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題
26.罪刑法定原則
27.犯罪構成
28.一般累犯
29.脫逃罪
四、判斷說明題(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并說明其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30.犯罪都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因此對任何犯罪都必須予以刑罰處罰。()
31.刑罰的一般預防就是警戒社會上的一般人,防止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
32.二十歲的張某既沒有偽造貨幣,也不使用偽造的貨幣,僅僅出于好奇而收藏了大量偽造的人民幣和外幣,張某的這一行為不構成犯罪。()
33.對于聚眾斗毆致人重傷的,應以聚眾斗毆罪從重處罰。()
五、簡答題
34.簡述刑法上不作為義務的來源。
35.我國刑法規定的撤銷緩刑的條件是什么?
36.誣告陷害罪與錯告、檢舉失實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六、論述題
37.試論犯罪的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七、案例分析題
38.張某,男,20歲;李某,男,17歲。二人于某日下午進入某商店,要求購買“中華”牌香煙20條。當售貨員將20條“中華”牌香煙放在柜臺上后,李某以張某和售貨員算帳作為掩護,在將香煙裝入手提包時,趁機將8條香煙裝入柜臺下的另一個手提包內。然后張某和李某將裝有12條香煙的手提包放在柜臺上,并假惺惺地對售貨員說:“小姐,這些煙先放在這里,我們到門口外銀行去取錢,馬上就回來交錢,請你暫時保存一下。”于是,二人便拿起柜臺下的手提包,迅速走出商店。大約10分鐘后,售貨員不見二人回來交錢,打開手提包一看,里面只有12條香煙,方知受騙。
問:本案中張、李二人的行為應當如何定罪?量刑時應考慮哪些情節?為什么?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刑法學》模擬試題11.8
08-25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國際法》模擬題:第5章
09-1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國際法》模擬題:第6章
09-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試題2.1
06-07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