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況、李益
理解:顧況詩歌的主要體裁和風格,及其《苔蘚山歌》、《悲歌》其二(我欲升天天隔霄)。
主要體裁是古詩和樂府。
風格:
一、注意從慷慨吐清音的吳楚民歌汲取營養。詩風通俗明快,真率自然。《苔蘚山歌》像是信手拈來卻又妙趣橫生,音調流暢自然,比喻新穎奇兀。
二、想象大膽奇特,縱橫不羈,情感真摯,形象真實生動,通俗坦易而又化俗為奇,且充滿狂放之氣。《悲歌》其二(我欲升天天隔霄)想象過人,章法結構也縱橫有致,出人意表。
簡單運用:李益的詩風兩重性。
李益的詩較突出地表現了大歷詩風格上的兩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韻,也有中唐的先聲。
他的邊塞詩內容比較豐富,詩中不乏豪情壯志,如《塞下曲》,氣概豪邁,明顯帶有盛唐余韻。但亦有不滿戰亂的哀怨傷感情緒,反映在其邊塞詩中,形成一種低沉悲愴的情調。
李益詩各體皆工,尤以七絕為第一。如《從軍北征》。在寫景抒情時,注重于瞬間感受中捕捉詩意,可已不象盛唐詩人那樣著重總體感受的把握,而是偏于較精細深婉的心態描寫。
理解:李益的邊塞詩,及其《塞下曲》、《鹽州過胡兒飲馬泉》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
李益的邊塞詩內容較豐富,既表現了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也表現了征人思鄉的哀愁。
《塞下曲》:豪情壯志,有英雄主義的豪邁氣概,帶有盛唐余韻。
《鹽州過胡兒飲馬泉》:李益因不滿戰亂而生厭棄遠戍的哀怨傷感情緒,反映在其邊塞詩中,遂形成一種低沉悲愴的情調。
綜合運用:顧況詩和李益詩的風格特點。
在過渡時期的大歷詩壇,顧況和李益是有突出特點及貢獻的詩人,他們對中晚唐詩的影響很大。
一、顧況繼杜甫、元結之后,倡導“風雅”,強調詩歌應反映人民疾苦。主要體裁是古詩和樂府。詩風既有通俗明快,真率自然的一面,如《苔蘚山歌》;又有奇思異想,充滿狂放之氣的一面,如《悲歌》其二。他的詩預示了貞元元和間元白、韓孟兩大詩派的共同特點,其通俗坦易的一面影響了元白詩派,其縱橫不羈的奇異一面為韓孟詩派所承而變本加厲。
二、李益的詩較突出地表現了大歷詩風格上的兩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韻,也有中唐的先聲。他的邊塞詩內容比較豐富,詩中不乏豪情壯志,如《塞下曲》,氣概豪邁,明顯帶有盛唐余韻。但亦有不滿戰亂的哀怨傷感情緒,反映在其邊塞詩中,形成一種低沉悲愴的情調。李益詩各體皆工,尤以七絕為第一。如《從軍北征》。在寫景抒情時,注重于瞬間感受中捕捉詩意,可已不象盛唐詩人那樣著重總體感受的把握,而是偏于較精細深婉的心態描寫。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十七年”的詩歌、散文
09-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區域地理環境與文化的多元融合
12-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企業檔案管理》串講筆記(23)
06-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Jane Austen
12-09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