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漢語普通話的舌尖前輔音有( )。
52.元音和輔音的主要區別是( )、( )、( )、( )。
53.將音節[p‘an]中的輔音n換成輔音小原來的意思“盤”就變成了“旁”,這說明這兩個輔音具有區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是( )關系。
54.根據發音特點,音素可以分為( )和( )兩類,例如漢語音節中的聲母,主要就是由( )充當的。
55.每個元音的音質是由( )、( )、( )三個方面有因素決定的。
56.與[f]發音方法相同的舌尖元音是([ ]),與[t]發音部位相同的濁鼻音是([ ]);與[th]發音方法相同的雙唇音是([ ]),與[ts]發音部位相同的清擦音是([ ]) 。
57.[m]是雙唇、( )音;[t]是( )、不送氣、清、( )。
58.音素可分為( )和( )兩大類,其跟本區別是發音時氣流在口腔中是否( )。
59.人們在說話時,常常把[toufu](豆腐)說成[touf],這種音變現象叫做語音的( )。
60.音位和音位組合的時候,由于某些原因,可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我們叫語流音變。常見的語流音變有同化、( )、( )和脫落。
61.當軟腭( )時,鼻腔通道就( ),這時口腔通道( ),氣流完全從( )呼出,發出的音就叫鼻音。
62.共鳴腔是由( )、( )、( )三部分組成的。
63. [th]的描寫方法是( ),例如漢語的“特”;[x]的描寫方法是( ),例如漢語的“喝”;[g]的描寫方法是( ),例如英語的good。
64.音位可分兩大類,例如漢語中的聲調是( )。
65.非音質音位可分好幾種,例如其中具有區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變化形成的音位叫( )。
66.“瑰”單念時是陰平調,但在“玫瑰”中聲調變弱了,念輕聲,這種變化是( )。
67.人的呼吸器官是由( )、( )、( )組成的,其中( )的作用最重要。
68.輔音的發音特征是由( )和( )決定的。例如“zh”是( )。
69.音位變體可分( )和( )兩類,例如漢語某些方言中,聲幕“l”可以無條件的換成“n”,這個音位就是( )。
70.漢語音節可分為( )、( )、( )三部分,其中( )又可分為( )、韻腹和( )。
71.漢語的“四呼”是指( )、( )、( )、( )。
72.低的央中元音是( [ ] )。
73.用( )構成的音位叫作音質音位,用( )、( )、( )構成的音位叫作非音質音位。
74.音位系統的重要特征是( )。
75.音位的系統性主要通過音位的( )和( )表現出來。
76.漢語普通話里的三合元音共有( )、( )、( )和( )四個。
77.一個音節可以沒有起音和( ),但決不可缺少( )。
78.北京話〔ts、ts`、s〕聚合成群依據的區別特征是( )。
79.語音的四要素中,音高決定于( ),音強決定于( ),音長決定于( ),音質決定于( )。
80.具體語言中具有區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語音單位就是( )。
81.人的聽覺器官是由( )、( )、( )組成的。
82.語音的社會屬性可以從( )、( )和( )上體現。
83.輔音的分類標準是( )和( )。
84.普通話“洪”字的元音是([ ]),“風”字的元音是([ ]),“門”字的元音是([ ]);“哥”字的元音是([ ]);“之”字的元音是([ ]);“張”字的輔音是([ ]);“干”字的輔音是([ ])。
85.普通話里可能出現的舌面前元音是([ ])、([ ])、([ ])、([ ]);可能出現的舌面后元音是([ ])、([ ])、([ ])、([ ]);舌面央元音是([ ])、([ ])。
86.普通話的舌根輔音是([ ]、[ ]、[ ]、[ ])。
87.[ ]的描寫方法是( ),例如漢語的車;[h]的描寫方法是( ),例如英語的hot;[d]的描寫方法是( ),例如英語的good。
88.非音質音位有( )、( )、( )。
89.從音節構造的角度說,處在強峰階段的音叫( );處在漸強峰階段的音叫( );處在漸弱階段的音叫( )。
90.( )的特點是處在同一次緊張之中,并形成一定的過渡音;( )的特點是處在同一次緊張中,并位于同一個漸強或漸弱階段中;
91.“小貓釣魚”這個句子中的“小貓”、“釣”、“魚”分別可以用“小雞”、“吃”、“蟲”來替換,這三組詞相互之間的關系是( )。
92.( )的主要特點是缺乏詞形變化,但是詞的次序很嚴格,例如漢語、壯語就是( )。
93.詞的組合有多種類型,例如“看了一本書”是( )結構。
94.( )是潛在的,它儲存于人們的腦子中,( )是現實的 ,它存在于話語中。
95.語言中的句子是無限的,但構成句子的材料和( )是有限的。
96. 句子按語氣可以分為( )、( )、( )、( )等不同的類型,如“什么書他都喜歡看”是( )句。
97. 根據在詞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語素分成( )、( )、( )三類,如“學習”中的兩個語素是( ),“being”中的ing是( ),“reader”中的er是( )。
98.從意義和作用于看,詞可以分為( )和( )兩大類。
99.語法研究通常以詞為界,詞以上的規則叫( ),詞以下的規則叫( )。
100.根據語素在詞中的不同作用,把詞根和詞綴叫作( ),把詞尾叫作( )。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試題2.1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5.3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