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曹禺☆☆☆☆
知識點一、概述
1、曹禺寫于抗戰時期的劇作有《北京人》、《家》、《蛻變》。
2、曹禺在 1933 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戲劇作品《雷雨》,1935 年完成了寫出了第二部戲劇《日出》,1936 年完成了創作發表了 《原野》。
3、曹禺筆下充滿生命強力的形象仇虎出自《原野》。
知識點二、《雷雨》、《日出》
1、曹禺劇作在戲劇語言方面的特色 總的說來,曹禺劇作結構嚴謹,戲劇沖突尖銳;人物性格鮮明;語言個性化,且具動作性,抒情性。
3、曹禺戲劇的語言風格。
(1)戲劇臺詞都是發自劇中人的內心深處,帶有鮮明的性格特征,并隨著劇情性格的發展而變化;
(2)戲劇語言準確生動地表現出劇中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內心情感,具有豐富的潛臺詞;
(3)戲劇語言富有詩意。
4、《雷雨》的主題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藝術特色
思想意義:①從家庭層面說,表現了家庭的悲劇、家庭的罪惡;
②從階級層面說,《雷雨》表現了階級的對立,
③從社會層面說, 表現了社會的冷酷;
④從人生哲學層面說,表現了宇宙的殘忍,人類的命運悲劇。
周樸園的性格特征:①這是一個帶有封建精神特征的資本家形象;
②這個人物集中表現出專橫、自私、陰險、冷酷、虛偽的性 格特點;
③作品也表現了他在一定程度上的溫情,寫出了他性格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藝術特色:1.獨特的結構藝術。其結構上采用了”回溯法“,結構凝練、情節緊湊、矛盾集中。
2.具有豐富潛臺詞和充分個性化 的戲劇語言。
3.追求戲劇的詩意,詩意的人物和詩意的語言也增強了全劇的詩意。《雷雨》屬于鎖閉式結構。
5、《日出》的結構藝術特點。
(1)采用橫斷面的描寫方法從多個側面來表現社會生活,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2)用諸多生活的片斷來表達”損不足以有 余“的判性主題。
(3)結構上采用輔助性手法:如設置貫穿全劇的線索人物陳白露、金八等,加強戲劇結構的整體性
6、《雷雨》、《日出》的結構特點和曹禺戲劇結構藝術的變化:
1、《雷雨》是屬于鎖閉式結構。
2、《日出》則是人像展覽式的結構。
知識點三、《北京人》
1、曹禺《北京人》的藝術成就:(1)寫于 40 年代的四幕劇《北京人》代表了曹禺戲劇創作又一高峰。在這出戲里,更深刻地 蘊含著他對現實的歷史的深思,更真摯地透露著他的希望,也更深邃地體現著他的戲劇美學的追求。
(2)在人物塑造上,著力描寫了曾文清與愫方這兩個悲劇人物的內心沖突和不同命運,通過曾文清與曾思懿、愫方三人之間的 情感糾葛展現。
(3)在藝術風格上,曹禺寫作《北京人》時,有意識地借鑒了契訶夫的戲劇美學。以”平淡的人生的鋪敘“敘寫發生在曾公館 里的生活故事,在日常家庭生活畫面中展開尖銳的戲劇沖突。
(4)在藝術手法上,虛實結合、對照、象征等手法。以棺材為象征,表達封建階級早晚要進棺材的寓意。
(5)在歷史觀照和文化批判這一層面上,劇作家于悲憫之外,又有了幾分嘲諷,戲劇則由悲劇轉向喜劇。
2、曹禺劇作《北京人》中”棺材“的象征意義是封建階級的滅亡。
?3、《北京人》的主人公是曾文清和愫方,還有曾思懿,曾皓,江泰,潘月亭是《日出》中的人物。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