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農業是在傳統農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融農業和觀光休閑為一體的新型產業。它以農業為載體,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環境美學的方法,合理地開發利用農業作為旅游資源,把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觀光休閑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2.觀光農業的基本功能
生產功能;游憩與保健功能;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教育功能;環保功能;文化傳承功能
3.觀光農業的前提條件
觀光農業主要是以經過精心規劃設計和建設的現代農業園區的形式出現,其前提條件必須有豐富的農特產品,濃郁的鄉村文化與民俗,優美的田園和自然景觀,便利的交通條件以及寬闊的土地面積。
4.構成觀光農業園區的景觀素材:自然素材;人工素材;事件素材。
5.列舉構成觀光農業園區常見的事件素材(5種以上)
6.觀光農業園區的景觀形
主要可分為物理形態、生態形態和文化形態
7.國外觀光農業的發展階段
萌芽階段 以意大利在1865 年成立的“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為標志開始了觀光農業的萌芽階段。
觀光采摘階段 隨著經濟的發展,當人均GDP 達到3000 美元以后開始進入觀光采摘階段。
度假階段 在人均GDP 達到7000 美元以后操作體驗度假成為主要的旅游方式。
租賃階段 在人均GDP 達到13000 美元的地區形成了觀光農業的最高階段----租賃階段。
8.國外觀光農業的主要特征
1)以具有特色的農場、莊園作為發展觀光農業的依托
2)政府從政策上大力扶持
3)客源大部分為本國經濟條件較好的人群
4)休閑農業內容多樣性,融觀賞、參與、購物等于一體。
9.我國發展觀光農業的現實意義
1)發展觀光農業對農村經濟的意義
? 拉長農業產業鏈,拓寬農業增收渠道,直接增加農民的收益
? 降低產業勞動力成本,減少農產品的運銷環節,直接增加農民的收入
? 促進農業轉型,增加農村就業人口,繁榮農村經濟
2)發展觀光農業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
? 有利于縮小城鄉差別,促進文明鄉風的形成
? 有利于提高新農村的管理水平
? 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質
3)發展觀光農業對旅游業的意義
? 觀光農業是旅游業一個新的增長點
? 農旅互動,共同發展
? 實現農業和旅游業之間產業鏈的延伸
4)發展觀光農業對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意義
? 有利于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農村自然、文化資源
? 有利于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相結合,使農業走向健康持續的發展道路
第2章 觀光農業類型及主要運行模式
1.由于自然資源、人文資源、農業資源和經濟狀況的差異,各地觀光農業發展類型與模式表現為多樣性。
2.觀光農業園區按經營模式分類,有農莊經濟型、園區經濟型、特色產業型、自然人文景觀型、農家樂型、農業貿易型等類型。
3.觀光采摘園
觀光采摘園,指在城市近郊或風景點附近開發特色果園、菜園、花圃、茶園等,讓游客入內參與摘果、拔菜、切花、采茶等活動,親身體驗和享受收獲季節的田園樂趣。觀光采摘園是我國觀光農業發展的最早形式,也是國外觀光農業最普遍的一種形式。觀光采摘園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久居城市、經濟基礎良好、對產品品質要求較高、有回歸田園體驗農事勞作愿望的城市居民。
觀光采摘園的基本特征為:
●距離城市較近,交通便捷。一般位于城市近郊或風景點附近,乘公交車可以方便到達;
●規模不求大,但要求集中連片,可新建也可利用原有的種植地改造而成;
●具備旅游景區的基礎條件(路網通暢)和基本旅游設施(例如,停車場、觀景平臺、涼亭、坐椅等);
●物產豐富,四季皆有收獲。依據觀賞采摘季節不同,觀光采摘園通常配置豐富多樣的作物品種(例如,果樹、蔬菜、瓜果、茶葉、花卉、五谷雜糧等)供游人采摘購買;
●采摘園中的基礎設施(例如,道路等)和栽培管理技術(例如,果樹矮化、果園清潔、無公害病蟲防治技術等)都應保證游客參與農事活動時安全、便捷等;觀光采摘園除了讓游客自助采摘果實外,各個農耕季節,四季變換的農業景象,都是觀光的好去處;
●園區名稱突出主題特色,一般命名為觀光采摘果園、觀光采摘菜園、觀光采摘竹園、觀光采摘茶園、觀光采摘草莓園、觀光番薯園、觀光花生園、觀光玉米園、蘑菇采摘園等。
與普通農田、果園、菜園等相比,最顯著的區別是觀光采摘園出售優質無公害并可親自收獲的農產品和良好的基礎條件及新穎的旅游設施。
3.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場)又稱認知農園、教育農場、學童公園、自然生態教室等,是利用農林業生產、自然生態、動植物、農村生活文化等資源,設計體驗活動達到教育的目的,讓旅游者在體驗中學習的農業及相關領域的知識。
教育農園以展現農業科學知識(例如,動植物種類和品種及其生長過程)、農耕歷史文化、生物多樣性、生態、環保等自然知識和設計動手生產、制作等體驗活動為主題元素,主要以兒童、青少年學生及對農業知識、自然科學知識感興趣的旅游者為主要服務對象,兼備了知識傳播和觀光休閑娛樂雙重功能,是21世紀觀光農業的發展趨勢,許多觀光農業園區中都設置教育農園景區。
4.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小學生和對高科技農業技術及農業新產品知識感興趣的人群,其主要構成元素是:現代高科技農業技術和設施、農業新品種等。
5.農家樂是以農民家庭為基本接待單位,以利用自然生態與環境資源、農村活動及農民生活資源、體驗生活為特色,以農業、農村、農事為載體,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以旅游經營為目的的觀光農業項目。一般是在原有的農田、果園、牧場、養殖場的基礎上,將環境略加美化和修飾,以純樸的農家風光吸引城市居民前來觀光游覽。
農家樂具有很強的參與性,能讓每個游客親自動手,在輕松、愉快的參與過程中獲得返璞歸真的感受。
農家樂有以下特點:①游客以中、低收入層次的城市居民為主。“農家樂”觀光農園一般費用都比較便宜,旅游消費實惠,頗受都市游客的青睞;②具有觀光農業最基本的鄉土性,游客可以直接的貼近大自然,可以直接參加農家所進行的各種農事活動,還可以品嘗沒有見過或很少見過的農產品,或者品嘗自己付出勞動而得到的勞動果實;③觀光項目受到農業生產季節性的限制,往往淡季、旺季差別十分明顯。
6.市民農園是由農民提供土地,讓市民參與耕作的園地。一般是將位于都市或近郊的農地集中規劃為若干小區,分別出租給城市居民,用以種植花草、蔬菜、果樹或經營家庭農藝,其主要目的是讓市民體驗農業生產過程,享受耕作樂趣。市民農園以休閑體驗為主,多數租用者只能利用節假日到農園作業,平時交由農地提供者代管。
市民農園中的農地多由各種類型觀光農園提供,農地平時由農園中的專業人員代為管理,租用者在空閑時間才來管理。
7.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
8.觀光農業運行的組成要素:(1)對觀光農業有著需求的市場;(2)積極鼓勵發展觀光農業的政府;(3)提供觀光農業技術的科研部門;(4)從事觀光農業的企業
第3章 觀光農業資源及其開發
1.觀光農業資源是開展各種觀光農業旅游活動的基礎。
2.觀光農業資源,指在一定時期、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能為觀光農業旅游開發和經營所利用,為開展觀光農業旅游活動提供基礎來源的各種物質和文化吸引物的總稱。
3.觀光農業資源的構成要素:(1)自然景觀要素;(2)農業景觀要素;(3)社會文化景觀要素
4.觀光農業資源的特征:(1)廣博性;(2)地域性;(3)季節性;(4)觀賞性;(5)文化性
5.對開發地進行觀光農業資源的系統調查和科學評價工作,是進行觀光農業旅游開發和經營的必要前提和有效保證。
6.觀光農業資源調查的基本內容
觀光農業資源調查的內容既包括觀光農業資源本身的賦存狀況,還包括資源的形成和存在的環境狀況,以及資源開發的現狀和開發條件等。
(1)觀光農業資源賦存狀況調查:資源類型調查;資源特征調查;資源成因調查;資源規模和級別調查;資源組合結構調整
(2)觀光農業資源的環境調查:自然環境調查;人文環境調查;環境質量調查
(3)觀光農業資源開發現狀及開發條件調查:旅游要素調查;客源市場調查;區域內及相鄰區域間資源相互關系的調查
7.觀光農業資源調查的方法:(1)問詢調查法;(2)統計分析法;(3)野外勘測法;(4)現代科技分析法;(5)分類對比法
8.觀光農業資源評價的原則:(1)客觀實際性原則;(2)全面系統性原則;(3)動態發展原則;(4)定性定量相結合原則;(5)市場性原則;(6)效益估算原則
9.觀光農業資源綜合評價體系主要包括以下6個方面的內容
(1)觀光農業資源自身的價值條件:美學觀賞價值;康娛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科學考察價值;資源規模度及組合質量
(2)觀光農業開發地的自然條件:地貌條件;氣候條件;水文條件;土壤條件;環境質量狀況
(3)觀光農業開發地的社會經濟條件: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資金條件;區域城鎮依托及勞動力保證;物產和物質供應情況;建設用地條件;區域基礎設施情況
(4)客源市場狀況
(5)觀光農業開發地的區位條件
(6)觀光農業開發地的農業基礎條件
10.一般體驗性評價法 旅游資源的一般體驗性評價法指評價者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對某一個或某一系列的旅游資源的整體質量進行定性評估。
資源及環境綜合評價法 是國內學者黃輝實提出的一種定性評價法。該方法分別從兩個方面對旅游資源進行評價:一是旅游資源本身,二是資源所處的環境。
“三三六”評價法 即國內學者盧云亭先生提出的“三大價值、三大效益、六大開發條件”評價體系。“三大價值”指旅游資源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觀賞價值、科學考察價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資源開發之后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六大開發條件”指旅游資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景象地域組合條件、旅游環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場、投資能力、施工難易程度等6個方面。該方法可用于對觀光農業資源的自身價值、開發條件及開發效益等方面的定性評價。
11.層次分析法 其主要步驟如下:①將旅游資源的評價進行層次劃分,劃分出大類、類和層等,構成旅游資源評價模型樹;②給出評價因子的大類、類、層的權重,對決策樹中各層次,分別建立反映其影響關系的判斷矩陣,通常是應用特爾菲法(delphi method,即專家咨詢法),獲得評價因子排序權重及位次;③根據權重排序,以100分為總分,按權重賦予各個因素分值,得到旅游資源定量評價參數表;④根據各評價因子的權重,確定基本評價因子的指標分。
12.觀光農業資源開發的概念與意義:
觀光農業資源開發指為發揮、提高和改善觀光農業資源對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潛在的觀光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并使觀光農業旅游活動得以實現的經濟技術活動。其實質是以觀光農業資源為對象,通過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和完善,以達到展示其價值,滿足旅游者多方面需求的目的。
觀光農業資源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對于區域旅游業而言,觀光農業資源開發將農業生態景觀與農業生產和鄉村文化等內容進行有機結合,不僅可開拓旅游資源開發的新形式,為傳統的旅游業發展增添新的動力,還可有效地對旅游者進行分流,減輕旅游熱點景區的環境壓力,延長旅游者的逗留時間;其次,對于農業而言,觀光農業資源開發把農業建設、農業科技示范、農藝展示、農產品加工和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可帶動農村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建筑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而觀光農業開發者通過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注重農業經濟效益與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又能開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再次,對于游客而言,觀光農業資源開發不僅能滿足都市人回歸鄉村、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還可讓游客在觀賞農業景觀,了解農業生產過程,品嘗當地風味特產,體驗農家生活的過程中,實現其觀光、游覽、品嘗、購物、休閑、度假等不同類型的需求愿望。
13.國內外許多學者從不同方面就農業資源和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出的一些基礎性理論,包括農業區位理論、增長極理論、旅游經濟學理論、景觀生態學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等,均可作為觀光農業資源開發的理論基礎。
第四章 觀光農業規劃
1.觀光農業規劃是觀光農業園區建設的前期工作,對觀光農業園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試詳述觀光農業規劃中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則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這一原則適用于很多行業和領域,具有普適性。
“因地制宜”中的“因”是指依據,“制”是指制定,“宜”是指適當的措施,簡言之,就是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突出特色是要求結合當地的條件,既要制定適宜的辦法,更要體現當地的資源特點。因地制宜不排除對外來技術與文化的吸收,而應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經濟條件、風俗習慣、技術應用能力等進行有選擇地引進與吸收,最好能依據當地特點進行改造創新。因地制宜與突出特色是辯證統一的,因地制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強化產品的差異特色,進而突出特色。兩者是構建觀光農業產品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農業本身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季節性,發展觀光農業必須根據各地的農業資源、氣候條件、地理環境、農業生產條件和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特色和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突出區域特色。特色是觀光農業發展的生命線,也是觀光農業興盛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很多人對這個行業充滿好奇,這個行業有區別于其他各類旅游行業的獨特魅力,它才能在諸多旅游項目中脫穎而出。規劃項目越有特色,其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就越強。因此,在觀光農業規劃中,要與實際相結合,發揮資源優勢,保持其“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特”的壟斷性優勢地位。
3.觀光農業規劃設計內容主要應包括觀光農業功能布局與分區、觀光農業園區農業景觀設計及觀光農業園區交通道路設計等內容。
4.觀光農業園區按功能性質劃分為觀賞區、示范區、休閑體驗區、產品收獲區、認知區、旅游服務區(管理服務區、休閑配套區)等六大功能區。
5.觀光農業園區交通道路優化設計原則:(1)主、次道路分明原則;(2)突出主題原則;(3)不重復原則
6.觀光農業園區交通道路系統由一級路、二級路和游步道三級組成。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應用文寫作》模擬試題及答案21
09-21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網絡營銷與策劃》模擬試題(1)
11-072023年浙江自考《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6)
03-04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試題2.1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試題及答案45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模擬題5.3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社會行政》模擬試題及答案(42)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