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是( C )
A、 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B、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C、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
D、能動革命的反映論與直觀被動的反映論的對立
2.駁斥不可知論最有力的論據是( A )
A、社會實踐可以證明人們能正確認識世界 B、物質是可以通過感覺感知的
C、人可以透過現象揭示本質 D、感性認識可以上升為理性認識
3.唯物主義認識論都堅持( D )
A、唯理論 B、經驗論 C、先驗論 D、反映論
4.“人的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直觀反映?!边@種觀點屬于( D )
A、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B、客觀唯心主義認識論
C、主觀唯心主義認識論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
5.從本質上看,認識是否同( D )
A、主體主觀意識的創造 B、主體對“客觀精神”的體驗
C、主體對客體的直觀反映 D、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6.“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對立,屬于( D )
A、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B、經驗論和唯理論的對立
C、能動革命的反映論和直觀被動的反映論的對立
D、唯物主義反映論和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
7.下列選項中,正確表述認識客體的含義的是( D )
A、認識的客體是主體創造出來的對象 B、認識的客體是外部自然界
C、認識的客體是客觀存在的事物 D、認識的客體是主體實踐和認識的對象
8.認識的主體和客體之間的最基本的關系是( A )
A、改造與被改造的實踐關系 B、反映與被反映的認識關系
C、相互依存的關系 D、相互作用的關系
9.認識的本質是( C )
A、主體對客體的加工 B、主體對客體的改造
C、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D、主體對客體的作用
10.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是( B )
A、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B、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C、認識是一個辯證發展過程 D、認識是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過程
1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表明( C )
A、只要參加實踐活動就能獲得正確認識 B、一切認識都要直接參加實踐活動才能獲得
C、一切認識歸根到底都是從實踐中獲得的 D、只有直接經驗來自實踐
12.宋代詩人陸游在一首詩中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里是強調( C )
A、讀書不能獲得真知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13.人們為了獲得知識( C )
A、只要刻苦讀書就行 B、只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就行
C、既要認真讀書又要參加社會實踐 D、只要抓住“靈感”和機遇就行
14.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是( C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 B、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
C、認識的“源”與“流”的關系 D、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關系
15.當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從根本上說這是由( D )
A、科學家的聰明才智決定的 B、正確的科技決策決定的
C、環境和資源狀況決定的 D、生產實踐的需要決定的
16.“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造自然界而發展的?!边@句話說明( C )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
17.一切真知都來源于( B )
A、間接經驗 B、社會實踐 C、人的意識 D、客觀事物
18.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能動的反映是( A )
A、摹寫和創造的統一 B、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統一
C、物質性與精神性的統一 D、真理的本性與實踐特點的統一
19.一個認識的完整過程是( B )
A、感性認識――理性認識――感性認識 B、實踐――認識――實踐
C、概念――判斷――推理 D、感覺――知覺――表象
20.認識的初級階段是( D )
A、直接認識 B、全面認識 C、理性認識 D、感性認識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上)
03-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02-20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農業經濟與管理》模擬試題及答案(6)
02-20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3年4月浙江自考《青少年心理學》模擬習題17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