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利率及其決定
教學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掌握利息本質,理解到期收益率的含義、 掌握影響利率水平的因素及利率是如何被決定的原理。
一、填空
1、時差利息論是( )提出的,含義是( )。
2、利息是資金的( )。
3、衡量利率最精確的指標是( )。
4、債券利率與債券價格成( )變動關系。
5、反映債券需求量同債券價格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叫( )。
6、可貸資金理論最大的優勢在于容易分析( )對利率的影響。
7、流動性偏好理論最大的優勢在于容易分析( )、( )和( )。
8、有違約風險的債券一般具有( )的風險升水,并且風險升水隨著違約風險的增加而( )。
9、風險升水是對承擔債券( )的補償。
10、流動性升水是對債券( )的補償。
11、分割市場理論認為收益率曲線不同的原因在于( )。
12、期限選擇理論實際上是( )和( )的綜合。
13、期限選擇理論認為不同期限債券市場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且( )和( )都存在。
二、判斷
1、 一般來說,長期利率比短期利率高。
2、 浮動利率是指在借貸期內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自由變化的利率。
3、 利率自由化是利率改革的趨勢。
4、 供求量的變動不是引起市場均衡利率變動的原因。
5、 預期通貨膨脹率上升,導致市場利率上升叫費雪效應,是因為這是由費雪方程式得出的。
6、 在經濟擴張時期,債券的供求都上升,則債券的均衡數量和均衡利率都上升。
7、 通貨膨脹使債券的需求減少,供給增加,則債券的均衡利率上升,均衡數量下降。
8、 只要市場中的利率未達均衡,則表明市場中交易雙方還未達成交易。
9、 貨幣供給增加,其帶來的流動性效應,完全可以使利率上升。
10、貨幣供給增加的收入效應和貨幣需求增加的收入效應,都是表示由收入增加而產生的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的增加從而使均衡利率變動。
11、貨幣供給增加的費雪效應與價格效應沒有區別。
12、對于兩種債券,如果一種債券比另一種債券的違約風險大或流動性低,那么這種債券的利率就會高與另一種債券。
13、預期假說理論認為不同期限債券是不可替代品。
14、分割市場理論既可以解釋不同期限債券的利率隨時間一起波動,也可以解釋收益率曲線幾乎總是向右上方傾斜。
15、過高的利率會出現流動性陷阱,過低的利率會出現投資陷阱。
16、當一般利率水平提高時,將引起消費的擴張和有效需求的增加。
17、當實際利率為負值時,說明名義利率大于通貨膨脹率。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02-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農業經濟與管理》模擬試題及答案(6)
02-20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模擬試題及答案28
11-252021年10月浙江自考《古代漢語》考前試題和答案(5)
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