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討論與結論:實驗證明,視覺忽視可以是客體主軸的一側,而不簡單是那個客體所占據的空間的一側。
32.有關詞匯歧義消解,研究者提出了哪些理論?各自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答:詞匯歧義消解有四種典型的模型:多重通達模型、選擇通達模型、重排序通達模型和整合模型。
⑴多重通達模型認為,歧義詞的所有意義都自動通達。語境不能直接影響詞匯加工,但可對詞匯加工器的輸出起作用,進而選擇合適的意義。它預期,在一致和不一致的語境中都應該觀察到啟動效應。
⑵選擇通達模型認為,語境能夠引導讀者通達歧義詞的合適意義。盡管歧義詞兩個意義都有一些最初的激活,但只通達與語境相一致的意義。選擇通達模型預期讀者將利用語境來選擇歧義詞合適的意義。
⑶重排序通達模型認為,歧義詞可供選擇的意義按相對頻率高低順次激活,語境信息通過提高合適意義的激活程度來影響通達。因此,不同類型的歧義詞上應該觀察到不同的結果模式。例如,當語境支持偏向歧義詞的次要意義時,次要意義的激活水平將得到提高,但主要意義的激活水平仍然足夠高,因此會造成主要與次要兩種不同意義之間的競爭。如果語境支持的是均衡歧義詞的次要意義,那么,這個額外的提高可能足以克服主要意義相對頻率上的優勢性。可見,相對頻率與語境的相互作用能重新排列通達的先后順序。
⑷整合模型認為,最初的激活也是有順序的,但語境僅僅是在后詞匯的整合階段影響詞匯加工器的輸出,一個意義的成功整合會自動中止任何未完成的通達過程。因為可供選擇的意義順次通達,所以,當語境支持主要意義時,次要意義則得不到通達。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刑法學》模擬試題11.8
08-2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國際法》模擬題:第5章
09-1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國際法》模擬題:第6章
09-1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題及答案28
09-252022年10月浙江自考《營養學》模擬題及答案:緒論
10-192021年10月浙江自考《工程項目管理》考前試題和答案(10)
06-1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二)模擬試題及答案(8)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