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
1、肉的主要組織有 結締 、 上皮 、 肌肉 、 神經 。
2、結締組織按其組成、分布及作用的不同,可分為 疏松 、 疏松 、 脂肪 、軟骨組織、 骨組織 和血液、淋巴等。
3、脂肪組織一般分為 儲備 和 肌間 。
4、從細胞組成上看,肌肉組織是由強有力收縮性能的,多呈纖維狀的 肌細胞 組成,又常稱為 肌纖維 。
5、肌纖維的細胞基質稱為 肌漿 或 肌質 。
6、肉的物理性質主要指肉的 顏色 、 嫩度 、風味、持水性等。
7、肌肉的顏色主要來源于 肌肉組織 和 脂肪組織 。
8、 肌間組織 決定肉的風味。
9、骨骼肌中的蛋白質可分為 肌漿蛋白質 和 肌質蛋白質 。
10、肉的化學組成是 蛋白質 、脂類、 碳水化合物 、 浸出物 、 水分 、無機鹽等。
11、畜獸類原料副產品主要有 心 、腎臟、 肝 、胃、腸、 腦 、筋、舌、 乳汁 、鞭等組成。
13、影響烹飪原料質量變化的生物因素有 原料自身酶的作用 和 外界微生物的作用 。
14、根據加工方法的不同,將畜獸制品分為七類,即腌臘制品、脫水制品 、灌制品、醬鹵制品、熏烤制品、 油炸制品 、乳制品。
15、醬鹵制品根據所用調味料和加工方法的不同,通常又分為 醬制品 、蜜汁制品、 鹵制品 、白煮制品和糟制品。
16、火腿主要是以豬后腿為原料,經腌制、 洗曬 、 整形 、晾掛等工序制作而成。
17、家禽是指人類為了滿足對 禽肉 、蛋等的需要,經長期飼養而馴化的鳥類。
18、野禽的 組織結構 與家禽相似,但飛翔能力大多較強。
19、禽類副產品包括 禽蛋 、禽胃、禽肝、禽腸等。
21、按加工方法的不同,禽類制品可分為 腌臘制品 、油炸制品、 醬鹵制品 、罐頭制品等。
二、選擇題
1、牛的胴體約占其總體積的比例正確的時( )
A、40﹪~50﹪ B、60﹪~70﹪ C、45﹪~65﹪ D、40﹪~60﹪
2、豬肉具有濃重的腥燥氣味,下列關于豬肉的適用方法正確的是( )
A、在烹飪前置于冷水中漂洗 B、在烹飪中置于熱水中取出
C、在烹飪前用鹽水洗凈 D、在烹飪前用醋洗凈
3、在去除肝臟的膽囊時,如果不小心造成膽汁污染肝臟,可以選擇下列哪些物品進行其苦味的去除( )
A、清水或酒 B、酒、小蘇打、發酵粉C、鹽 D、醋
三、 是非題
1、烹飪原料品質鑒定的方法很多,主要可分為兩種,即現代鑒定方法和經驗鑒定方法(錯 )
2、在食用野生動物是必須注意遵守((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對于其中所規定的珍稀動物給以保護,不得獵取和食用,但是可以獵殺的野生動物品種,就可以無節制的獵取和食用( 錯)
3、圈養的禽類肉質細嫩風味好,適于快速成菜,散養的禽類肉質較老,且風味差,適于長時間成菜的方法( 錯)
四、名詞解釋
1、肉的物理性質——主要指肉的顏色、嫩度、風味、持水性等
2、肉的持水性——指的是肉在施加任何力量如壓榨、加熱、凝膠時能牢固地保持自身水分的能力
五
1、①蛋清具有起泡性,蛋黃具有乳化性。
②利用蛋清的起泡性,可將蛋清抽打成蛋糊,用于制作雪山、雪塔等造型菜肴,或與淀粉混合制蛋清泡糊,以及制作西式蛋糕;利用蛋黃的乳化作用,可以制作沙拉醬、冰淇淋、糕點。
2、可分為儲備脂肪和肌間脂肪
由于肌間脂肪的存在,使肌肉的橫斷面呈大理紋狀,并且防止水分在加熱過程中的蒸發,使肉的質地細嫩、風味鮮美。另外,當肌束膜、肌外膜中有脂肪積蓄時,則結締組織失去彈性,肌束易分離、易咀嚼,肉的嫩度提高。
3、水是烹調中最常用的傳熱介質;水是烹調中最主要的溶劑,具有分散和稀釋作用;水是原料初加工的重要媒介;水分是構成菜點的成分之一;水分可影響菜肴的質感;水對烹飪原料的色澤有一定的影響;水有利于發酵正常進行。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毛澤東思想概論》模擬試題1.1
06-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模擬題及答案28
09-2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刑法學》模擬試題11.8
08-2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國際法》模擬題:第5章
09-1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國際法》模擬題:第6章
09-122021年10月浙江自考《工程項目管理》考前試題和答案(10)
06-1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二)模擬試題及答案(8)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