四節(jié) 起訖點調查
第五節(jié) 出行發(fā)生的預測
第六節(jié) 出行分布的預測
第七節(jié) 交通方式劃分的預測
第八節(jié) 交通量分配的預測
第九節(jié) 交通規(guī)劃的預測
三、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
1、識記:交通規(guī)劃程序;土地利用及與交通規(guī)劃的關系;經濟調查的目的、內容與步驟;OD調查方法;了解交通規(guī)劃的評價方法。
2、領會:OD調查的基本概念、目的、內容與步驟及OD表格形式;交通量預測的“四階段模式”中各個階段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
3、簡單應用:增長系數(shù)法、重力模型法、多路線概率分配模型在給出計算公式的前提下能夠理解計算公式含義并進行計算。
第六章 交通安全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汽車運輸發(fā)展的發(fā)展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隨之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最突出的是交通事故接踵而來。交通安全逐漸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重大研究課題。因此學習本章的目的就是掌握事故規(guī)律,制定切實可行的交通控制和管理措施,以防止和降低交通事故。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交通事故的定義,了解交通事故的一般規(guī)律和影響因素;了解交通事故調查方法;理解和掌握事故率的計算和分析方法;了解各種交通安全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二、學習內容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交通事故的調查與分析
第三節(jié) 交通安全措施
三、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
1、識記:交通事故的一般規(guī)律、影響因素;減少事故的戰(zhàn)略措施;了解交通事故調查的意義、內容和方法;了解交通安全措施及其效果分析方法。
2、領會:交通事故的定義;事故率的概念和計算方式。
3、簡單應用:事故率計算和分析。
第七章 交通控制和管理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交通控制與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充分發(fā)揮已有道路交通設施的機能,使交通能夠迅速、流暢、安全地通行,并減輕噪聲、廢氣等交通公害。掌握交通控制與管理手段、設計交通控制系統(tǒng),對交通實施科學管理就是本章的學習目的。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交通控制和管理的概念、內容和手段;理解和掌握單點定時信號的基本參數(shù)、配時設計和通行能力計算;了解交通感應信號的配時設計和通行能力;了解“線控制”、“面控制”的基本原理,理解信號控制系統(tǒng)的基本參數(shù);了解高速干道交通控制的組成部分、作用和方法;理解交通管理措施的作用、要求和優(yōu)缺點;了解交通仿真技術。
二、學習內容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交叉口的單點信號控制
第三節(jié) 城市交通控制系統(tǒng)
第四節(jié) 高速干道的交通控制
第五節(jié) 交通管理
第六節(jié) 交通控制中的交通仿真
三、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
1、識記:交通控制和管理的目的、內容和手段;交通感應信號的控制參(武漢自考)數(shù)和工作原理:“線控制”、“面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系統(tǒng)結構、控制策略);高速干道交通控制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作用和方法。
2、領會:單點定時信號的基本參數(shù)、配時和“停車線法”通行能力計算:“線控制”、“面控制”的基本參數(shù);交通管理措施的作用、要求和優(yōu)缺點。
3、簡單應用:單點定時信號基本參數(shù)計算。
4、綜合應用:單點定時信號的配時設計和“停車線法”通行能力計算。
第八章 交通環(huán)境污染及控制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交通運輸所引起的環(huán)境公害日益嚴重。認識污染來源及其危害程度、掌握和控索污染防治和控制措施就是本章的學習目的。通過本章的學學習,了解交通噪聲的特點、評價方法和控制措施;了解汽車廢氣的主要組成、影響因素、危害程序和防止措施。
二、學習內容
第一節(jié) 交通噪聲與控制
第二節(jié) 汽車排氣污染與控制
三、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
識記:交通噪聲的特點、評價方法和控制措施;汽車廢氣的主要組成、影響因素、危害程度和防止措施。
第九章 停車場(庫)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停車場(庫)問題是解決城市內部和城市間交通運輸?shù)闹匾獑栴},其功能和重要意義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停車場的功能、類型和重要性;了解車輛停放特點;了解停車調查的方法、車輛停放方式;了解汽(電)車站的種類、設置要求和形式;了解自行車停放特點和停車場類型及設計。
二、學習內容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停車場設計
第三節(jié) 汽(電)車站
第四節(jié) 自行車停車場設計
三、考核知識點及考核要求
識記:停車場的功能、類型和重要性;車輛停放特點;停車調查的方法、車輛停放方式;汽(電)車站的種類、設置要求和形式;自行車停放特點和停車場類型及設計。
Ⅲ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考試大綱是指導自學和考試的法規(guī)性文件。為了使自學者易于把握《交通工程》(本)的核心內容,本大綱具體、明確地規(guī)定了學習內容和要求,同時還規(guī)定了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為了貫徹落實,特作如下說明并提出實施要求。
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有關提法的說明
1、大綱是進行學習和考核的依據(jù),教材是學習和掌握課程說明的基本內容以及大綱所規(guī)定的內容的擴展。
2、大綱與教材所體現(xiàn)的課程內容是一致的,大綱里面的課程內容和考核知識點,教材里都有的。反過來,教材里有的內容,大綱里不一定體現(xiàn)。
3、考核目標包括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識點指明具體考什么,考核要求指明這個知識點考到什么程度。考核要求用能力層次來度量,能力層次由低到高分為:
識記——要求記住知識點的內容,并能正確地認識和表述。
領會——要求在識記的基礎上,理解知識點的含義,以及應用范圍等。
簡單應用——要求在領會的基礎上,能運用少量知識點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綜合運用——要求在簡單應用基礎上,能應用較多的知識點,綜合分析和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
大綱中規(guī)定的某知識點的考核要求是指最高的考核要求,它還覆蓋較低能力層次的考核要求。例如某知識點考核要求為簡單應用,則對此知識點可出識記、領會、簡單應用的考題,而不能出綜合應用的考題。
二、自學方法指導
要熟讀大綱,特別是在學習每一章之前,一定要學習大綱中相關的內容,因為在大綱中更明確地指出了學習的重點以及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學習完了一章后再熟讀大綱,檢查是否達到了大綱的要求。
交通工程是一門應用學科,其基本理論和原理最終都落實到具體的設計、計算方法中,這些方法都是解決具體問題的,不做適量的習題或盲目地做(武漢自考)題是不可能掌握交通工程內容的。因此在做題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反復思考,才能深刻理解方法的實質,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善于抓重點,善于總結所學的知識,掌握住核心內容,從每一章做起直至全書。
由于交通工程系統(tǒng)性很強,要注意前后知識的關系,學會貫通各章內容。
三、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助學者要認真學習考試大綱以及指定教材,不要另搞一套,要幫助應試者系統(tǒng)地掌握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學習內容,提高理解能力,達到考核目標。且不可以抓重點為名義,孤立地為應試者押題。
四、關于命題考試的要求
采用閉卷考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允許考生攜帶無儲存功能的計算器。
應根據(jù)本大綱規(guī)定的學習內容、考核知識點、考核要求命題。嚴禁擴大和縮小考試范圍,考卷要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內容。
基于本課程的特點,不同層次的題目所占分數(shù)的比例為:識記15%,領會25%,簡單應用35%,綜合應用25%。
合理安排考試的難易程度,各種難度的題目所占分數(shù)的比例為:較易20%,中等難易30%,較難30%,難度較高20%。難度與能力層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各個能力層次題目中都可能有不同的難度。
命題的題型可采用填空題、單項選擇題、雙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計算題等。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y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y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串講資料
08-10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閱讀(二)詞匯復習資料:UNIT-41
09-302022年浙江自考《軟件開發(fā)工具》實踐考核復習資料三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