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階級斗爭的歷史地位
第一節(jié) 階級和階級斗爭
一、階級的起源和社會階級結構的演變
階級的起源和實質
(1)階級的起源(簡言之:物質利益的對立):1、原始社會后期有了剩余產品,使一部分占有他人和集體的勞動成為可能;2、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社會分工和產品交換,以血緣聯(lián)系為紐帶的氏族制度的瓦解、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確立。
(2)階級的實質:經濟上的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掠奪。
列寧關于什么是階級的論述。
*判斷階級關系的標志;階級是一個經濟實體,由經濟原因引起,同時具有多方面特征;階級和等級、階層
階級:特定經濟結構中的人群共同體
除原始社會外,到目前為止,社會的經濟結構總是體現(xiàn)為階級結構。
列寧關于階級的科學定義,階級就其本質來說,是一個經濟實體,階級和等級、階層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階級產生的經濟前提是剩余產品和私有制的出現(xiàn),階級產生主要途徑。
階級結構。特定的經濟結構產生特定的階級結構,階級結構的變化是經濟結構變化的反映。
二、階級斗爭及其歷史作用
階級斗爭[class struggle] ,即根本對立的不同階級之間的對抗和沖突,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構成了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fā)展中的直接動力作用,突出地表現(xiàn)在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過程中,還表現(xiàn)在同一社會形態(tài)的量變過程中。
階級斗爭的形式:經濟斗爭、政治斗爭、理論斗爭。
階級斗爭的歷史作用: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
階級斗爭的最高表現(xiàn)是社會革命。
社會形態(tài)的轉變;先進對落后的斗爭。
類型:新興地主階級的革命;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革命;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
形式:暴力、和平。
作用:生產力的解放;人的解放
三、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
社會革命:階級斗爭的最高表現(xiàn)。
社會革命的本義。廣義的革命。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社會革命”概念只能在本義上使用。
歷史上兩種類型的進步的、革命的階級斗爭。“最后的斗爭”。
第二節(jié) 國家和無產階級專政
一、國家的本質
國家產生的根本原因的兩個方面。
列寧關于國家的本質論述。
國家的本質通過國家的職能表現(xiàn)出來。
國家的對內和對外的兩方面職能。
相關原理鏈接:社會的政治結構是指建立在經濟結構之上的政治法律設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關系的方式,又稱為政治上層建筑。
政治結構反映的是各階級或不同集團、階層的經濟利益。
治結構是整個社會系統(tǒng)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國家政權是它核心。
國家實際上是從人群共同體本身分化出來的政治共同體。
國家的起源。國家的出現(xiàn)是階級斗爭的結果,同時又是和社會職能的分化緊密相聯(lián),是社會管理職能獨立化的結果。
國家的特征。其一是按地域不再以血統(tǒng)為標志來劃分和組織居民;其二是一種特殊權力機關的設立,這就是常任官吏、特殊的武裝隊伍,以及各種強制性的機關;其三是為了維持這種特殊的機關就需要征收稅賦。(國家特征:特殊的權力機關;征收賦稅;按地域劃分國民。)
國家本質上是一個階級概念、政治范疇,它是階級統(tǒng)治和壓迫的工具,是一個階級鎮(zhèn)壓另一個階級的暴力機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統(tǒng)治階級實行階級專政的工具)
國家的職能。對內有政治職能、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對外主要是組織國防,防御外來侵略和顛覆,調整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保護本國利益。
國體(constitution) ,即國家的根本制度,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是規(guī)定國家類型的主要標志。政體,即政權的構成形成。政體與國體關系中,國體決定政體;同時政體的構成形式如何直接涉及到國體的鞏固與否。
國體的兩種基本類型(少數(shù)人統(tǒng)治的國家、多數(shù)人統(tǒng)治的國家)。階級是一個歷史范疇,因此國家作為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同樣也是一個歷史范疇。國家的消亡和階級的消滅一樣,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即當國家真正成為整個社會的代表時,也即國家與社會走向同一之日,也就是國家消亡之時。
二、無產階級專政的新型國家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現(xiàn)代化生產力與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沖突――打碎舊上層建筑――公有制
無產階級專政的新型國家:1、具有全新的階級內容。2、對內對外職能實質性的變化。3、方向和歸宿:消滅階級、國家滅亡。
三、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任務
第一、建立新政權。第二、社會經濟基礎的根本改造。第三、社會發(fā)展目標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第四、捍衛(wèi)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第五、完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第六、加強兩個文明建設,形成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第七、擴大交流、加強合作,促進國際和平,爭取有利國際環(huán)境,擴大無產階級國家對世界進程的影響。
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的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
一、從資本主義民主到社會主義民主
民主”一詞一般的、普遍的理解:1、多數(shù)原則;2、程序原則;3、少數(shù)原則。
自考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浙江自考網"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翻譯復習資料十二
11-26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06-172024年4月浙江自考溫病學復習資料:第八章
12-22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12-01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選復習資料十四
11-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huán)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