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貨幣政策
一、填空
1、商品和服務的貨幣價格總水平明顯、持續上漲的經濟現象被稱為( )。
2、中央銀行主要貨幣政策包括( )、( )、和( )。
3、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特點在于調控( )。
4、貨幣政策目標與宏觀經濟目標相比,多了( )。
5、中央銀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用于調節影響( )。
6、間接信用控制中的( )和( ),旨在影響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
7、貨幣政策作用于總需求,一般由( )方式進行。
8、在投資需求對利率敏感程度很高而貨幣需求對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時,貨幣政策的效力通常是( )。
9、貨幣學派把( )視為名義國民收入的基本決定力量。
10、中央銀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將導致商業銀行信用創造能力( )。
11、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大量的買入有價證券,意味著實行( )貨幣政策。
12、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具有靈活性的貨幣政策工具是( )。
13、最強烈的、具有強制性的貨幣政策工具是( )。
14、一定時期內一個國民經濟體所產生并銷售的商品和服務總量,稱之為( )。
15、人們通常認為,總供給與貨幣需求量之間有( )的關系。
二、判斷
1、凱恩斯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起決定作用的是貨幣供給量。
2、當一國居民貨幣需求中交易需求占比重大時,貨幣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低,貨幣政策效果小。
3、通貨緊縮會產生有利于債務人,不利于債券人的收入再分配。
4、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矛盾。
5、在通貨膨脹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
6、通貨膨脹具有財富分配的效應,而通貨緊縮則不具有財富分配的效應。
7、在通貨膨脹時期,物價上漲,實際貨幣數量減少,債務人受損,債權人受益,采用固定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通貨膨脹對債權債務的影響。
8、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作用在于微調。
9、利率是理想的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10、存款準備金政策工具可時常使用。
11、通貨緊縮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貨幣現象。
三、 單項選擇
1.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主要內容之一是( )。
A.貨幣政策工具;B.貨幣政策目標;C.利率政策;D.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2.( )一般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
A.充分就業; B.經濟增長; C.國際收支平衡; D.穩定物價;
3.貨幣政策中間目標一般有( )。
A.利率; B.信用; C.現金; D.存款;
4.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特點在于( )。
A.周控貨幣流通; B.調節利率水平;
C.調控信用總量; D.調節經濟運行;
5.中央銀行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用于( )。
A.調節影響證券市場信用; B.調節影響一般信用活動;
C.調節影響特殊信用活動; D.調節影響消費者信用;
6.間接信用控制中的( ),旨在影響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
A.道義勸告、信用分配; B.窗口指導、信用分配;
C.窗口指導、道義勸告; D.利率限額、信用分配;
7.貨幣政策時滯即( )。
A.內部時滯; B.外部時滯;
C.貨幣政策制定過程; D.貨幣政策制定實施等時間過程;
8.貨幣政策作用于總需求,一般由( )方式進行。
A.中央銀行調控金融; B.中央銀行調節貨幣存量;
C.中央銀行調節貨幣流量; D.中央銀行調控政策支出;
9.“單一目標論”者認為( )。
A.經濟增長是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B.金融穩定是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C.金融安全是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D.穩定貨幣是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10.我國貨幣供應量一般分為( )。
A.三個層次; B.二個層次; C.四個層次; D.五個層次;
11.( )構成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起點。
A.信貸總量、現金總量; B.現金發行總量、現金流通總量;
C.存款總量、現金總量; D.信貸總量、現金發行總量;
12.中國人民銀行國債公開市場上的國債交易利用( )進行。
A.承包方式 B.招標方式 C.攤派方式 D.包銷方式
13.在投資需求對利率敏感程度很高而貨幣需求對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時,貨幣政策通常( )。
A.很有效 B. 較為有效 C.無效 D.可能有效
14.貨幣學派把( )視為名義國民收入的基本決定力量。
A.貨幣供給 B.貨幣需求 C.貨幣流通 D.貨幣替代
四、多項選擇
1.公開市場業務由( )等組成。
A.本幣公開市場業務; B.外匯公開市場業務;
C.國債公開市場業務; D.企業債券公開市場業務;
E.票據公開市場業務;
2.我國存款準備金政策的主要內容是( )。
A.規定繳納存款準備的對象; B.規定計提準備金辦法;
C.規定存款準備率; D.規定存款結構; E.規定存款規模;
3.國際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 )。
A.經常項目; B.資本與金融項目;
C.平衡項目; D.資產項目; E.資金項目;
4.貨幣政策時滯中的內部時滯可分為( )。
A.決策時滯; B.認識時滯;
C.行動時滯; D.作用時滯; E.控制時滯;
5.貨幣學派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涉及( )等相關要素。
A.準備金; B.貨幣供應量;
C.金融資產; D.價格; E.名義國民收入;
6.凱恩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涉及( )諸關鍵量。
A.貨幣供應量; B.利率; C.投資;
D.物價; E.收入;
7.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有機組成部分是( )。
A.貨幣政策目標; B.貨幣政策工具;
C.貨幣政策調控機制; D.貨幣政策時滯; E.貨幣政策績效;
8.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一般有( )。
A.穩定物價; B.充分就業;
C.經濟增長; D.國際收支平衡; E.宏觀平衡;
9.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由( )構成。
A.操作目標; B.政策目標;
C.貨幣供應量; D.利率; E.貼現率;
10.貨幣政策中間目標選擇標準有( )。
A。相關性; B.可控性; C.可測性; D.流動性; E.安全性;
11.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有( )。
A.再貼現政策; B.公開市場業務; C.存款準備金政策; D.證券市場信用控制; E.不動產信用控制;
12.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主要是因為( )。
A.利率可反應貨幣與信用供給狀況; B.供給與需求的相對變化;
C.利率高低易為中央銀行駕馭; D.利率資料易于獲取;
E.利率相對穩定;
13.再貼現政策影響經濟的途徑主要有( )。
A.借款成本效果; B.宣示效果;
C.結構調節效果; D.互動效果; E.操作效果;
14.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形式主要有( )o
A.直接買賣; D.買回協定;
C.賣出協定; D.委托買賣; E.代理買賣;
15.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方式有( )。
A.直接干預; B.流動性比率;
C.利率限額; D.信用分配; E.指標限制;
五、名詞解釋
1、 貨幣政策 2、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3、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
4、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5、貨幣政策時滯 6、貨幣政策內部時滯 7、貨幣政策外部時滯
六、簡答
1、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及其相互關系。
2、 如何選擇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3、 高就業如何引起通貨膨脹。
4、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哪些。
5、 簡述各種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毛澤東思想概論》模擬試題5.3
05-292023年浙江自考《普通邏輯》模擬題匯總(下)
02-232024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二)模擬題及答案(12)
11-142023年浙江自考《法律文書寫作》模擬試題三
03-032022年10月浙江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2)
10-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原理》模擬試題六十
11-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原理》模擬試題七十一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