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園林流派?
中國自然山水園、意大利臺地式別墅園、法國宮廷式花園、英國自然風致式園林
2、中國古典園林特點?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詩畫的情趣
建筑美與自然的融揉 意境的涵蘊
3、簡述園林特性?
1)、園林的娛樂性
調節人們的精神生活和解除緊張勞累,獲得身心平衡的作用,在于它所具有的娛樂
2)、園林的功利性
實用上滿足物質與精神功能的要求,并能在提供觀賞游覽的同時,產生一定的物質財富
3)、園林的空間性
園林的空間性體現在景物限定的環境中,它比建筑空間要復雜與靈活得多
4)、、園林的時間性
園林動靜交織的藝術,園在動靜中組景,人動靜中游園,充分體現了園林的時間性。
5)、園林的綜合性
以山水畫為藍本,以山水詩的意境為內涵,與文學、繪畫融合貫通,富于詩情畫意的藝術。
6)、園林的雙重性
表現在物質與精神,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天然與人工相輔相成的關系上
4、園林類型?
自然園林、規則式園林、綜合式園林
宗教園林(佛教園林、道教園林)
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嶺南園林
古典園林、現代園林
農藝園林、濕地園林、生態園林、主題園
第二章 園林美造型要素
1、簡述色彩的功能感覺?并試述其在園林中的應用?
1)、溫度感:
又稱冷暖感。由色彩產生了一定的聯想,則聯想到有關的事物產生了溫度感。
2)、脹縮感
3)、距離感
實際的園林空間深度感為了加深深遠的效果,作背景的樹木宜選用灰綠色或灰藍色的樹種,如毛白楊,銀白楊,雪松、桂香柳。
4)、重量感:
建筑的基礎部分宜用暗色調,顯得較穩重,建筑物的基礎栽植了宜多選 用色彩濃重的種類
5)、面積感:
在面積較小的園林中,水面多,白色和色相的明色調成份多,也較容易產生擴大面積的感覺
6)、興奮感:
a、色彩的興奮程度與光度強弱有關。
b、彩的興奮般與其色性的冷暖基本吻合
2、簡述點的特性?
一個點可以在空間界定一個位置;
小的物體可以被看成是一個點;
點的特性可以和權力及所有權發生聯系,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象征性。
3、簡述線的特性?
1)、線只具有位置、長度、方向,而不具有寬度和厚度。它是點進行移動的軌跡。
2)、粗線的形態有厚重、豪放有力和緊張感,給人印象深刻。細線有纖細、輕松、精致、敏銳感。
3)、長線據有持續、速度和時間感。短線具有斷續、遲緩、動感特性。
4)、水平線帶有穩定、安全、永久和平意味。垂直線帶有崇高、權威、紀念、莊重的意味。
5)、直線給人明確、簡
潔和銳利的感覺 。
4、簡述質感和肌理在園林中的應用?
1)、一般說來室外的公共構筑物工程,常采用粗質感調子,以顯示它的耐風化、耐沖擊和耐磨濁的堅固性格。一般公共和民用建筑的室外裝飾多數為中間質感調子,而室內裝修多數為細質感調子。
粗質感調子性格粗放,顯得粗獷有力,表情傾向莊重、樸實、穩重。細質感的凋子性格細膩、柔美,顯得精細、華貴、輕快和活潑,表情傾向于歡快和輕松。中間質感調子,性格中庸,是兩者的中間狀態,但表情豐富,耐人尋味。
2)、自然形態的肌理來自自然的紋理質地,給人以大自然的親切美感;
人工形態的肌理通過機器加工產生,如塑料、合成金屬、人造皮革等或粗糙、或光滑,給人以精密、理性、穩定的心理感覺
第三章
1、簡述園林中比例的類型?
黃金分割比、均方根比例、整數比例、人體模度比、相加級數比、其他比例
2、園林中如何運用尺度進行設計?
1)、單位尺度引進法
既引用某種為人所熟悉的景物作為尺度標準,來確定群體景物的相互關系,從而得出合乎尺度規律的園林景觀
2)、人的習慣尺度法
是以人體各部分尺寸及其活動習慣尺寸規律為準,來確定風景空間及各景物的具休尺度。
3)、模度尺設計法
運用好的數比系列或被認為是最美的圖形,如圓形,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正方內接三角形等作為基本模度,進行多種劃分、拼接、組合、展開或縮小等,從而在產面,平面或立體空間中,取得具有模度倍數關系的空間。
a、建筑空間1/10理論
指建筑室內空間與室外庭院空間之比至少為1:10,又稱親密空間。
b、景物高度:場地寬度=1:3-1:6
c、景與墻
D:H<1:夾景
D:H=1:穩定
D:H>1:開闊
d、墻或綠籬
H≤30cm :圖案感
H=60cm :有邊界劃分和隔離感
H=90-120 cm:強烈的邊界隔離感
H > 160cm:隔斷或封閉感
3、簡述韻律的類型?
1)、簡單韻律
即由同一組成因素反復等距出現的連續構圖,如等距的種植懸鈴木的行道樹,等高、等寬的梯級登山道,等高、等距的爬山墻、游廊等。
2)、交替韻律
即由二種以上的組成因素交替等距出現的連續構圖,常見于道路景觀設計。如兩種樹的間種,兩種不同的花壇布置交替等距排列,一段梯級與一段平臺交替布置等。
3)、擬態韻律
即某一組成因素作有規律的縱橫穿插,交錯布置。如在園林鋪地中,以卵石、片石、水泥板、磚瓦等不同的材料鋪地,可按縱橫交錯的各種花紋,組成連續圖案,設計得宜,能引人入勝。
4)、漸變韻律
是某些造園要素在體量大小、高矮寬窄、色彩濃淡等方面有規律的增減,以造成
統一和諧的韻律感。
5)、旋轉韻律
某些要素或線條,按照螺旋狀方式反復連續進行或向上,向左右發展,從而得到旋轉感很強的韻律特征,在圖案、花紋或雕塑設計中常見。
6)、自由韻律
指某些要素或線條以自然流暢的方式,不規則地但卻有一定規律地婉轉流動,反復延續,出現自然柔美的韻律感。
4、簡述園林中獲得統一的方法?
1)、靜態均衡(對稱均衡)
就是景物以附加軸線為中心,在相對靜止的條件下,取得左右(上下)對稱的形式,在心理學上表現穩定、莊重和理性。
2)、動態均衡
a 構圖中心法
既在群體景物之中,有意識地強調一個視線構圖中心,而使其他部分均與其取得對應關系,從而在總體上取得均衡感。
b 杠桿均衡法:
又稱動態平衡法。根據杠桿力距的原理 ,使不同體量或重量感的景物置于相對應的位置而取得平衡感。
c 慣性心理法(運動平衡法)
人在勞動實踐中形成了習慣重心感,若重心產生偏移,則必然出現動勢傾向,以求得新的均衡。
5、園林中對比的類型?
1)、形象對比:
有長寬、高低、大小、精細、方圓、剛柔等等不同形象的對比
2)、體量對比
3)、方向對比:
在園林規劃設計中的主副軸線形成平面上方向的對比;山與水形成立面上方向的對比。方向對比取得和諧的關鍵是均衡。
4)、空間開合收放的對比:
合者,空間幽靜深邃;開者,空間寬敞明朗;在前后空間大小的對比中,景觀效果由于對比而彼此得到加強。
5)、明暗的對比:
光線的強弱造成空間明暗的對比,加強了景物的立體感和空間變化。“明”給人以開朗活躍的感受,“暗”給人以幽深與沉靜的感受。
6)、虛實對比
虛予人以輕松,實予人以厚重。山水對比,建筑與庭院對比。虛實的對比,使景物堅實而有力度,空凌而又生動。
7)、色彩對比
萬綠叢中一點紅
8)、質感對比
利用植物與建筑、道路、廣場、山石、水體等不同材料的質感
9)、疏密對比
10)、動靜對比:
動靜是相對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6、園林中的均衡?
對稱一詞來源于希臘語,具有計量的意思,既可由一個單位形重疊,可用一個單位量除盡,從集合的某部分能夠認識全體。
均衡感是人體平衡感的自然產物。它是指景物群體的各部分之間對立統一的空間關系。
第四章 園林賞景與造景
1、園林中主景與配景手法?
既強調主景突出,又重視配景的烘托.主景是全園的重點或核心,審園林空間構圖的中心,是主題式主體所在,是全園視線的控制焦點,也是精華所在,具有壓倒群芳的氣勢,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配景起陪襯主題的作用,使主景
突出 ,主配相得益彰.
在不同性質,規模,地形和水體的園林里,主景與配景是不同的.
2、夾景、對景、障景、漏景、分景、隔景、框景?
1)、夾景:運用透視線,軸線突出對景的方法之一.在透視線或軸線的兩邊用樹叢,樹列,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形成狹長空間,把人們的視線集中到對景上.
2)、對景:凡是與觀景點相對的景稱為對景.
3)、障景:在園內設障景,使視線受阻,令游人產生山窮水盡之感.經改變空間引導方向 ,園景逐漸展開,達到柳暗花明的境界,這種抑制視線提高主景藝術魅力的手法叫障景.
4)、漏景:是由框景發展而來,兩者的區別在于框景景色全觀,漏景景色若隱若現,使人感到既含蓄又雅致.
5)、分景: 把一片風景用長廊、園門、假山、墻垣等隔成幾個部分,造成園中的曲折多變,境界層層深入,使人產生不同情調。
6)、隔景:凡將園林綠地分隔為大小不同的空間景域,使各空間具有各自的景觀特色,而互不干擾者稱為隔景
7)、框景:把自然景框起來作畫面處理的手法叫做框景.
3、障景的作用?
1)是屏障景物,改變空間引導方向,
2)是作為前進方向的對景
4、借景的類型?
借景可分為:
1) 、近借。在園中欣賞園外近處的景物。
2)、遠借。在不封閉的園林中看遠處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園林,在水邊眺望開闊的水面和遠處的島嶼。
3)、鄰借。在園中欣賞相鄰園林的景物。
4)、互借。兩座園林或兩個景點之間彼此借資對方的景物。
5)、仰借。在園中仰視園外的峰巒、峭壁或鄰寺的高塔。
6)、俯借。在園中的高視點,俯瞰園外的景物。
7)、應時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節或一天中某一時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觀、氣象景觀、植物季相變化景觀和即時的動態景觀。
第四章 園林賞景與造景
1、園林中主景與配景手法?
既強調主景突出,又重視配景的烘托.主景是全園的重點或核心,審園林空間構圖的中心,是主題式主體所在,是全園視線的控制焦點,也是精華所在,具有壓倒群芳的氣勢,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配景起陪襯主題的作用,使主景
突出 ,主配相得益彰.
在不同性質,規模,地形和水體的園林里,主景與配景是不同的.
2、夾景、對景、障景、漏景、分景、隔景、框景?
1)、夾景:運用透視線,軸線突出對景的方法之一.在透視線或軸線的兩邊用樹叢,樹列,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形成狹長空間,把人們的視線集中到對景上.
2)、對景:凡是與觀景點相對的景稱為對景.
3)、障景:在園內設障景,使視線受阻,令游人產生山窮水盡之感.經改變空間引導方向 ,園景逐漸展開,達到柳暗花明的境界,這種抑制視線提高主景藝術魅力的手法叫障景.
4)、漏景:是由框景發展而來,兩者的區別在于框景景色全觀,漏景景色若隱若現,使人感到既含蓄又雅致.
5)、分景: 把一片風景用長廊、園門、假山、墻垣等隔成幾個部分,造成園中的曲折多變,境界層層深入,使人產生不同情調。
6)、隔景:凡將園林綠地分隔為大小不同的空間景域,使各空間具有各自的景觀特色,而互不干擾者稱為隔景
7)、框景:把自然景框起來作畫面處理的手法叫做框景.
3、障景的作用?
1)是屏障景物,改變空間引導方向,
2)是作為前進方向的對景
4、借景的類型?
借景可分為:
1) 、近借。在園中欣賞園外近處的景物。
2)、遠借。在不封閉的園林中看遠處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園林,在水邊眺望開闊的水面和遠處的島嶼。
3)、鄰借。在園中欣賞相鄰園林的景物。
4)、互借。兩座園林或兩個景點之間彼此借資對方的景物。
5)、仰借。在園中仰視園外的峰巒、峭壁或鄰寺的高塔。
6)、俯借。在園中的高視點,俯瞰園外的景物。
7)、應時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節或一天中某一時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觀、氣象景觀、植物季相變化景觀和即時的動態景觀。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毛澤東思想概論》模擬試題5.3
05-292023年浙江自考《普通邏輯》模擬題匯總(下)
02-232024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二)模擬題及答案(12)
11-142023年浙江自考《法律文書寫作》模擬試題三
03-032022年10月浙江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2)
10-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原理》模擬試題六十
11-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原理》模擬試題七十一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